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宇峰

作品数:42 被引量:403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主题

  • 10篇社会
  • 8篇法律
  • 7篇系统论
  • 7篇法学
  • 6篇网络公共
  • 6篇网络公共领域
  • 6篇公共
  • 6篇公共领域
  • 5篇法治
  • 4篇理论法学
  • 3篇舆论
  • 3篇宪法
  • 3篇法制
  • 2篇信息社会
  • 2篇正义
  • 2篇社会治理
  • 2篇司法
  • 2篇普通法
  • 2篇普通法传统
  • 2篇主义

机构

  • 24篇华东政法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8篇陆宇峰
  • 1篇马长山
  • 1篇鲁楠
  • 1篇白雪

传媒

  • 3篇华东政法大学...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法律与生活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求是学刊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环球法律评论
  • 1篇中国法学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法学
  • 1篇现代法学
  • 1篇政法论坛
  • 1篇法商研究
  • 1篇社会学家茶座
  • 1篇江苏警官学院...
  • 1篇人大法律评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原理和要求被引量:15
2017年
鉴于党内规范的双重属性和依宪执政的双重内涵,依规治党不仅是加强党建的需要,也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外部保障,而且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相统一,一方面应当通过建立和完善清理、审批、备案制度,保障党内法规与宪法法律的一致性,为在宪法法律框架下依规治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应当落实现代法治的理念和原则,使党内法规具备现代法治的实质和形式品格,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规治党创造前提。在着力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建设党内法规的实施、监督、保障体系。
陆宇峰
关键词:依法治国党内法规
社会协同视角下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信息化变革被引量:9
2019年
政府主导推进下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推进过程中凸显出社会协同不足,影响了青少年法治教育成效的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社会协同符合时代潮流,有益于把握法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还有助于减轻政府的投入成本。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应用信息化手段有助于打破时空和人力束缚,获取、存储大量社会生产的法治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过程的交互性。以信息化手段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社会协同的路径包括:推进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引入并优化"互联网+教育"服务模式;开发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资源形式,增强法治教育的生动性;鼓励、引导各类社会主体进入信息资源大平台,提升法治教育交互性。
姜永伟陆宇峰
关键词:社会协同信息化
信息社会中的技术反噬效应及其法治挑战——基于四起网络舆情事件的观察被引量:24
2019年
信息技术直接塑造了信息社会,滥用信息技术可能导致信息社会的结构异化,形成技术反噬效应。对近年来四起网络舆情事件的观察表明,在信息过剩的背景下,被滥用的信息技术异化了信息优化、信息监控、信息传播、信息交互的社会结构,其后果是选择性信息的不当呈现,由此产生"逆向淘汰"、"全景敞视"、"加剧排除"、"异议阻却"等技术反噬效应,造成了侵害公民权利的严重社会风险。鉴于在信息社会中坚守现代法治原则可能遭遇特殊的困境,包括治理权力的再分散化困境、政府规制的动机匮乏困境、干预决策的合理性和正当化困境,仅仅依靠法律漏洞填补,不足以抑制互联网企业滥用信息技术的社会风险。超越形式法和实质法,依靠"反身法"实施间接政府干预,刺激信息社会建立自我反思机制,有效提升其自治能力,可能是解决信息技术反噬问题的适当选择。
陆宇峰
关键词:信息社会网络公共领域
“事实怀疑论”的浅薄与深刻——弗兰克法律现实主义再解读被引量:9
