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蕾
-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血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了解白血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发病率及对白血病缓解率的影响。方法:对143例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白血病患者合并结核病,患病率为13%,临床表现不典型,PPD试验、结核抗体检查、痰菌检查多为阴性,11例均进行了抗痨治疗,9例获得完全缓解。讨论:白血病合并结核病时积极抗结核治疗,不影响白血病的缓解率。
- 田培军朱卫民陈士军邓蕾王晓军
- 关键词:白血病结核抗痨治疗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目的:了解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IP)临床特征及治疗. 方法:通过3例典型病例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例1:男21岁,主因皮肤瘀点、黄染2周,昏迷4 分钟于2001-02-06入院。2周前因受凉、发热出现...
- 朱卫民田培军陈世军邓蕾叶荫棠
- 文献传递
- 老年白血病21例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老年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2006年首诊误诊的21例老年白血病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白血病早期临床特点不典型,且误诊率高,本文误诊率为36.8%。结论:老年白血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误诊与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常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就诊及过分依赖实验室检查有关。
- 田培军朱卫民邓蕾陈士军王晓军闫小英杨景
- 关键词:白血病老年人误诊冠状动脉疾病
- H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HAG方案在治疗高危骨髓异常综合征(MDS)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5例骨高危髓异常综合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HAG方案:阿糖胞苷(Ara-C)10 mg·m-2·d-1、高三尖杉酯碱(HHT)1 mg·m-2·d-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μg·m-2·d)]和对照组(45例、HA方案),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16例(40%),部分缓解13例(32.5%),经血液学检查有效6例(15%),无效5例(12.5%)、对照组全缓解8例(17.8%),部分缓解13例(28.9%),经血液学检查有效5例(11.1%),无效19例(42.2%);观察组出现骨髓抑制28例,对照组出现骨髓抑制33例,两组均不同程度出现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结论 HAG方案治疗MDS安全有效,但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 邓蕾田培军朱卫民
- 关键词: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恶性血液病合并肺结核19例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至2006年5年中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髓系白血病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淋巴瘤1例。恶性血液病合并肺结核临床多表现为不典型肺结核,经抗结核治疗有效,并不影响恶性血液病治疗的转归。结论恶性血液病合并肺结核并不少见,在恶性血液病治疗完全缓解后出现的不明原因发热,仍应高度警惕合并肺结核的可能。
- 朱卫民田陪军陈士军邓蕾叶荫棠
- 关键词:血液肿瘤结核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了解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通过3例典型病例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病患基本痊愈,经随访6个月-1年完全治愈。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极大的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 朱卫民田培军陈世军邓蕾叶荫棠
- 关键词:血浆置换
- 血液肿瘤合并肺结核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15例血液肿瘤合并肺结核患者,均于化学治疗间歇期或缓解期发病。除有原发血液肿瘤的表现外,均有不明原因的不规则持续发热(2周以上),其中13例有典型肺结核影像改变,行抗肿瘤、抗细菌及抗真菌治疗均无效,行抗结核治疗有效。提示确诊为血液肿瘤的患者于化学治疗间歇期或缓解期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时间不规则发热,需高度警惕合并肺结核感染。
- 朱卫民田陪军陈士军邓蕾叶荫棠
- 关键词:血液肿瘤肺结核咳嗽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血脂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血脂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45例急性白血病(AL)作为研究组,按照FAB分型标准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9例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6例。另选择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AL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持续检测AL患者血脂及血清LDH水平,并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观察不同LDH表达水平的AL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 AML组、ALL组LDL-C、HDL-C、TC显著低于对照组,TG、LDH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LDL-C、HDL-C、TC显著低于AML组,TG、LDH显著高于AML组(P<0.05)。AML患者:疗效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的患者LDL-C、HDL-C、TC高于无缓解(NR)患者,TG、LDH低于NR患者,差异均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患者:疗效为CR+PR的患者LDL-C、HDL-C、TC高于NR的患者,TG、LDH显著低于NR的患者,差异均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268 U/L的AML患者5年生存率为22.6%,LDH≤268U/L的AML患者5年生存率为41.7%,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268U/L的ALL患者5年生存率为19.8%,LDH≤268 U/L的ALL患者5年生存率为38.6%,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LDH与AL疾病进展和预后有关,检测DLH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预后。
- 邓蕾朱卫民田培军王晓军陈世军陈芳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乳酸脱氢酶血脂病情监测预后
- 黑热病误诊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被引量:2
- 2007年
- 朱卫民田培军陈士军邓蕾叶荫棠
- 关键词:黑热病发热
- 常见血液病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常见血液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检测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总结161例常见血液病患者血清LDH检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幼细胞性贫血(M A)32例(1 562±540)U/L,溶血性贫血(HA)15例(714±656)U/L,缺铁性贫血(IDA)20例(126±61)U/L,再生障碍性贫血(AA)8例(344±95)U/L,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5例(156±108)U/L,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4例(1 783±574)U/L,急性白血病(AL)23例(540±505)U/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 DS)22例(186±112)U/L,淋巴瘤(NHL)12例(192±132)U/L。结论:M A、HA患者LDH比值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及IDA、ITP、AA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LDH含量可作为血液病肿瘤负荷及疗效判定指标之一。
- 朱卫民田陪军陈士军邓蕾王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