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常明

作品数:69 被引量:961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2篇生物学
  • 27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8篇植物
  • 15篇物种
  • 12篇群落
  • 11篇混交
  • 11篇混交林
  • 10篇亚热带
  • 10篇阔叶
  • 10篇常绿
  • 9篇物种多样性
  • 8篇遗产地
  • 8篇植被
  • 8篇自然遗产
  • 8篇自然遗产地
  • 8篇落叶阔叶
  • 8篇落叶阔叶混交...
  • 8篇阔叶混交林
  • 7篇亚高山
  • 7篇生态系统
  • 6篇世界自然
  • 6篇世界自然遗产

机构

  • 61篇中国科学院植...
  • 2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中国科学院成...
  • 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华...
  • 8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三峡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中国科学院亚...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中国科学院西...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国家地理频道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69篇赵常明
  • 47篇谢宗强
  • 33篇徐文婷
  • 31篇熊高明
  • 30篇申国珍
  • 17篇樊大勇
  • 14篇葛结林
  • 14篇周友兵
  • 5篇王杨
  • 4篇刘世荣
  • 4篇卢志军
  • 4篇李家湘
  • 4篇张远东
  • 4篇徐新武
  • 4篇李跃林
  • 3篇李少伟
  • 3篇何其华
  • 3篇尹春梅
  • 3篇戴冠华
  • 3篇路永正

