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矜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间歇小剂量胰岛素静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0例疗效分析
- 1989年
- 自1973年以来用小剂量胰岛素(5~10单位/小时)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获得满意的效果。在3种不同给药途径(持续静注,每小时肌注1次,每小时皮下注射1次)的疗效对比研究中,显示在6~8小时内血糖和酮体降到适当水平。但在严重脱水、低血压的病人考虑药物吸收不良的情况下,不主张肌肉或皮下注射。但小剂量静脉持续注射时需另建立输液途径以补充血容量,否则不易纠正失水。本文总结1984~1987年间歇静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DKA的疗效,现将病史较完整的30例报道如下。
- 陈敏矜陈玉驹严棠
- 关键词:输液途径类固醇性糖尿病酮体输注方法
- 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和胰岛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 1995年
- 16例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前后分别进行胰高血糖素C肽刺激试验。结果显示: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降低,血糖越高,损害越重。控制高血糖后,β细胞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且糖尿病病程越短,血糖控制越好,改善越明显。
- 严励黄仕泽陈敏矜袁丽霞程桦
-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糖Β细胞功能
- 嗜铬细胞瘤20例临床分析
- 1990年
- 本文报告嗜铬细胞瘤20例,均有高血压。呈阵发性发作者17例,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者3例。均经尿香草扁桃酸(VMA)含量及酚妥拉明试验确诊。本组B型超声波检查阳性率达77%,方法简便,可作为首选定位检查方法。本文还讨论膀胱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心肌病、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及发作性低血压或休克型嗜铬细胞瘤。
- 陈敏矜严棠陈玉驹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
- 间歇小剂量胰岛素静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0例疗效分析
- 1989年
- 本文总结30例间歇小剂量胰岛素(0.1单位/公斤/小时)静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效果,显示与持续静滴小剂量胰岛素治疗DKA同样有效。在治疗后的6~8小时内血糖稳步降至适当水平(降至≤250毫克/分升),无出现血糖明显波动、低血糖反应及脑水肿。间歇静注时在补充血容量时不需另建立输液途径以求纠正失水,故方法更为简便,更易掌握。此外积极补溶、抗感染、加强临床观察是DKA抢救成功的关键。
- 陈敏矜陈玉驹严棠
- 关键词:胰岛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多次取样的静脉糖耐量试验中胰岛素分泌率的测定和计算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在体内C 肽动力学二室模型及标准参数法基础上 ,计算多次取样的静脉糖耐量试验 (FSIVGTT)中胰岛素分泌率 (ISR)。方法 15例糖耐量正常者及 11例 2型糖尿病者均行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及FSIVGTT。所有标本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 ,用放免法测定胰岛素 (INS)、C 肽 ,根据自编计算机程序 ,计算各时点ISR。结果 FSIVGTT中 ,对照组INS、C 肽浓度高峰出现于 4min时 ,无明显第二分泌峰 ;2型糖尿病组只有 5例于 0~ 4min时有小的分泌峰 ,曲线高峰于 6 0~ 80min。对照组ISR曲线第一分泌峰于 2min ,较INS及C 肽曲线提前 (P =0 .0 0 0 ) ,2 2min时出现第二个明显的分泌峰 ;11例 2型糖尿病者的ISR曲线均在 2~ 4min(中位数 2min)出现了小的分泌峰。结论 在用血INS及C 肽浓度作为评价 β细胞功能的指标时 ,应考虑其体内分布、清除过程的影响 ;对 2型糖尿病组 ,ISR曲线能较好地反映其第一时相INS分泌 ,在对照组 。
- 冉建民程桦李芳萍刘顺莲肖辉盛陈敏矜黄秀琼
- 关键词:胰岛素分泌率葡糖耐量试验糖尿病
- 糖尿病病人清晨高血糖原因分析及处理被引量:3
- 1995年
- 检测11例清晨高血糖的糖尿病人0时~6时血糖,结果显示:1例为Somogyi反应,2例为黎明现象,8例为胰岛素用量不足。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对上述3种情况作简要分析讨论。
- 严励陈敏矜
-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病因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家系患者胰岛素分泌率和清除率及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观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家系 (MDP)中患者胰岛素分泌率 (ISR)、代谢清除率 (MCR I)、敏感性的特点及与肥胖的相关关系。方法 15名对照者及 6个MDP中 11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均行多次取样的静脉糖耐量试验 (FSIVGTT) ,所有标本测定葡萄糖、胰岛素 (INS)、C肽 (C P) ,根据自编计算机程序 ,计算各时点ISR ,MCR I;用关于葡萄糖 (G)的最小模型技术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SI)。结果 对照组ISR曲线呈双相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组呈延迟分泌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组 0~ 16minC P曲线下面积 (AUCC)为 7 9nmol·min-1·L-1± 2 8nmol·min-1·L-1、INS分泌量为 6 1nmol± 2 2nmol,均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17 7nmol·min-1·L-1± 4 9nmol·min-1·L-1和12 3nmol± 3 9nmol) (P <0 0 1) ,而 16~ 180min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15 5nmol·min-1·L-1± 4 4nmol·min-1·L-1和 110nmol·min-1·L-1± 3 0nmol·min-1·L-1、76nmol± 2 6nmol和 5 4nmol± 2 0nmol) (P <0 0 5 ) ,3h胰岛素分泌总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分别为 82nmol± 2 8nmol及 68nmol± 2 1nmol,P =0 2 )。对照组AUCS与腰臀围比 (WHR)及体表面积 (BSA)明显正相关 ,MCR I、SI与两者明显负相关 ,MCR I与SI亦显著负相关 (
- 冉建民程桦李芳萍邵豪杨桂芳魏菁陈敏矜黄秀琼
- 关键词:糖尿病NIDDM胰岛素分泌率清除率
- 皮质醇增多症病因鉴别诊断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对18例次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住院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三种不同方法的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认为午夜一次服药,测定上午8时血浆皮质醇鉴别肾上腺增生的符合率较高,简便易行,可考虑为首选方法。本文还对24小时尿17-酮类固醇、基础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及形态学检查对本病病因鉴别诊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 程桦陈敏矜严励邵豪刘顺莲黎锋
- 关键词:皮质醇增多症地塞米松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