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强
- 作品数:26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视杯深浅与NAION、CRVO、BRVO及DR发病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及正常人的视杯深度,探讨视杯深浅程度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NAION、CRVO、BRVO及DR患者各80例80只眼,NAION、CRVO、BRVO者选择对侧眼,DR者随机选取1只眼,应用德国Heidelberg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系统(SD-OCT)进行视盘"十字交叉"扫描,观察其视杯深度,并以80例随机选择单侧80只正常眼视杯扫描结果作为对照,对各眼的视杯深浅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依据视杯深浅不同程度分为3级。NAION组对侧眼中I级视杯29只眼,Ⅱ级视杯44只眼,Ⅲ级视杯7只眼;CRVO组对侧眼中I级视杯8只眼,Ⅱ级视杯58只眼,Ⅲ级视杯14只眼;BRVO组对侧眼中I级视杯7只眼,Ⅱ级视杯36只眼,Ⅲ级视杯37只眼;DR组随机选择观察眼中I级视杯6只眼,Ⅱ级视杯24只眼,Ⅲ级视杯50只眼;正常对照眼组中I级视杯6只眼,Ⅱ级视杯26只眼,Ⅲ级视杯48只眼。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NAlON组、CRVO组与正常组比较存在差异(P<0.01),均浅于正常人,NAlON组视杯较CRVO组更为窄浅(P<0.05)。DR组、BRVO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 BRVO、DR不同视杯分级与正常对照人群相似,而NAlON、CRVO者I级、Ⅱ级视杯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提示NAION、CRVO者的发病与视盘解剖中视杯杯底位置异常有关。
- 吕沛霖郭建强王睿
- 关键词:视盘视神经病变
- 甘草查尔酮A对过氧化氢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甘草查尔酮A (licochalcone A,LCA)对过氧化氢(H_2O_2)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损伤的保护作用,为LCA在青光眼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RGC-5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H_2O_2组(培养基中加入200μmol·L^(-1)H_2O_2)、LCA组(培养基中除加入200μmol·L^(-1) H_2O_2外,还分别加入10μmol·L^(-1)、20μmol·L^(-1)、40μmol·L^(-1)的LCA溶液),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10μmol·L^(-1)、20μmol·L^(-1)和40μmol·L^(-1) LCA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3.7±5.4)%、(78. 8±6. 3)%和(72. 3±6.9)%,与H_2O_2组的(54. 3±3. 9)%相比,20μmol·L^(-1) LCA组增殖最显著(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10μmol·L-1、20μmol·L^(-1)和40μmol·L^(-1) LCA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1±1.9)%、(12.3±1.3)%和(14. 8±2.0)%,与H_2O_2组的(29. 3±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H_2O_2组比较,不同浓度LCA组Bcl-2蛋白的表达均增加,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H_2O_2组比较,不同浓度LCA组RGC-5的丙二醛含量均降低,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加(均为P<0.05)。结论LCA能缓解H_2O_2诱导的RGC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有关。
- 王亮田莹程钰赵俊宏曹燕郭建强
- 关键词:过氧化氢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细胞凋亡
- 视杯深浅与NAION、CRVO、BRVO及DR发病的相关性
- 吕沛霖郭建强王睿王润生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HbA1c、CysC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胱抑素C(CysC)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分为DR组(40例,合并视网膜病变)和NDR组(52例,不合并视网膜病变),另选取同期性别及年龄匹配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三组一般资料,检测外周静脉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PG)、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CysC等生化指标。结果:三组性别、年龄、HDL-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NDR组和DR组BMI、FPG、TC、TG、LDL-C、hs-CRP、HbA1c和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R组FPG、hs-CRP、HbA1c、CysC水平高于NDR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OR=1.355,95%CI:1.057~1.738)、HbA1c(OR=2.328,95%CI:1.518~3.569)和CysC(OR=4.284,95%CI:1.911~9.607)是2型糖尿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bA1c、CysC预测D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8.74%、0.88 mg/L,两者联合预测的AUC大于HbA1c及CysC单项预测(均P<0.05),HbA1c与CysC预测的AU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HbA1c及CysC水平升高与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且对预测DR具有一定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对预测DR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郭建强赵俊宏张分队叶妮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胱抑素C病程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在特发性视网膜前膜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iERM)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可引起视觉质量下降的眼科疾病,可通过持续牵拉使视网膜出现复杂多样的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能够清晰显示iERM引起的视网膜特征性改变。在视网膜内层,不同形态的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可产生不同的视力预后;异位中心凹内层的出现是视力下降的危险因素;内核层增厚可导致视物变形,而视网膜囊性腔隙可能与Müller细胞损伤有关。在视网膜外层,椭圆体带、嵌合体带以及棉球征可评估感光细胞受损程度。论文就近年来iERM患者的OCT特征性改变进行综述。
- 刘江川李鹏伟郭建强陆慧琴
- 17β-雌二醇非通过超氧化物歧化酶改善小鼠氧致视网膜病变
- 张红兵孙乃学梁厚成赵燕麟李英泰吕沛霖郭建强
- 非坐位炊烟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荧光渗漏方向的研究
- 目的 观察非坐位炊烟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荧光渗漏方向的变化,探讨相关的机制.方法 临床观察:20名典型的炊烟型CSC患者被分为两组,第一组8人,荧光造影时保持低头位40~60 s,然后坐位照眼底像;第...
- 赵俊宏吕沛霖郭建强肖湘华潘士印
- 优化脉冲技术在白内障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优化脉冲技术在白内障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2例(102患眼)白内障合并MG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51眼),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照组在术前1周予以睑板腺清洁、按摩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分别在白内障术前1周、术前、术后3周进行1次优化脉冲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1周、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泪液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 2(PGE 2)]水平及国际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月睑缘形态、分泌物形状、睑脂排出得分均显著低于术前1周、术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SIT值均显著高于术前1周(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术后1周、术后1月BU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泪液IL-6、TNF-α、PGE 2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1周及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观察组术后1周OSDI评分显著高于术前1周、术前,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术后1月,观察组OSDI评分较术后1周明显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优化脉冲技术用于白内障合并MGD患者围术期治疗,较常规术前睑板腺按摩等处理,能更好改善患者术前泪液炎症水平及眼表症状,并减轻白内障手术对患者睑板腺功能、泪膜稳定性、炎症反应及眼表症状的影响。
- 郭建强赵俊宏张分队王亮
- 关键词:白内障睑板腺功能障碍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2013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62眼)NVG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34眼)和睫状体冷凝术组(28眼)。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虹膜、房角新生血管消退视力及眼压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1.18%,明显高于睫状体冷凝术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患者的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完全消退率为100.00%,明显高于睫状体冷凝术组的85.71%,消退时间为(6.48±2.14)d,明显短于睫状体冷凝术组的(10.39±3.5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率为17.86%,明显高于睫状体冷凝术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患者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眼压[(16.78±2.64)mmHg、(14.37±2.11)mmHg、(16.19±2.42)mmHg、(18.45±2.41)mmHg]明显低于睫状体冷凝术组[(26.32±2.79)mm Hg、(24.33±2.51)mmHg、(24.97±3.03)mmHg、(27.92±2.9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明显低于睫状体冷凝术组的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NVG安全有效,且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睫状体光凝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术。
- 郭建强赵俊宏张分队王亮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睫状体光凝术视网膜光凝术疗效
-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棘阿米巴感染性角膜炎1例被引量:1
- 2008年
- 马挺郭建强郝兆芹朱斌良
- 关键词:棘阿米巴角膜炎结膜瓣遮盖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