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学彬

作品数:36 被引量:35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儿童
  • 4篇依恋
  • 4篇婴幼
  • 4篇婴幼儿
  • 4篇母亲
  • 3篇血铅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幼儿
  • 3篇阅读障碍儿童
  • 3篇障碍儿童
  • 3篇神经行为
  • 3篇事件相关电位
  • 3篇相关电位
  • 2篇心理
  • 2篇信度
  • 2篇学龄
  • 2篇学习障碍儿童
  • 2篇血铅水平
  • 2篇眼动
  • 2篇神经心理

机构

  • 20篇中山大学
  • 14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佛山市妇幼保...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珠海市妇幼保...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中山市博爱医...

作者

  • 35篇陈学彬
  • 31篇静进
  • 11篇李秀红
  • 9篇刘建安
  • 8篇黄旭
  • 6篇苏晓梅
  • 6篇易欢琼
  • 5篇王梦龙
  • 5篇杨德胜
  • 5篇刘德华
  • 5篇王庆雄
  • 4篇邹小兵
  • 3篇蔡小梅
  • 3篇黄娟
  • 3篇金宇
  • 3篇杨斌让
  • 2篇钟鑫琪
  • 2篇吴小英
  • 2篇梁文伟
  • 2篇黎程正家

传媒

  • 6篇中国心理卫生...
  • 5篇中国儿童保健...
  • 4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中华儿童保健...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全国第五届儿...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性质及其影响因素(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背景:依恋是儿童早期社会性情绪的反映,在个体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婴幼儿所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其联系密切的人。目的:了解广东省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性质及影响因素。设计:抽样调查。单位: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系。对象:随机抽取2002-08/10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保健的75名正常婴幼儿及其母亲进行测试。方法:采用陌生情境测量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6名研究人员集中统一观看录像,对婴幼儿的依恋性质进行测评,据其在各情节中的表现进行归类,评定者一致性系数为0.90。对不一致的评定,研究人员一起重新核查录像带,经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婴幼儿的一般情况和各种家庭因素资料。主要观察指标:①婴幼儿依恋类型的构成比。②婴幼儿依恋性质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75名正常婴幼儿及其母亲均进行结果分析。①婴幼儿依恋类型的构成比:75名婴幼儿中,安全依恋型占65%,不安全型占35%,其中淡漠型为18%,缠人型为13%,混乱型为4%。②婴幼儿依恋性质的影响因素分析:月龄越小、接近性(孩子对陌生人、新环境、新事物的反应)越差、孩子与代养人的关系越亲密、家庭成员教育孩子意见越不一致婴幼儿的依恋性质越倾向于不安全型。结论:婴幼儿的依恋类型以安全型为主,他们的依恋类型安全与否,主要与孩子机体成熟水平、气质特点、孩子与代养人关系及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有关。
李秀红静进杨德胜蔡小梅陈学彬苏晓梅
关键词:婴儿统计学
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探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ERP)在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认知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 2 2例为AS组 ,正常儿童 3 5例为对照组 ,应用日本光电诱发电位 /肌电图系统MEB 5 5 0 0 ,按常规方法检测事件相关电位各成分的潜伏期、波幅。结果 AS组患儿的N2、P3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而两组的波幅无显著差异。结论 AS儿童对外界刺激信息检测、加工时间延长。应对AS儿童认知障碍的神经电生理基础及智力的全面评价问题作进一步研究。
邹小兵陈凯云李建英唐春陈学彬
关键词: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事件相关电位
学习障碍儿童的本顿视觉保持实验研究被引量:25
1998年
本研究采用国内修订版本顿视觉保持测验(VRT)对学习障碍(LD)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了测试比较。结果表明,LD组总体VRT成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具体表现在变形、位置错误、遗漏、持续、旋转等错误类型偏多,失误分增加。提示LD儿童存在短时记忆障碍,视结构能力障碍。
静进郭靖王梦龙陈学彬李志辉
关键词:视觉记忆
75例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性质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广东省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性质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陌生情境测量法对75名8-14个月婴幼儿的依恋性质进行测评,并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婴幼儿的一般情况和各种家庭因素资料。结果(1)75名婴幼儿中,安全依恋型的...
李秀红静进杨德胜蔡小梅陈学彬苏晓梅
关键词:依恋婴幼儿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4
2003年
