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润华
- 作品数:113 被引量:134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李梦阳《三渠陈氏家园一览图记》的文体性质及特色
- 2019年
- 《三渠陈氏家园一览图记》是明代作家李梦阳的一篇散文作品,题目虽曰“图记”,但其旨在通过文字将平面的图画还原为立体的景观。描写景物力求如实,抒发情感真挚动人。且文字精简,不事雕琢,文风质朴却不失生动活泼之感。因为它是围绕一幅图画而作,所以过去的学者将其归为画记,但本文通过考察辨析,认为其应属一篇游记。
- 郝润华王琪
- 关键词:艺术特色游记
- 二十世纪以来李梦阳研究述评
- <正>李梦阳(1473~1530),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甘肃庆阳)人。是明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家,医生提倡“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明代文学流派“前七子”的领袖。长期以来,人们对以李梦阳为首...
- 郝润华武国权
- 文献传递
- 日本天理图书馆藏珍善本唐代诗文集叙录
- 2023年
- 日本天理图书馆所藏唐代诗文珍善本文献包括别集三十种、总集九种,就版本类型与质量而言,有古写本、抄本、宋元及明清刊本、活字本等,其中,南宋刻本《刘梦得文集》被纳入“日本国宝”,唐写本《赵志集》被认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同时对唐代文学与文献的整理研究亦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叙录的撰写,以期为国内外唐代文学文献的整理研究提供有用的图书版本信息。
- 郝润华司丽丽
- 关键词:汉籍善本
- 索真求实 时异日新——20世纪以来国内外鉴真研究的创获与思考
- 2007年
- 20世纪的鉴真研究一开始就因问题的性质而汇入了世界学术的潮流。中国大陆地区与日本的研究最为兴盛,大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唐大和尚东征传》;二是鉴真生平与东渡经过;三是鉴真思想及其对日本佛教文化的影响。当然在总结其成就的同时,对于其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失以及鉴真研究的前景也需进行一些探究,以期进一步推动鉴真研究走向深入。
- 郝润华
- 关键词:鉴真
- 杜甫诗话的集成性整理——评《杜甫诗话六种校注》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就山东大学张忠纲教授重新增补整理 ,齐鲁书社 2 0 0 2年 9月出版的《杜甫诗话六种校注》一书进行了评论 ,认为此书从取材的详赡、校勘的精审、辑佚的完备、体制的严密等方面 ,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 郝润华武国权
- 关键词:文献校勘
- 中国古代妇德教化文献述论被引量:5
- 2003年
- 文章对我国历代有关妇女品德教化的文献典籍从作者、内容、历代著录及存佚、版本情况 ,作了全面考证。
- 郝润华周焕卿
- 关键词:文献典籍
- 求真探微:黄永年先生的文史研究
- 2007年
- 我国著名的文史研究专家黄永年先生于今年元月在西安故去,先生曾引宋代周邦彦的词刻了一方“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的朱文印章,收入其《黄永年印存》(中华书局,2005),道出了先生心中永远的遗憾;然而,在治学的路途中,黄先生并未留下什么遗憾。因为他一生勤于著述,成果丰硕,据统计,已出版著作20馀种,
- 郝润华王忠禄
- 关键词:文史研究求真
- 评杜·拟杜·书杜——论马一浮对杜甫的接受
- 2023年
- 清末至1949年这一时期,由于时局动荡,文人们对杜诗的接受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评杜、拟杜、书杜之风蔚为大观,马一浮即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马一浮在品评杜诗的同时,在创作中大量模拟杜诗的语言修辞,继承杜甫爱国精神及“诗史”传统,并在书法作品中以杜诗为主要书写对象。马一浮对杜诗的接受具有全面性、批判性的特征,探讨马一浮对杜诗的接受,不仅能进一步把握马一浮的诗歌创作与理论,而且还能引导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近代以来杜诗学的发展与嬗变。
- 胡书晟郝润华
- 关键词:马一浮杜甫
- 从《日知录》两个版本看顾炎武思想体系之形成过程
- 1998年
-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的一部力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一九《子部·杂家类三》曰:《日知录》三十二卷,国朝顾炎武撰。……。是书前有自记,称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年乃成一编,盖其一生精力所注也。书中不分门目而编次先后则略以类从。顾氏自称'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①,并以为《日知录》三十余卷'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
- 郝润华
- 关键词:《日知录》吏胥用韵
- 从“效李白体四十七首”看李梦阳对李白的接受被引量:1
- 2016年
- "李白体"主要是指李白那些叙写成仙、饮酒、赠别、爱情之类的诗作,以古体为主,语言手法有较鲜明的特征。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创作有"效李白体四十七首",是他自觉学习李白五古诗的结果。经过对此四十七首仿作及其与李白诗的比较分析,发现李梦阳效法李白诗主要表现在题材与语言方面,既非清人所谓"游戏"之作,也非艺术风格与精神实质上的深度继承。"效李白体四十七首"创作建立在李梦阳对李白的推崇之上,其产生原因与背景则具有文学史意义。
- 郝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