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柳燕
- 作品数:18 被引量:215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与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剑麻与石灰对镉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
-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镉污染水平和石灰处理下剑麻植株的长势及剑麻体内重金属含量。结果如下:Cd 25mg/kg污染土壤中剑麻生长受影响不大,Cd50mg/kg污染土壤中剑麻可以生长,当Cd浓度达到100 mg/kg...
- 李福燕李许明陈柳燕漆智平郭彬
- 关键词:土壤污染生态修复
- 文献传递
- 砖红壤铅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 本研究采用网室砂培试验和盆栽试验,以海南花岗岩砖红壤为供试土壤,剑麻为供试材料。初步探讨了剑麻在铅污染土壤修复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同时研究了施用钙镁磷肥、EDTA和壳聚糖对铅污染土壤中剑麻生长、重金属积累特性、生物有效性以...
- 陈柳燕
- 关键词:砖红壤铅污染壳聚糖剑麻钙镁磷肥
- 文献传递
- 剑麻与石灰对镉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镉(Cd)污染水平和石灰处理下剑麻植株的长势及剑麻体内的Cd含量,结果表明:在Cd 25 mg/kg污染土壤中剑麻生长受影响不大,在Cd 50 mg/kg污染土壤中剑麻可以生长,当Cd污染水平达到100 mg/kg时剑麻受毒害严重;剑麻对Cd的吸收量地下部明显高于地上部;在Cd≤50 mg/kg污染土壤中加入石灰并没有增加剑麻对Cd的迁移量;而在Cd污染浓度相同的土壤条件下,施加石灰处理的剑麻对Cd的迁移量低于不加石灰处理;在Cd重度污染的土壤中增加石灰用量可促进剑麻的生长,表明石灰与剑麻相结合对Cd重度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修复意义。
- 李福燕李士平李许明郭彬陈柳燕漆智平
- 关键词:CD剑麻石灰土壤修复
- 剑麻对重金属铅的吸收特性与累积规律初探被引量:32
- 2007年
- 以热带地区一种生物量极大的经济作物剑麻(AgaveSisalanaPerrineexEngelm)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室砂培,对Pb在该植物体内的吸收特性、累积分布及迁移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试验表明,Pb处理浓度低于1300mg·kg-1时对剑麻生长影响较小,但Pb加入浓度达到15900mg·kg-1时,显著抑制了剑麻的生长,其生物量仅为对照的6.7%。剑麻对Pb有很强的吸收性,并分布在其植株的各个部位,其中根系的吸收性最强,是地上部的3.0~13.6倍。Pb处理浓度为12700mg·kg-1时,剑麻地上部和根系的吸收量最大,分别为2220.3和22544.8mg·kg-1,是对照的65.6和221.3倍,且地上部迁移量高达55.87mg·株-1,说明剑麻对修复Pb污染土壤有一定的潜力,因而为今后探明植物积累Pb的机理和Pb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种质资源。
- 陈柳燕张黎明李福燕郭彬李许明廖香俊漆智平
- 关键词:剑麻PB污染植物修复
- 2-氯-6-三氯甲基吡啶对水稻生长和氮吸收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氮肥是保证水稻高产的关键,但目前我国水稻氮素利用率偏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添加硝化抑制剂等为其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手段。以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En)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从土壤养分供应、水稻生长、产量构成和氮素利用方面做出综合评价,为其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处理分别为单施化肥(CK)、基肥配施伴能(BF+En)、分蘖肥配施伴能(TF+En)、基肥和分蘖肥均配施伴能(BF+TF+En)。结果表明:在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配施2-氯-6-三氯甲基吡啶能够增加水稻产量8.3%~12.7%,其中TF+En和BF+TF+En处理显著高于CK(P〈0.05)。氮肥配施2-氯-6-三氯甲基吡啶可以促进水稻分蘖和有效穗数的增加,其中BF+TF+En处理孕穗期分蘖数和成熟期有效穗数均显著高于CK。与BF+En处理相比,TF+En处理每穗粒数显著增加。与CK相比,TF+En和BF+TF+En处理在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13.3%和17.8%,其中BF+TF+En处理显著提高。氮肥配施2-氯-6-三氯甲基吡啶不仅可以增加水稻各生育期土壤碱解氮含量,而且对水稻氮吸收和氮肥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BF+TF+En处理地上部氮累积吸收总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CK。因此,在水稻生产上可推广使用2-氯-6-三氯甲基吡啶以促进水稻增产增效,尤其在分蘖肥期与氮肥配施效果最佳。
- 杨秀霞李慧商庆银陈柳燕李甜王天舒张学友燕辉
- 关键词:水稻生长发育
- 剑麻对铜的耐性与累积效应研究初探被引量:12
- 2006年
