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华
- 作品数:18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对一道R-L电路高考估算题的深度剖析
- 2024年
- 从一道浙江高考题入手,深入研究R-L回路中的电流变化规律,瑞摩命题意图,解构试题情境背后的知识与方法,提出新的解法,并就命题中出现的“瑕疵”提出看法,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 丁佐建陈新华
- 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数理融合思维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阐述了数理融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介绍了习题教学中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用物理模型解决数学问题、数学物理模型的深度融合等教学实例,提炼了培养学生数理融合思维的教学策略,并对数理思维融合的前景做了展望。
- 陈新华陶兆宝
- 关键词:习题教学学科融合
- 充分利用错题资源 探寻物理本质规律被引量:3
- 2019年
- 本文以2019年高三物理模考中颇受争议的一道模考题为资源,引导学生讨论速度不在一直线上的连接体问题的分离临界条件。并对解决此类问题的两种常见方法做了"因"与"果"的本质归因分析,提出动力学条件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所在。
- 陈新华陶兆宝
- 关键词:连接体MATLAB错题资源
- 渗透物理学史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电容器的电容”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以“电容器的电容”教学中的片段为例,阐述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有效渗透和融合的三个层次:物理学背景的叙述、物理学实验的重现、物理学方法的创新。阐明在中学物理课堂中渗透物理学史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陈新华
- 关键词:物理学史
- 一道书后练习题的教学反思被引量:2
- 2022年
- 由一道错得“离谱”的书后习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剖析学生错误运用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平均值和有效值的原因,运用图像法、微元法等数学处理方法,推导平均值和有效值,阐明两个量的物理意义,彻底破除学生理解障碍.倡导正确阅读和理解教科书,完成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的思维切换,由粗放式教学转变为分层教学,精准指导.
- 徐永明陈新华
- 关键词:交变电流瞬时值有效值
- 体现科学本质的物理探究教学——以“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例被引量:6
- 2019年
- 以“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例,尝试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显性化体现科学本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体现科学本质的物理教学的途径、策略及展望.
- 陈新华刘霁华
- 关键词:探究教学显性化
- 基于马扎诺认知目标分类学促进高阶思维培养——以“超重和失重”教学为例
- 2024年
- 马扎诺认知目标分类学是其教育目标新分类学的核心组成部分.该理论既能为高阶思维和低阶思维的区分提供明确且可行的方法,又能为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指导.以“超重和失重”教学为例,在马扎诺认知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框架下,确定指向高阶思维的教学目标,并结合支架教学法设计教学活动,以期为高阶思维的教学提供参考.
- 周胜林谷海跃陈新华
- 关键词:高阶思维教学建议
- 从PCK视角谈初、高中共有内容的衔接和递进——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从PCK视角对初高中共有内容的学科教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在此指导下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经历从"定性"到"定量"、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提升和递进。
- 陈新华
- 关键词:PCK物理学史创设情境
-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物理论证式习题教学被引量:1
- 2023年
- 批判性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批判性思维开展论证式习题教学,让学生经历“初步理解—思考提问—探索求证—提升创新”的质疑论证过程,探索“模型建构合理性”和“物理结论准确性”,发展学生的分析理解、建构模型、质疑探究、推理论证、反思评估等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专家思维。这样的教学是新高考背景下素养教学的必然选择。
- 陈新华陶兆宝
-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 关注动态生成 促进深度参与——对高三物理一节复习课的分析与反思被引量:1
- 2013年
- 一、课堂片段
这节复习课是试卷讲评课,讲评2012届盐城市高三物理一模卷,卷中有如下一道题:
某质点受到一恒力作用,其动能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可能是图1所示的( )
- 陈新华
- 关键词:高三物理复习课试卷讲评课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