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珊

作品数:16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再灌注
  • 5篇缺血
  • 5篇缺血再灌注
  • 5篇灌注
  • 5篇儿童
  • 4篇肠缺血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手术
  • 3篇小肠
  • 3篇小肠缺血
  • 3篇小儿
  • 3篇灌注损伤
  • 3篇肺损伤
  • 3篇白鼠
  • 3篇肠道
  • 3篇肠缺血再灌注
  • 3篇大白鼠
  • 2篇氧自由基
  • 2篇婴儿
  • 2篇粘膜

机构

  • 16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纽约州立大学

作者

  • 16篇郑珊
  • 5篇金百祥
  • 2篇李昊
  • 2篇孙波
  • 1篇张文颍
  • 1篇吴寒琳
  • 1篇薛崇德
  • 1篇朱列伟
  • 1篇王康安
  • 1篇雷忆华
  • 1篇李昊
  • 1篇韩俊毅
  • 1篇陈德鑫
  • 1篇陈莲
  • 1篇肖现民
  • 1篇王君明

传媒

  • 7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上海医学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罕少见病...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8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白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粘膜的再生和修复被引量:3
1996年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连续观察测定60只大白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粘膜的修复和细胞的增殖。结果为缺血再灌注后2小时粘膜坏死脱落,DNA 合成下降(P<0.05),48小时后粘膜基本再生覆盖,但绒毛稀而短小;修复后第2、4天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8天恢复正常。本实验不但为临床对肠粘膜细胞增殖的研究提供了先进可靠的方法,也为临床这类疾病的修复治疗提供了参考。
郑珊金百祥M.G.CatyAminTjota
关键词:肠粘膜肠缺血再灌注
上皮生长因子促进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粘膜修复的作用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本实验以10us/d上皮生长因子(EGF)皮下给药促进大白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粘膜的修复,观察细胞的增殖。方法SD雄性大白鼠60只,阻断肠系膜上动脉后去除阻断为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皮下放置不含EGF缓释片组(B)和放置EGF缓释片组(C)。观察各组0时(缺血6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后)、第2、4、8天组织学改变,并进行粘膜细胞DNA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组织学检查示B组再生绒毛较C组短小、稀少。肠粘膜细胞经流式细胞仪DNA分析,结果表明48小时修复,C组S期细胞(13.02%±1.39%)较B组升高更为明显(CvsBP<0.05),损伤修复后第4、8天,B组细胞增殖已趋于正常,与A组比较P>0.05,而C组上皮细胞增殖仍居高不下,较B组和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GF不仅可促进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粘膜的再生修复,同时有助于消化吸收功能的早期恢复。
郑珊J.RossmenA.TjotaM.Caty
关键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上皮生长因子
长期严重感染小儿应用脂肪乳剂的代谢变化
1989年
小儿长期严重感染机体内脂肪代谢明显障碍,此时以脂肪乳剂为主要非蛋白热卡,进行静脉营养、补充能量消耗时,体内脂类紊乱。临床上未引起重视。本文对长期严重感染小儿,一次性输入脂肪乳剂后,观察其血脂变化,了解脂肪乳剂的代谢。
郑珊金百祥
关键词:脂肪乳代谢儿童
大白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所致肺损伤被引量:8
1997年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对15只大白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血和肺组织脂质过氧化物测定,并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大白鼠小肠缺血后再灌注,血脂质过氧化物明显升高,特别是缺血60分钟组(P<0.01);同时肺组织匀浆内脂质过氧化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肺病理改变为组织充血,炎症细胞浸润,肺泡不张。结论:小肠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产生是生命器官损伤的主要原因,其中肺损伤是并发呼吸衰竭的基础。
郑珊金百祥AminTjotaMGCaty
关键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肺损伤大白鼠
婴儿期活体部分肝移植的新进展被引量:2
2000年
韩俊毅郑珊
关键词:肝移植活体部分肝移植婴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被引量:16
2001年
目的 了解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正常雄性SD大鼠 2 7只 ,腹腔麻醉后随机分为 3组 (n =9) ,A组 :钳夹肠系膜上动脉 10s作为对照 ;B组 :阻断动脉 1h后 ,去除阻断 ,形成再灌注 2h ;C组 :模型制作同B组 ,PS以 10 0mg/kg气道滴入。所有动物再机械通气 2h。监测动脉血气 (PaO2 )、肺顺应性 (Cdyn)和气道阻力 (R)和病理改变。结果 血气分析B组PaO2 进行性降低 (B组与A组比较 ,P <0 .0 5 ) ,C组PS治疗后PaO2 较为稳定 ,不表现为进行性下降 ,12 0min时较病变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C组与B组比较 ,P <0 .0 5 ) ,肺功能表现为B组Cdyn降低、R升高 ,治疗后Cdyn稳定 ,12 0min时略有升高 (C组与B组比较 ,P <0 .0 5 ) ,病理观察 :B组肺水肿、间质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及部分肺不张 ,C组治疗后病变减轻。
郑珊张文颍孙波朱列伟
关键词:小肠缺血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围手术期氧自由基的变化
1998年
新生儿围手术期氧自由基的变化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外科(200032)李昊郑珊肖现民氧自由基在炎症、缺血、创伤等病理情况下的变化及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但其在新生儿手术创伤期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罕见报道。本文通过检测新生儿围手术期血清丙二醛(MDA)浓...
李昊郑珊肖现民
关键词:新生儿围手术期氧自由基丙二醛SOD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诊治进展
1997年
郑珊
关键词:消化道畸形先天性儿童外科手术
大白鼠肠道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测定大白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浓度及活力,结合肺组织病理改变,探讨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白鼠随机分三组:A组(对照);B组(肠缺血60分钟);C组(肠缺血6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右肺灌洗后,测灌洗液中总蛋白(TP)、总磷脂(TPL)、饱和磷脂(DSPC)浓度;测左肺上叶干/湿比值;左肺下叶病理检查。结果1、肠道缺血再灌注后肺泡灌洗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A组与C组比较P<0.01);再灌注后总磷脂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肺干/湿比值:缺血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再灌注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3、病理检查:B组:肺组织内毛细血管充血,间质增宽,水肿,炎症细胞渗出。C组:肺组织内毛细血管充血,间质增宽,水肿,炎症细胞渗出,部分肺泡不张,肺泡水肿,肺出血。结论肠道缺血再灌注可引起急性肺充血、水肿肺泡不张和肺出血等损伤;在急性肺损伤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明显降低及活力的明显减弱可能为肺部病理改变的原因。
李昊郑珊孙波
关键词: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再灌注损伤
儿童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14例临床分析
1997年
儿童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14例临床分析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小儿外科(200032)郑珊王君明1)恶性淋巴瘤为儿童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而发生于胃肠道的恶性淋巴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本院1969~1990年间共收治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符...
郑珊王君明
关键词:淋巴肉瘤儿童肠道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