- 通过沙培试验研究了剑麻对重金属铜的耐性和累积效应,试验设计了铜浓度为0、100、250、400、500、1000、1500、2500、4000、5000mg/kg共10个浓度处理,60d后收获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浓度0-500mg/kg时剑麻植株长势良好,地上部生长不受影响;浓度在1000 ̄2500mg/kg时剑麻植株出现毒害现象,表现为茎近根部出现褐色,并伴有叶上出现褐色斑点,根系几乎没有生长;浓度达到4000 ̄5000mg/kg时植株很快死亡;重金属铜对剑麻根系的生长影响较大。剑麻对重金属铜具有较强的忍耐性,其体内重金属铜含量地下部高于地上部,且剑麻植株体内积累的铜量随铜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 李福燕张黎明李许明郭彬陈柳燕漆智平
- 关键词:剑麻铜污染植物修复
- 新型氮肥增效剂在水稻上的节肥增产效果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氮肥是保证水稻高产的关键,但目前我国水稻氮素利用率偏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添加硝化抑制剂等为其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手段。以新型氮肥增效剂伴能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从水稻产量、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为其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处理分别包括农民习惯(仅施用基肥和分蘖肥,不施穗肥)、常规高产(减少基肥,增施穗肥)、增施伴能(在农民习惯施肥基础上增施伴能,即基肥+伴能、蘖肥+伴能、基蘖肥+伴能)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高产"处理相比,"农民习惯"处理产量、抽穗后干物质积累、全生育期氮吸收分别降低15.5%、52.1%和15.5%。与"农民习惯"处理相比,增施伴能各处理产量、抽穗后干物质积累、全生育期氮吸收分别增加17.6%~26.5%、114.1%~122.1%和13.1%~27.7%,其中"基蘖肥+伴能"处理显著高于前者。增施伴能各处理净收入比"农民习惯"处理增加3.7%~10.2%,与"常规高产"处理相当。增施伴能各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农民习惯"和"常规高产"处理(P〈0.05)。因此,为促进水稻增产增收和氮素利用效率协同提高,适宜在南方水稻种植区农民习惯施肥条件下推广应用新型氮肥增效剂。
- 杨秀霞商庆银陈柳燕李甜张学友王天舒
- 关键词:氮肥增效剂水稻氮肥利用效率
- 海南万宁市土壤养分状况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调查分析了海南万宁市土壤肥力现状,对11个乡镇的3061个土样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万宁市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特别是钾素含量严重缺乏;氮素供应水平适中;磷素含量偏低;而且各个地区含量不平衡,相差较大。此次的土壤养分调查结果揭示了万宁市不同地区的土壤养分状况,为今后土壤养分资源的综合评价和科学施肥提供了基础资料。根据上述情况提出了合理施肥及改良利用的建议。
- 李福燕李许明陈柳燕郭彬漆智平
- 关键词:土壤肥力有机质氮磷钾
- 海南省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及pH的相关性被引量:57
- 2009年
- 研究了海南省农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农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全省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2.99g/kg,各地区之间含量差异较大,土壤pH平均值为5.20;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1995)二级标准限值。但研究区土壤中Hg、Cd、Cr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最大值均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并分别达到了1.63、0.64、586.70mg/kg;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性质间的关系复杂:有机质含量与Hg、Cd、Cr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b含量呈显著相关,而pH与Hg、Cr呈负相关,与Cd、Pb呈显著正相关。
- 李福燕李许明吴鹏飞陈柳燕郭彬漆智平
- 关键词:有机质PH重金属
-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被引量:31
- 2007年
- 从重金属的概念及污染土壤的特点出发,概括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危害,论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原理、类型、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并对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趋势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郭彬李许明陈柳燕李福燕仝霞魏志远漆智平
- 关键词:污染土壤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