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郝颖

郝颖

作品数:48 被引量:1,797H指数:20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制权
  • 15篇资本
  • 15篇控制权
  • 9篇股东
  • 8篇控制权私利
  • 7篇上市公司
  • 7篇大股东
  • 6篇企业
  • 6篇资本投资
  • 6篇股东控制
  • 6篇财务
  • 6篇大股东控制
  • 5篇实证
  • 5篇资本投向
  • 5篇攫取
  • 5篇控制权收益
  • 5篇股权
  • 4篇代理
  • 4篇融资
  • 4篇利益攫取

机构

  • 48篇重庆大学
  • 6篇厦门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2篇四川外语学院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商学院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重庆电子工程...
  • 1篇兰州财经大学

作者

  • 48篇郝颖
  • 37篇刘星
  • 12篇林朝南
  • 5篇代彬
  • 3篇冉戎
  • 2篇辛清泉
  • 2篇付强
  • 1篇曾维维
  • 1篇张超
  • 1篇罗竹凤
  • 1篇孔东民
  • 1篇计方
  • 1篇赵静
  • 1篇陈晓
  • 1篇赵静
  • 1篇彭程
  • 1篇李静明
  • 1篇伍良华
  • 1篇李晓欧
  • 1篇胡梦云

传媒

  • 5篇科研管理
  • 5篇管理科学学报
  • 4篇中国管理科学
  • 3篇经济与管理研...
  • 2篇系统工程学报
  • 2篇生产力研究
  • 2篇经济科学
  • 2篇财经研究
  • 2篇财经科学
  • 2篇管理学报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经济研究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经济评论
  • 1篇外国经济与管...
  • 1篇当代经济科学
  • 1篇改革
  • 1篇管理世界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1996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上市公司纵向并购的战略动因与经营绩效分析》一书评介被引量:1
2012年
公司并购重组是企业理论和公司财务实践的重要命题之一。关于公司并购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公司并购动机探究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都较为充实。然而将并购细化至纵向一体化,并进一步考察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却鲜有学者问津。如何把握近二十年来公司纵向一体化理论的研究前沿,怎样利用企业理论的研究框架和范式解释公司并购“协同效应悖论”一直困扰着公司财务的实务界和理论界。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的资助,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青原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公司并购“协同效应悖论”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2011年9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国上市公司纵向并购的战略动因与经营绩效分析》是李青原教授多年来持续探索该领域的最终研究成果。
郝颖罗竹凤
关键词:上市公司纵向并购绩效分析动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资本配置行为研究——基于控制权收益视角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8
2006年
基于控制权收益①驱动公司资本配置行为的理论阐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及其导致的控制权分配格局,文章从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个方面,对形成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的资本配置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权收益水平与资本配置规模显著正相关;(2)控制权收益水平越高,则增加等量控制权收益所需的资本配置规模就越大;(3)较固定资产投资而言,通过股权并购方式取得控制权收益的代价较低,但控制性股东占有被并购公司控制权收益的比例也较低;(4)上市公司资本配置行为在形成控制权收益的同时并没有通过提高公司业绩而增加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资本配置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行为。
郝颖刘星林朝南
关键词:大股东控制控制权收益固定资产投资股权并购
基于不同形态投资的控制权私利攫取研究前沿探析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首先阐述了控股股东利用资本投资攫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依据公司治理理论、信息非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剖析了不同形态投资所形成资产的经济属性以及不同形态投资的控制权私利攫取的作用机制与差异;然后,在评述不同形态投资控制权私利攫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相应的治理与防范途径;最后指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以及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监管的启示。
郝颖刘星林朝南
关键词:控制权私利
公司透明度与股价波动性被引量:329
2014年
本文分析和检验了企业层面的透明度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使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我们发现当前更高的盈余质量、更好的信息披露水平、更多的分析师跟踪、更准确的分析师盈余预测和国际四大审计,同未来更低的个股回报方差相联。采用工具变量回归,二者的负相关系依然存在。进一步研究发现,透明度同股价波动性的负相关关系在代理问题更为严重以及机构持股比例更高的样本组中表现更为明显。
辛清泉孔东民郝颖
关键词:股价波动性代理成本机构投资者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投资研究综述被引量:7
2010年
在简要评述新古典框架下的企业投资理论及其局限性基础上,从股东与管理者、股东与债权人和自由现金流三个代理冲突方面,对传统委托代理下的企业投资理论基础、作用机制和经验结论进行了评述和阐释。进而沿着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动态,对大小股东代理冲突和大股东私有利益驱动下的企业投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最后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特定的治理结构,提出了进一步探索与规范企业投资行为的研究方向。
郝颖
关键词:公司治理代理冲突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98
2005年
基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现实表现及其与企业投资决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四分之一左右的高管人员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特征。(2)同适度自信行为相比,高管人员过度自信行为不仅与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且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3)过度自信高管人员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随股权融资数量的减少而上升。(4)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安排和治理结构下,过度自信高管人员在公司投资决策中更有可能引发配置效率低下的过度投资行为。
郝颖刘星林朝南
关键词:过度自信公司投资决策行为公司金融
终极控制人、控制权转移与投资效率--基于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对2007~2009年三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上所发生的以上市公司为标的的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了终极所有权结构对并购过程中控制权转移的影响和并购前后投资效率变化状况。研究发现,并购目标公司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与并购过程中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倾向具有显著的关联,并购交易前后资本投资效率具有显著变化。具体而言:(1)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与并购交易中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倾向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终极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时更容易发生控制权的转移。(2)并购交易后公司非效率投资程度比并购前显著改善,其中未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并购交易比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并购交易非效率投资程度改善更为明显。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总体上支持了并购效率理论及协同效应理论,在控制权发生转移的情况下支持了自由现金理论和管理者自大理论,丰富了公司治理及企业管理研究文献,为公司治理和改善投资效率提出了新课题。
付强郝颖
关键词: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控制权转移并购交易
政府干预、资本投向与结构效率
作为制度安排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方面,政府干预下的企业投资选择与结构效率,不仅内生于特定的政企关系之中,而且取决于政府多元目标与不同资本投向所形成资产的功能、用途等属性之间的契合。 基于不同投资资产对政府经济、社会与政治目...
郝颖刘星
关键词:政府干预资本投向市场化进程
股权融资依赖与企业投资行为——基于行为公司财务视角被引量:10
2009年
本文基于行为公司财务视角,首先阐释了股票误定价通过股权融资渠道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理论机制。然后在度量股权融资依赖程度的基础上,对不同股权融资结果和融资依赖程度下的企业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再融资政策的作用下,我国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通过股权融资渠道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未取得股权融资的公司而言,股票市价与企业投资水平不相关;对于取得了股权融资的公司而言,股票市价与企业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股权融资的依赖程度越大,企业投资水平对股票市价的敏感性越高。股权融资的依赖程度小,则内部人控制下的企业投资行为倾向于大规模的扩张。
郝颖刘星
关键词:行为公司财务
高管控制权、资本扩张与企业财务风险——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04–2008年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高管控制权与企业资本扩张行为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证结果发现:高管的权力配置对国有企业的资本扩张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具体表现...
刘星代彬郝颖
关键词:财务风险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