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玮
- 作品数:30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变形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六重密钥图像加密被引量:7
- 2007年
- 提出一种利用变形分数傅里叶变换和双随机相位编码对图像加密的方法.对要加密的图像分别进行两次变形分数傅里叶变换和两次随机相位函数调制,使加密图像的密钥由原来两重增加到六重.利用全息元件,可以用光学系统实现这种加密和解密变换.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只有当六重密钥都完全正确时,才能准确地重建原图像,这种六重密钥加密方法提高了图像信息的安全保密性.
- 王红霞赵玮刘长文张瑜刘皓淳
- 关键词:信息光学双随机相位编码图像加密
- 基于anti-Stokes Raman散射温度效应的温度解调理论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激光脉冲进入光纤中,与光纤分子相互作用,产生Raman散射和Raylei曲散射。由于Raman散射具有温度效应,其散射光强度受温度调制,可作为温度信息的载体,用于温度解调及测温系统设计。本文提出了可行的温度解调方法及理论推导,并推导出单通道和双通道条件下的测温关系,设计出两种条件下的传感器系统。
- 赵玮赵晓铭王莲芬周友杰
- 关键词:瑞利散射
- 散斑面内形变场检测系统设计被引量:1
- 2006年
- 数字散斑测量是一种非接触、全场测量的高精度光测方法。该系统由散斑生成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三部分组成。散斑生成装置将扩散的激光束投射到待测物体上,用接收屏接收物体散射生成的散斑图像。数据采集装置主要由CCD和数字采集卡组成,CCD拍摄散斑图像,并将其传输给数字采集卡,经采集卡转换成数字图像,以矩阵形式输入到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根据光学相关识别技术设计的检测程序对采集到的数字图像进行相关运算,通过对相关峰的准确定位来获取物体的形变信息。
- 赵玮周萍成燕归闫夷升
- 关键词:散斑联合变换相关
- 红外光电报警器的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介绍了光电报警器各部分的工作原理。由于红外光电的报警器采用了红外调制,所以不受白天黑夜及气候的限制,具有隐蔽性强、造价低廉、性能稳定可靠及可携带等特点。
- 刘长文赵玮张清华赵云芳
- 关键词:红外接收
- 阵列电极流光放电分解苯系有机物
- 2004年
- 介绍了流光放电的一种新型阵列电极结构,并给出了12 - 15 k V极间电压条件下苯系有机物的分解率。它能够处理常温常压条件下的气体。具有低能耗、气阻小、处理量大、易于控制和不存在二次污染等优点,弥补了以往化学、生物等方法在处理高流速、大流量、低浓度的“三苯”废气时的不足。
- 王莲芬何俊发李育新赵玮罗积军朱益民
- 关键词:流光放电空气净化苯
- 红外光电报警器的研究
- 介绍了光电报警器各部分的工作原理.由于红外光电的报警器采用了红外调制,所以不受白天黑夜及气候的限制,具有隐蔽性强、造价低廉、性能稳定可靠及可携带等特点。
- 刘长文赵玮张清华赵云芳
- 关键词:红外接收
- 全息透镜傅里叶变换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利用一点光源和一束倾斜平行光拍摄了一种离轴全息透镜,并对其傅里叶变换特性进行了分析。将输入图像置于这种全息透镜的前面或后面,均能得到物体的傅里叶变换功率谱。图像尺寸越小,全息透镜的焦距越长,产生的误差越小。当物体位于偏离主轴的前焦面时,能够得到物体准确的傅里叶变换。
- 王红霞盛兆玄赵玮李育新
- 关键词:全息透镜傅里叶变换菲涅耳衍射功率谱
- 一种基于角谱理论的光学FRFT的数值模拟算法被引量:1
- 2007年
- 以角谱传播理论和分数傅里叶变换(FRFT)的单透镜和双透镜光学实现单元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际光学结构的光学FRFT的数值模拟算法,推导了该算法中采样间隔的选取方法,并利用Matlab语言编写了相应的处理程序,将该程序对方孔分数傅里叶变换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实际光学结构在理想情况下的模拟,因此,该数值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柱面镜对光场实现分数傅里叶变换,也可以为实际实验提供很好的参考和指导。
- 吴长江赵玮周萍闫夷升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基于白光干涉特性的透明介质折射率测量
- 本文利用白光相干长度很短的特性,在麦克尔逊干涉仪上测量透明物质折射率,将待测物质做成多个厚度各异薄片组作为测量对象,可有效降低了白光干涉的调节难度,减小测量误差.
- 赵玮何俊发王莲芬
- 关键词:白光干涉相干长度折射率
- 球形粒子对平面偏振光散射的数值计算与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论文在Mie理论基础上,给出了球形粒子对平面偏振光的散射强度和散射系数公式,利用连分式递推算法进行了编程计算,重点对1.06μm激光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从得到的散射图像可以看出,散射强度角分布与散射粒子尺度有密切关系,随着粒子尺度的逐渐增大,散射光强主要集中到前、后向散射方向,集中的角度越来越窄,模拟结果明显出现了散射强度最弱的极值角,且该极值角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最后逼近90°方向。散射强度角分布与波长有关,当它们在同一数量级时达到最大值,与散射粒子折射率无关。该递推算法因为每一步计算都是独立的,与前后项的准确性没有关系,不存在不稳定、发散等情况,能够计算粒径参数范围从10-4开始,对上限不受任何限制。
- 王莲芬刘光斌郑重李育新赵玮邵建昭
- 关键词:大气散射散射强度递推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