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义鑫
- 作品数:205 被引量:27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旋毛虫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表达及免疫相关性研究
- 寄生虫分泌的蛋白酶抑制剂是寄生虫与宿主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分子.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旋毛虫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SPI)基因编码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将所获PCR产物克隆至pEASY-...
- 路义鑫宋铭忻韩彩霞李巍李晓云马静
- 关键词:旋毛虫KAZAL重组蛋白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免疫相关性
- 旋毛虫Serpin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及虫体表达特性被引量:1
- 2017年
- 为研究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本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虫体的Serpin在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利用鼠抗重组蛋白血清对Serpin在旋毛虫成虫、新生幼虫、成囊前期幼虫及肌幼虫中进行定位,以鉴定该Serpin基因的表达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成虫时期,3 d时表达量明显高于6 h和5 d的表达量(P﹤0.05);成囊前期表达量很低,其中18 d时表达量最低(P﹤0.05);肌幼虫时期在26 d、38 d和48 d均有大量表达(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Ts Serpin蛋白在5 d成虫期的体表表达;在新生幼虫和14 d成囊前期幼虫的体内体表均有表达;38 d肌幼虫时期明显可见表皮及体内均有表达。本实验为探究旋毛虫在宿主体内免疫逃避机制奠定基础。
- 张煜涵刘照琨毕磊关靖喆毛贻贤李达马静路丽群张思远路义鑫
- 关键词:旋毛虫免疫荧光定位
- 捻转血矛线虫HLJ株H11基因克隆及部分胞外域表达
- 2013年
-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捻转血矛线虫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克隆捻转血矛线虫HLJ株H11基因。结果表明,H11ORF核苷酸长为2 919 bp,编码972个氨基酸残基。经分析,捻转血矛线虫HLJ株H11与X94187、AY247714、AY819650同源性分别为99.14%、98.49%和99.59%;H11基因含有4个糖基化位点和1个Zn结合功能域;4个糖基化位点分别位于99~102 aa、227~230 aa、549~552 aa和858~861 aa处;Zn结合功能域位于376~385 aa处。参照捻转血矛线虫HLJ株H11序列设计引物,扩增H11ORF 451~2 919 bp一段胞外域序列,构建包含3个糖基化位点和1个Zn结合功能域pGEX-6P-1-H11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表达菌Rosetta(DE3)中进行表达。SDS-PAGE结果表示,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18 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免疫印迹实验未出现目的条带,说明H11确是一种隐蔽抗原。
- 路义鑫林宇李镝锐汪明
- 关键词:捻转血矛线虫克隆
- 自然感染条件下的旋毛虫幼虫在犬体内的分布被引量:8
- 1997年
- 本文研究了牡丹江市自然感染条件下的旋毛虫幼虫在犬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犬旋毛虫在其体内寄生较多的肌肉是腓肠肌、咬肌和舌肌,而膈肌、前腿肌、后腿肌虫体含量较少,这与人工感染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在用压片法检查旋毛虫病时,应视动物种类而取幼虫较多的部位。
- 刘长军于洪彬闫玲侯秀兰路义鑫宋铭忻李淑声周源昌
- 关键词:旋毛虫犬病自然感染
- 猪旋毛虫不同发育时期虫体49ku ES抗原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序列(M64242)为参考设计引物,用SDS裂解液配合蛋白酶K的方法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从猪旋毛虫不同发育时期(成囊前期幼虫、肌幼虫、成虫)虫体中扩增出了49 kuES抗原基因,将...
