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本军 作品数:8 被引量:29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文特性差异 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解落叶松人工林林龄对土壤水文特性的影响,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地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入渗性能及贮水能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不同林龄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密度表现为随着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加大的趋势,土壤孔隙状况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50 a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密度较小、孔隙度较大。各林龄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饱和持水量变化幅度在186.78~193.81 mm之间,土壤的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4种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初渗速率的变化范围为0.03~0.63 mm/min,50 a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初渗速率最大。不同林龄间的变化规律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50 a的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稳渗速度大,稳渗系数大,孔隙度大,渗透性能比较好,从而持水量也较大。 辛颖 赵雨森 张睿彬 邱本军 任艳丽关键词:落叶松人工林 土壤 水文特性 α-萜品醇熏蒸对大麦虫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13年 为研究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α-萜品醇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熏蒸法测定了α-萜品醇对大麦虫Zophobasmorio(鞘翅目:拟步行甲科)4龄幼虫的急性毒性,并测定了不同熏蒸时间后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熏蒸48h时,α-萜品醇对大麦虫4龄幼虫的LC50和LC20值分别为69.425μg/L和59.916μg/L。α-萜品醇(LC20和LC50)处理的4龄幼虫SOD,POD和CAT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据此推测,α-萜品醇在幼虫体内积累显著影响幼虫体内SOD,POD和CAT活性,降低虫体内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而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田雨浓 马伟 韦庆慧 罗帅 韩旭洋 陈旭日 邱本军 马玲关键词:大麦虫 熏蒸 急性毒性 保护酶 酶活性 黄芪多糖提高小叶杨抗病性 被引量:3 2016年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黄芪多糖处理过的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在接种杨树烂皮病菌(Valsa sordida)后其体内与抗性有关的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探究了黄芪多糖增强植物抗病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对杨树烂皮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低质量浓度黄芪多糖在短时间内能够提高小叶杨叶片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而高质量浓度黄芪多糖可使小叶杨叶片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缓慢持续增加;0.010 g·L_(-1)黄芪多糖处理后,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总酚活性在0.100 g·L_(-1)黄芪多糖处理组中达最高;黄芪多糖各质量浓度处理后,叶片内叶绿素a、b及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黄芪多糖能够通过提高与抗性相关的物质的含量及酶的活性来提高林木自身抗性,从而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 马玲 问荣荣 邱本军 王步勇 刘雪峰关键词:黄芪多糖 小叶杨 抗病性 黄芪多糖提取及对小叶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对小叶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水煎法提取黄芪多糖,采用固液比、提取溶剂、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试验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所得黄芪多糖处理小叶杨幼苗,探究黄芪多糖对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最终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60℃,提取1.5 h。正交试验得出优化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60℃,提取1.0 h。10 mg/ml的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的含量,而0.1 mg/ml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b的含量。[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提高植物叶绿素含量,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邱本军 董婉莹 薛羿 葛康康 崔荣 张玉洲 马玲关键词:黄芪多糖 正交试验 小叶杨 叶绿素含量 黄芪多糖的提取及其提高植物抗性研究 运用水煎法研究了固液比、提取溶剂、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实验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优化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60℃,提取1h。黄芪多糖粗提液经... 邱本军关键词:黄芪多糖 生长发育 抗病性能 文献传递 黄芪多糖对小叶杨逆境胁迫下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对小叶杨对抗逆境胁迫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小叶杨在低温和干旱逆境条件下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在短时间内,经过一定浓度黄芪多糖处理的小叶杨保护酶活性较高,而一定时间后黄芪多糖处理组的小叶杨保护酶的活性较低。[结论]黄芪多糖可能提高了小叶杨抗逆境胁迫的能力。 邱本军 马玲 杨洋 陈旭日 葛康康关键词:黄芪多糖 小叶杨 低温胁迫 保护酶 α-蒎烯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 2014年 为探讨α-蒎烯衍生物的杀虫活性,以α-蒎烯为原料,经过Br取代合成了化合物1-溴-2-(溴甲基)-7,7-二甲基[4.1.0]庚-2-烯,经过氧化合成化合物马鞭草烯酮。通过化合物马鞭草烯酮在胺化的条件下合成了3-甲氧基-4-羟基苯基-α-蒎烯马来酰亚胺基酰腙、(10z)-N-(5.7.7-三甲基[4.1.0]庚-4-乙二胺-3-亚基)环己胺、N-环己基-5.7.7-三甲基[4.1.0]庚-4-乙二胺-3-胺、(10z)-N-(5.7.7-三甲基[4.1.0]庚-4-乙二胺-3-亚基)苯胺、以及5.7.7-三甲基-N-苯基[4.1.0]庚-4-乙二胺-3-胺,得到了7种不同的α-蒎烯衍生物。采用1HNMR、GC-MS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经过比较分析,化合物3-甲氧基-4-羟基苯基-α-蒎烯马来酰亚胺基酰腙和(10z)-N-(5.7.7-三甲基[4.1.0]庚-4-乙二胺-3-亚基)苯胺对大麦虫(Zophobas morio)的毒力作用比较理想,二者在质量浓度为100 mg·L-1、时间为72h时,大麦虫的死亡率分别为70.92%和86.88%,说明α-蒎烯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 陈旭日 马玲 曹传旺 邱本军 韩旭洋 罗帅 杨洋关键词:Α-蒎烯 胺化 毒力测定 大麦虫 α-蒎烯对大麦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13年 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寻找替代化学农药进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成为当今各国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热门话题(Isman,2008;Rajendran et al.,2008)。随着精油类农药商品化的成功,这必将大力促进此类植物源农药的研制,可以预见植物精油用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袁海滨等,2007)。 田雨浓 马伟 韦庆慧 韩旭洋 罗帅 陈旭日 邱本军 马玲关键词:Α-蒎烯 大麦虫 急性毒性 解毒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