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伯伦

作品数:35 被引量:18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猕猴桃
  • 6篇栽培
  • 6篇茉莉
  • 4篇土壤
  • 4篇茉莉花
  • 3篇果实
  • 2篇稻田
  • 2篇新梢
  • 2篇银花
  • 2篇引种
  • 2篇幼树
  • 2篇幼树期
  • 2篇栽培技术
  • 2篇山银花
  • 2篇石漠化
  • 2篇授粉
  • 2篇土壤肥力
  • 2篇土壤理化
  • 2篇土壤理化性
  • 2篇种质

机构

  • 34篇广西农业科学...
  • 5篇广西作物遗传...
  • 2篇广西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4篇陈伯伦
  • 11篇李一伟
  • 9篇张晋
  • 8篇韦昌联
  • 8篇黄诚梅
  • 7篇高国庆
  • 7篇罗瑞鸿
  • 5篇蒙炎成
  • 5篇吕维莉
  • 4篇江泽普
  • 4篇韦广泼
  • 4篇李振经
  • 4篇黄绍民
  • 3篇王茜
  • 3篇苏天明
  • 3篇陶伟
  • 3篇邱长玉
  • 3篇唐娟
  • 2篇邓智年
  • 2篇吴代东

传媒

  • 6篇广西农业科学
  • 3篇北方园艺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南方果树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中国种业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农业开发与装...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连作免耕稻田土壤肥力变化与综合评价被引量:11
2007年
为了研究免耕直播和免耕抛秧两种免耕栽培模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开展3年6造连续田间试验,并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对稻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常规插秧比,免耕栽培能使稻田表层(0—5cm)土壤有机质累积。腐殖质品质改善;〉5mm和〉0.25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增加,全氪和速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提高,稻田土壤肥力性状有所改善。两种免耕栽培模式中,免耕直播在土壤有机质总量累积速效钾上不如免耕抛秧,但在腐殖质品质、〉5mm和〉0.25mm大粒团聚体含量及速效磷上优于免耕抛秧。稻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表层两种免耕栽培处理明显高于常规插秧,两种免耕模式之间无明显差别;亚表层(5—15cm)3种耕作模式差异也不明显。说明免耕模式更有利于提高稻田表层土壤肥力。
江泽普黄绍民韦广泼陈伯伦蒙炎成苏天明李振经
关键词:稻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免耕直播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形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2004~2006年在广西农科院水稻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免耕直播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形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稻的分蘖力比常规稻强,穗粒数和千粒重方面占优,产量亦明显高于常规稻,均达极显著差异;在土壤理化性状方面,常规稻和杂交稻的稻田土壤有机质均有累积,腐殖质品质改善,>0.25 mm的团聚体含量及其稳定性均增加,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均有所提高,两种水稻田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江泽普黄绍民韦广泼陈伯伦蒙炎成苏天明李振经
关键词:免耕直播常规稻杂交稻土壤性质
一种猕猴桃园喷药装置
本申请涉及喷药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猕猴桃园喷药装置。本申请,包括药桶,所述药桶的内壁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药桶的表面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连通有喷管,所述药桶的表面设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表面与药...
李一伟王茜张晋陈伯伦姜新刘芸罗瑞鸿
茉莉种子发芽率及实生苗大田生长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通过研究种子鲜度、温度、光照等条件对茉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并从实生苗植株树型、叶片、花器、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茉莉种子的新鲜度是影响其发芽的重要因素,刚脱离果肉的新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率达到84%,而表皮干燥后种子的发芽能力迅速下降,剥离果肉的种子在常温条件下放置36 h后即丧失发芽能力: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黑暗条件下可促进胚根生长。实生苗移栽田间生长正常,但在叶片形态、花大小、花瓣数多少等方面均有不同表现.这将为茉莉花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更多的种质资源。
韦昌联陈伯伦黄诚梅邓智年邱长玉高国庆
关键词:茉莉种子发芽率鲜度光照
一种猕猴桃花期遮雨装置
姜新陈伯伦李一伟刘芸张晋黄继魁高兴罗瑞鸿
猕猴桃通常采用棚架结构进行栽培,以“T”字型棚架和水平棚架使用最为普遍;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每年在开花期通过雌雄异花授粉才能完成座果,猕猴桃授粉不仅仅是让幼果坐稳,提高果品产量,还能提高外观品质;授粉充分的果实果形饱满...
关键词:
关键词:猕猴桃人工授粉
不同免耕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5
2007年
为了研究不同免耕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有何不同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以常规插秧为对照,研究免耕直播和免耕抛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表明:此试验条件下,免耕直播前期分蘖速度较快,株高、结实率及产量都较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则与常规插秧相当,而免耕抛秧有效穗较多,但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均较低。在土壤理化性状方面,与常规插秧比,免耕栽培稻田表层(0~5cm)土壤有机质增加,腐殖质品质改善,>0.25mm水稳性大团聚体、全量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养分含量都有提高。两种免耕栽培模式中,免耕直播的腐殖质品质、>0.25mm大粒团聚体含量及速效磷高于免耕抛秧,而土壤有机质总量和速效钾则低于免耕抛秧。免耕栽培模式有利于稻田表层土壤肥力的改善;此试验条件下,免耕直播更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江泽普黄绍民韦广泼陈伯伦蒙炎成苏天明李振经
关键词: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状
大果油茶基因组DNA提取及ISSR反应体系建立(英文)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建立大果油茶的ISSR-PCR适宜扩增反应体系和程序,为其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大果油茶嫩叶片为供试材料,采用改良的SDS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并对其ISSR反应体系条件进行筛选及优化。【结果】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和完整性较好,OD260/OD280值在1.8~2.0之间,DNA无降解现象,完全可以满足ISSR-PCR扩增要求。在25.0μL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适宜浓度配比为:40ng/μL模板DNA1.0μL、2.5mmol/LdNTPs2.0μL、5U/μLTaqDNA聚合酶0.2μL、10μmol/L引物1.0μL、10×PCR Buffer2.5μL(含有Mg2+),加ddH2O至25.0μL。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40s,52℃和53℃退火40s,72℃延伸90s,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由此可获得带型丰富和清晰可辨的DNA指纹图谱。【结论】建立的ISSR-PCR反应体系可用于研究大果油茶遗传变异和多样性。
杨翠芳陈伯伦黄诚梅吕维莉
关键词:基因组DNAISSR反应体系
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探讨被引量:13
2015年
如何管理好大型仪器设备是当前大多数科研单位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科研事业的发展。分析了新形势下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建设、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专人管理负责制、仪器设备共享、购置论证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并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吕维莉黄诚梅魏源文邓智年陈伯伦
横县茉莉花优质高产技术探讨被引量:9
2005年
茉莉花经多年采收,容易出现品种退化,产量下降,花质变劣的现象,必须认真选地,适时移栽,科学施肥,合理整形修剪,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减少污染,创造优质高产的生产条件。
陈伯伦韦昌联高国庆
关键词:茉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种猕猴桃园自动灌溉装置
本申请涉及灌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猕猴桃园自动灌溉装置。本申请,包括灌溉本体和灌溉管,灌溉管远离灌溉本体的一端表面设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四个固定块,四个固定块与灌溉管固定连接,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架,伸缩架远离...
李一伟陈伯伦姜新王茜张晋黄继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