- 路义鑫宋铭忻王洪斌
- 关键词:旋毛虫克隆
- 文献传递
- 哈尔滨地区猪囊尾蚴感染情况调查
- 2005年
- 对哈尔滨市正阳楼肉类食品公司1994年-2003 年间屠宰生猪囊尾蚴的感染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猪囊尾蚴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在逐年降低,感染率由1994年的0.63%下降到2003 年的0.08%,检验部位猪囊尾蚴的感染数量逐年下降,囊尾蚴的体积变小;猪囊尾蚴在猪体内的分布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猪囊尾蚴的寄生部位从多到少依次为深腰肌、肩胛外侧肌、股内侧肌、舌肌、咬肌、颈肌、膈肌、肋间肌、心肌、腹肌和脑。
- 卢学利路义鑫冯秀花宋铭忻
- 关键词:猪囊尾蚴感染率
- 两种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小鼠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估被引量:2
- 2023年
- 为评估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选用2种重组表达的Serpin型和Kazal型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sAdSPI和TsKaSPI),联合弗氏佐剂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单独免疫小鼠,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后小鼠特异性血清抗体IgG以及IgG亚型(IgG1和IgG2a)的水平,用CCK-8法测定重组蛋白刺激后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用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10、IL-12和IL-4的水平;使用旋毛虫肌幼虫攻击感染免疫后的小鼠,计算并分析小鼠肠道成虫减虫率及肠道病理变化,并评估TsAdSPI和TsKaSPI与ISA206佐剂联合免疫小鼠后对小鼠肠道成虫减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BS组相比,2种重组蛋白所诱导的IgG和IgG亚型抗体水平均明显升高,IL-12、IFN-γ、IL-4和IL-10表达水平也均显著升高,且重组蛋白可诱导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攻虫结果表明,2种重组蛋白免疫后小鼠肠道旋毛虫成虫数量较PBS组显著减少且肠道病理变化减轻;2种重组蛋白联合免疫组的成虫减虫率高于单独免疫组。上述结果表明,重组蛋白TsAdSPI和TsKaSPI均可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旋毛虫肌幼虫对小鼠肠道的入侵,减轻旋毛虫对小鼠肠道的病理损伤,且TsAdSPI和TsKaSPI联合免疫降低旋毛虫入侵的效果更显著。
- 甄晶博刘家欣林立浩孙凤张玉恒王瑞彪李志欣韩阳刘照琨路义鑫
- 关键词: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免疫保护
- 旋毛虫P53ES抗原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被引量:4
- 2009年
- 应用RT-PCR方法扩增旋毛虫ES抗原P53基因,构建P53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N1-P53,利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哺乳动物细胞COS-7。于转染24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发绿色荧光的转染细胞;同时通过westen blot分析证实了P53基因表达产物的抗原性。结果表明,P53基因在COS-7细胞中表达获得了表达,而且其融合蛋白具有免疫原性。
- 朱艳梅韩彩霞路义鑫宋铭忻
- 关键词:旋毛虫P53基因克隆真核表达
- 禽类球虫病的防治被引量:1
- 2013年
- 禽类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全球性流行寄生虫病之一,是由寄生于禽肠道上皮细胞内的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所引起的。该病发病率极高,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全世界每年因鸡球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20亿美元,而我国每年用于治疗或预防鸡球虫病的药物费用则高达6~18亿元人民币。
- 王昊路义鑫
- 关键词:鸡球虫病禽类直接经济损失艾美耳属养禽业
- 旋毛虫43ku ES抗原基因表达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被引量:4
- 2009年
- 根据GenBank中旋毛虫43 ku ES抗原基因(Ts43)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以管家基因18 SrRNA为内参基因,对旋毛虫总RNA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循环阈值(Ct值)的变化计算Ts43基因的表达量,建立检测旋毛虫Ts43表达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用该方法测定旋毛虫不同寄生时期Ts4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旋毛虫Ts43基因在各寄生时期均有表达,成虫和新生幼虫Ts43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对于其他寄生时期的虫体低,该基因表达量在感染后第18 d开始逐渐上升,于感染后第30 d达到高峰,而后开始逐渐下降,但感染后第58 d的虫体Ts43基因表达水平仍高于成虫和新生幼虫。结果表明,Ts43基因的表达与保姆细胞的形成有较大关系。
- 王守育路义鑫张子群韩彩霞宋铭忻
- 关键词:旋毛虫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