目的 研究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学习障碍及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和学习障碍 (PRS)筛查量表 ,分别对 755名学龄儿童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感觉统合严重失调率为 1 3.2 5 % ;感觉统合正常与失调儿童的学习障碍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5) ;其中在LD儿童中感觉统合失调率占 63 .51 % ;感觉统合失调与母孕期的情绪、是否足月顺产、出生后的喂养方式、居住环境、孩子 1岁内有无高热、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及期待等因素有关 (P <0 .0 5)。结论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环境因素。
黄娟静进许景明李秀红海燕黄旭王梦龙陈学彬苏晓梅
关键词: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家庭环境
建立一体化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被引量:10
2006年
在教学改革中,实验课教学和考核也要不断革新。本文介绍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少年卫生专业开设的一体化多层次实验课程,包括如何提高实验课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巩固基本概念以及实验考核的一些做法和考虑。
刘建安静进陈学彬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实验教学改革
中国学习障碍儿童神经心理特征系列研究
静进郭迪海日罕陈学彬
1、在国际上首次证实文字特性与儿童阅读障碍的发生没有关联,并首次发现蒙古族儿童语言功能侧化于优势侧脑半球的程度甚于汉族儿童,为阅读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理论提供了新论据,为跨文化人类学相关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将改进的利脑...
关键词:
低铅暴露对学龄前儿童神经行为的影响(英文)
2006年
背景:环境铅污染日趋严重,铅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毒性较为突出。目的:观察低血铅水平对学龄前儿童神经行为的影响,为预防儿童行为问题提供依据。设计:抽样调查。单位: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教研室。对象:于2004-09/10随机整群抽取珠海市某居民区幼儿园211名4~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9名,女102名。方法:采指端末梢血20μL,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血铅,以血铅水平100μg/L为界,分为高血铅组(>100μg/L),低血铅组(<100μg/L),又以不同血铅水平再分为<50μg/L组、50μg/L~组、100μg/L~组、150~μg/L组、250μg/L~组。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自拟调查表(包括可能影响儿童神经行为的因素,如年龄、性别、抚养方式和家庭文化背景等)进行问卷调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家长填写。结果与血铅值进行简单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血铅水平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各因子分。②血铅值与行为因子分相关分析。结果:发放问卷211份,回收211份,有效211份,有效率100%。①高血铅组外向行为得分及行为异常率(13.28±6.26,18.26%)显著高于低血铅组(9.98±5.46,7.29%)(t=4.0677,χ2=5.470,P<0.05),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内向得分及总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不同组别血铅水平行为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3.695,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血铅≥150μg/L行为异常率显著高于前3组(χ2分别为4.727,6.261,5.168;4.503,5.911,4.928,P均<0.05),表明血铅≥150μg/L时,儿童行为异常率显著增多。③血铅对数值与多动、攻击、违纪因子分显著正相关(r=0.3164,0.2828,0.1886,P<0.05)。与肥胖、分裂、残忍、性问卷无相关性(r=0.1024,0.0942,0.1183,0.0926,P>0.05)。④经逐步回归分析,多动、攻击及违纪因子分列入回归方程,这表明在控制家庭,社会等混杂因素后,铅对儿童外向行为的影响依然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结�
刘建安静进梁小红陈学彬
关键词:神经行为学表现
零陵卫校学生焦虑障碍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探讨卫校学生焦虑障碍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表 (SAS) ,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拟调查表对零陵卫校 2 4 6名学生进行焦虑障碍调查 ,探讨焦虑障碍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 ,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女生焦虑障碍现患率均高于男生 ,一年级新生是焦虑障碍高危人群 ;SAS分与EPQ中N量表分、P量表分、L量表分均呈显著正相关 ;焦虑障碍危险因素有父亲职业 ,N量表分、P量表分、学校学习、生活的适应性、L量表分、归因模式、毕业就业忧虑、个人期望。结论 :焦虑障碍与人格特征有关 ,也受家庭。
卢桂珍刘建安陈学彬卜长林
关键词:焦虑卫校学生
中国广州和日本东京母子对话方式比较研究
2003年
【目的】 比较中国广州和日本东京母子交流方式的异同点。 【方法】  43对母子根据四幅主题图片进行自由对话将对话内容与日本东京母子的对话内容进行比较。 【结果】 广州和东京的母子对话涉及到日常生活事件 (86% ,70 % )和人物心理 (3 3 % ,5 0 % )的比例无差异。东京母子对话中涉及图片情节前因后果的比例明显多于广州母子 (70 % ,3 0 % ) (P <0 .0 1) ;广州母子比东京的母子更倾向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5 3 % ,3 0 % ) (P =0 .0 5 )。
金宇静进森永良子关小贤崔少芬黄海燕陈学彬苏晓梅黄娟
关键词:亲子关系儿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