2014年
作为法律现实主义的代表学说之一,弗兰克的"事实怀疑论"家喻户晓,却又因其"浅薄"而长期受到否定。实际上,"事实怀疑论"的背后,潜藏着一种法官视角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是对司法实践中规范、事实、情境间复杂互动的深刻洞见。"事实怀疑论"的真正目的,是要超越卢埃林等人的"规则怀疑论",进一步将"规则"这一大陆法系的舶来品驱逐出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的中心,从而更好地维护普通法注重个案正义的传统。此外,弗兰克的司法改革建议,也应当重新解读为在新时代重扬普通法传统的努力。
陆宇峰
关键词:建构主义认识论个案正义普通法传统
网络公共领域治作逻辑与法治挑战
2024年
网络空间是由遍布全球的计算设备和通信网络支撑的全新社会空间。受信息传播优势和“人气效应”的吸引,在当代社会中形成类型多样的网络空间。值得重视的情况是,网络空间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有人认为,一些不良行为的出现,与互联网技术设置有关。比如,只要“粉丝”数量达到信息传播的范围,有的博主会选择迎合大多数人的偏见;只要被下载的次数与积分挂钩,个别用户可能会选择上传盗版或低俗作品。
马长山陆宇峰
关键词:网络空间计算设备网络支撑网络公共领域信息传播
系统论宪法学新思维的七个命题被引量:29
2019年
系统论宪法学复兴了宪法社会学传统,从社会整体视角出发破解了现代宪法的"源代码",可能给当代的宪法学研究带来新思维。这种新思维致力于构造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其内在逻辑是:现代宪法独特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它在时间、空间、事物三个维度的内涵和特征,使之得以处理现代社会固有的宪法问题;全面理解现代社会面对的宪法问题,才能准确把握现代宪治的实践历史和当下发展,合理预测现代宪治的未来走向;与此进程相应的宪治模式转换,反过来又取决于在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之中有效执行现代宪法功能的客观需要。这一新思维可以初步概括为七个命题:现代宪法的社会功能是"维系功能分化";现代宪法的"现代性"体现为"效力自赋";现代宪法位于法律系统与政治等功能系统的"结构耦合"处;现代宪法的内容有其"社会规定性";抵御体制性社会力量的权利才是"基本"权利,它涉及多重主体,具有双向效力;除了权力滥用的"政治宪法问题",现代社会还面对社会媒介失控的"社会宪法问题";为了处理日益复杂的社会宪法问题,现代宪治持续发生模式转换,正在迈向多元主义的未来。
陆宇峰
关键词:宪法功能
信息社会中的技术反噬效应及其法治挑战
2019年
信息技术直接塑造了信息社会,滥用信息技术可能导致信息社会的结构异化.形成技术反噬效应。在信息过剩的背景下,技术反噬效应造成了侵害公民权利的严重社会风险。鉴于在信息社会中坚守现代法治原则可能遭遇特殊的困境,包括治理权力的再分散化困境、政府规制的动机匮乏困境、干预决策的合理性和正当化困境,仅仅依靠法律漏洞填补,不足以抑制互联网企业滥用信息技术的社会风险。
陆宇峰
关键词:信息社会法治原则社会风险信息过剩公民权利政府规制
策略型网络法律舆论:方式、影响及超越
2016年
一、策略型网络法律舆论之产生背景 面对法制改革的顶层设计。网络公众的参与热情与言说空间之间呈现一种内在张力,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网络法律舆论的发展现状。
陆宇峰
关键词:网络法律策略型舆论法制改革
“规则怀疑论”究竟怀疑什么?——法律神话揭秘者的秘密被引量:14
2014年
对"规则怀疑论"的解读长期存在两种错误:一是认为该学说将法律"定义"成无关规则的官员行动,二是认为该学说展现了美国法律现实主义的"反传统"立场。事实上,现实主义者并未从法律的"定义"之中排除规则,而是基于规则无法描述法律实践和保障裁判确定性两项理由,倡导法律思考的中心由规则转向官员行动。更重要的是,在"一战"后美国国家崛起的时代,他们解构规则和揭秘法律确定性神话的目的并非"反传统",甚至恰恰是通过反思欧陆法学的误导性影响,捍卫面向个案和现实的"普通法传统"。
陆宇峰
关键词:法律现实主义普通法传统
以社会治理创新迎接法制改革转型被引量:8
2014年
依托迅速崛起的网络公共领域,民间社会在为法制改革转型提供充沛动力的同时,也与政治国家展开了以舆论竞争为主要形式的权力之争。在"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和"web 2.0革命"的时代潮流下,国家与社会权力再分配的历史进程有其必然性,但民间社会并无能力主导法制改革,党的领导才是法制改革转型走向成功的关键。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扩大社会参与,要求政府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创新社会治理。通过社会治理创新,开辟"公私合作"的空间和道路,可能是迎接法制改革转型的必要选择。
陆宇峰
关键词:民间社会网络公共领域社会治理创新公私合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