陈爱武
- 作品数:48 被引量:44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婚姻无效之诉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关于婚姻无效之诉的程序问题,因我国法无明文规定,实践中困惑多多。婚姻无效之诉从其本质上看,解释为形成之诉更为妥当;对婚姻无效之诉的具体程序和规则,宜借鉴国外立法制定专门的人事或家事诉讼程序;婚姻无效之诉的诉讼标的,则可援用新诉讼标的理论中“诉的声明说”予以解释;关于婚姻无效之诉的当事人资格问题,鉴于婚姻无效事由多是损害公益的事项,故而可对申请人范围予以适度扩张,除当事人外,相关利害关系人也可以提起。
- 陈爱武赵莉
- 关键词:诉讼标的诉讼当事人
- 论小额诉讼程序的性质——兼评我国民诉法第162条被引量:7
- 2013年
- 在英美法国家,小额诉讼程序是治安法院(庭)适用的非正式程序;在日本等大陆法国家,小额诉讼程序是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之外独立的第三种程序;在韩国,小额诉讼程序是普通程序之外的独立程序。基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可以借鉴日本等模式,将小额诉讼程序定位为独立的第三种程序。为了满足小额诉讼制度的实践需求,有必要通过启动立法解释的方式来进一步明确小额诉讼程序相关的事项,使立法上的小额诉讼制度有法可依。
- 陈爱武
- 关键词:小额诉讼小额诉讼程序立法解释
- 家事法院制度研究
- 家事法院是指专门处理涉及婚姻家庭领域各类家事案件的审判机构的总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本国的家事法院,构建了完善的家事法院制度。各国之所以建立家事法院,重要原因在于家事法院的处理对象“婚姻家庭关系”,与普通的财...
- 陈爱武
- 关键词:婚姻家庭关系法院制度家庭纠纷社会性质
- 文献传递
- 论家事审判机构之专门化——以家事法院(庭)为中心的比较分析被引量:64
- 2012年
- 为了家事纠纷的妥当解决,很多国家建立了以家事法院(庭)为核心的家事审判专门机构。家事审判机构的专门化取决于多个因素:以离婚为核心的家庭事件不断增多,离婚率持续上升;家事事件日益复杂化;既有的审判程序不适合处理家事案件;传统法院(庭)在处理家事案件中存在局限性。建立专门化的家事审判机构不仅能更好的实现家事纠纷解决中的实质正义和综合效益,而且还能有效地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家事纠纷数量居高不下、纠纷复杂程度日益提高、纠纷解决难度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我国也应当进行家事审判机构专门化的改革,建立符合我国需求的家事法院(庭)制度。
- 陈爱武
- 关键词:家事纠纷家事诉讼
- 民法典视野下我国彩礼返还风俗习惯的司法适用——基于访谈和判决文书的扎根范式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为回应对现行无过错彩礼返还规则的有关批评,本文运用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对两名基层法官访谈的语料以及四名法官的审判观念、判决文书等二手资料进行编码发现,实务判决不但没有损害女性利益,反而受女性“反叛之法”法律意识之影响,迫使法官过度追求案件办理的社会效果和后续反应以至于在彩礼事实的认定和判决结果的作出两方面出现“不合法律性”的风险。此外,风俗习惯在司法适用中实体法功能的作用发挥相较于程序法功能逊色不少。加强风俗习惯在裁判文书中司法适用的论证说理以及统一认知标准有助于同案同判目标的实现,进而提高当事人对判决结果的接受力。
- 张海张海
- 关键词:彩礼返还风俗习惯司法适用
- 涉诉信访制度的理性改进被引量:3
- 2014年
- 涉诉信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救济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它在实践中出现了异化倾向,引发诸多问题,如冲击司法解决纠纷的终局性,影响司法权威,妨碍社会和谐稳定。这些问题对我国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为此,必须通过改革,将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包括建立"诉"、"访"分离机制,改革与优化涉诉信访机构,构建涉诉信访的听证制度、终结机制、事后疏导机制、恶意信访惩戒机制等系列机制。涉诉信访改革还需要采取一些配套措施,包括推动诉讼程序改革,增强司法公信力;发挥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比较优势,实现诉讼案件的有序分流;培养法治意识,形成信法守法的社会氛围等。
- 陈爱武张兴泉
- 关键词:涉诉信访信访司法公信力
- 夫妻共同债务的类型化及其法律适用--以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为对象的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夫妻共同债务,既包括生活型共同债务,又包括经营性共同债务,夫妻一方以自己名义形成的债务是否构成夫妻共同债务,需要结合证明责任分配来进行合理认定。为了防止举债人配偶因承担共同债务陷入困境,对举债人配偶承担夫妻共同债务的责任财产应当分情况进行限定,以平衡保护债权人与举债人配偶的合法权益。
- 陈爱武
- 关键词:夫妻共同债务法律适用类型化证明责任分配责任财产
- 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认诺被引量:2
- 2001年
- 认诺是指民事诉讼中被告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予以承认的一种诉讼行为 ,它同时也是当事人的一项权利。与其它行为和权利不同 ,认诺具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另外 ,认诺者在诉讼上实施认诺 ,将对其本人、对方当事人和法院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
- 陈爱武
-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法律后果民事诉讼法律效力当事人委托代理人
- 家事诉讼程序:徘徊在制度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被引量:24
- 2014年
- 家事诉讼是国外普遍建立的一项程序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这类诉讼的专门规定,但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等实体规范已经初步确立家事诉讼的基本程序规范;在审判实践中,法院通过试点探索也已对离婚等家事案件采用了特别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形成了较为特殊的审理方式和审理理念。然而,我国关于家事诉讼的立法规定是零星的、不全面的,缺乏逻辑性,各地关于家事诉讼的实践探索也呈现出各自为政、过于简单化的缺陷。为此,有必要通过全面制定家事诉讼法来整合各类家事案件,真正体现家事案件的专业化审理,实现家事诉讼的特有价值和功能。
- 陈爱武
- 关键词:家事纠纷家事诉讼
- 亲子关系确认诉讼的类型化:案例、问题与思考——兼议《民法典》第1073条的规定被引量:4
- 2023年
- 亲子关系承载着家庭领域诸多的权利和义务,是家庭稳定、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因素.因此,通过诉讼厘清血统、明确基因,对于国家、社会、家庭都具有重要意义.实践中,亲子关系确认诉讼主要是确认生父,包括非婚生子女要求确认生父,母亲再婚后一定时间内所生子女的生父确认等,上述确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要求抚养费或者确定抚养权的目的;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要求确认生母的诉讼,尤其在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越来越成熟的当下,基因母、怀孕母、养育母可能出现分离,在发生争议时也有确认的必要.亲子关系确认诉讼既包括父或母针对子女提起的诉讼,也包括成年子女针对父或母提起的诉讼.在具体诉讼层面,确认亲子关系涉及当事人适格、诉讼证明、推定等诸多问题,需要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足够重视.
- 陈爱武
- 关键词: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