传媒

  • 13篇植物生态学报
  • 12篇生物多样性
  • 10篇中国科学数据...
  • 8篇生态学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植物科学学报
  • 2篇林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生态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自然资源...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0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落带生态系统氮素截留转化的主要机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7
2016年
消落带是陆地与水体(河流、湖泊、水库、湿地以及其他特殊水体)之间的生态过渡带,具有独特的生态水文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截留和转化NH4+、NO3-等非点源氮素进入水体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整合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发现:1)植物固持作用改变氮素在土壤-植被-土壤-大气中相对存在位置;2)微生物反硝化作用将氮素从系统内永久性地去除,是消落带生态系统氮素截留转化的主要机制,但其相对贡献率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不同流域背景条件下,影响消落带生态系统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生态因子变化较大,很难确定地下水位高低、植被状况、微生物属性和土壤基质等哪一个生态因子是驱动消落带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的关键因子.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大的时空尺度数据的缺乏及对植被宽度认识的模糊性,是导致消落带生态系统氮素截留转化结果变异性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在消落带生态系统具体研究区位环境因子基础上,利用数学模型、GIS、RS等分析方法及同位素示踪和气体联用测定等定量分析技术,从不同时空尺度研究消落带生态系统氮素的循环与转化规律,以实现消落带生态系统氮素截留转化最优化,为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杨丹樊大勇谢宗强张爱英熊高明赵常明徐文婷
关键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富营养化生态水文过程植物吸收
神农架天然针阔混交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被引量:11
2019年
天然针阔混交林是神农架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功能。为深入了解天然针阔混交林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在湖北省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了1 hm2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分析了其物种组成、径级结构和主要优势种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样地内记录到存活个体5321株,隶属于14科26属44种,其中针叶树种相对单一,只有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i);巴山冷杉、华中山楂(Crataegus wilsonii)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的重要值之和为50.28%,其他阔叶树种的重要值之和为46.06%;群落的径级结构近似倒"J"型,幼树储备丰富,重要值排名前3的优势种中巴山冷杉和华中山楂的径级结构均近似倒"J"型,更新良好,但山杨的径级结构近正态分布,更新不良,种群有衰退的趋势;巴山冷杉、华中山楂和山杨表现出明显的生境偏好,随着尺度的增加,华中山楂和山杨均为聚集分布,而巴山冷杉则依次呈现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神农架针阔混交林阔叶树种丰富度远比针叶树种高,但从重要值排名前3的优势种来看,针、阔叶树种重要值基本相当,群落结构总体稳定。
周秋静韩文斌赵常明王杨陈芳清谢宗强
关键词:径级结构点格局分析群落演替
中国东部3个地带性森林的叶片功能属性及其关联被引量:4
2020年
以中国东部纬度梯度上3种典型森林(神农架、塞罕坝、呼中)为对象,分析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叶厚、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4个主要叶属性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及各属性间的关联,以此研究植物主要叶片属性对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随着纬度的增加,叶厚度先降后增,叶面积显著降低,神农架的叶面积值是塞罕坝的2.3倍,是呼中的5.8倍,叶干物质含量无显著变化,比叶面积先增后降。叶厚度与比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林型对叶厚度、叶面积、比叶面积变异的解释率最大,分别为75.99%、80.23%、59.96%,生活型对叶干物质含量变异的解释率最大(86.79%),不同生活型植物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间的关联随纬度增加无明显变化,且保持负相关关系不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和生活型对叶属性的变异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叶片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异,导致了不同气候带上森林叶片功能属性的差异。
陈仲茁葛结林赵常明申国珍徐文婷谢宗强
关键词:气候带植物性状生活型
神农架植被及其生物多样性与垂直分布格局——兼论中国中、北亚热带植被带的划分
本文主要通过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进行了大量的群落学调查和分析,分别从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和森林群落类型三个方面分析了神农架植被的基本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神农架地区具有很高的物种丰富度,有高等...
赵常明
关键词:植被物种多样性植物区系植被区划
文献传递
岷江上游亚高山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过程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氮素动态研究
岷江上游亚高山天然林,处于长江上游的源头区,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重要的生态经济功能,但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干扰特别是长期大规模的采伐,使该区的森林严重退化,并且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经济后果,亟待采...
赵常明
关键词:亚高山退化天然林物种多样性生态对策
文献传递
川西米亚罗林区森林恢复的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38
2005年
Western Sichuan sub-alpine is an extensio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to southeastern China and is covered with forests in the valleys, mainly dark coniferous ones. As a result of long-term over-logging on a large scale, they have been greatly reduced and degrad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analyse the influences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topography factors on sub-alpine forest restoration in west Sichuan, Miyaluo wa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area. The cutting volume, artificial regeneration area and tending area from 1953 to 2000 were collected, forest survey and plot investigation were taken in 7 watershe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b-alpine forest restoration in west Sichuan was influenced by both forest management and natural regeneration. Taking Miyaluo as an example, forest management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cutting period (1953—1978) and restoration period (1978—now), and cutting period also could be divided into period Ⅰ (1953—1965) and period Ⅱ (1966—1978). In cutting period with logging on a large scale and fast regeneration, artificial regeneration could not catch up with cutting, tending could not catch up with regeneration, the young growth tending was worse and survival rate was low, especially in period Ⅰ. That resulted in the mosaic patch of plantations,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s and ones from both artificial and natural regeneration in cutting area. The pattern was influenced by aspect. Spruce from artificial regeneration was dominant on half-sunny and sunny slope; birch and firs from natural regeneration were on half-shady and shady slopes. In restoration period, cutting was little and stopped at last, artificial regeneration was little; survival rate was high from well tending to young growth. Spruce regenerated artificially in 1980s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1990s had closed to young forests after successive tending with many years. In sub-alpine forest regions, the regeneration methods and species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habitat types that changed with altitud
张远东赵常明刘世荣
关键词:地形亚高山森林
神农架南坡小叶青冈+曼青冈常绿阔叶林主要木本植物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2024年
为揭示神农架南坡代表性常绿阔叶林主要木本植物的种间生态联系及群落演替趋势,以小叶青冈+曼青冈群系20个主要木本植物的190组种对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位测定并区分生态位特化种和生态位泛化种以及种间联结性检验,分析该群落主要物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特征。主要结果:(1)该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丰富,群落组成复杂,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的重要值(11.13%)和生态位宽度(58.3)均最大,占绝对优势,生态位宽度排序和重要值排序不一致,分布频度对生态位宽度影响较大。(2)将20种主要木本植物划分为生态位特化种(6种)、生态位泛化种(3种)、中性类群(11种),生态位分化程度较高,资源利用差异以及生境适应性是影响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因素。(3)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其生态位重叠和相似度较高,生态位重叠指数总体略低,大部分物种对环境或资源需求相似,但相似度不高,种间竞争较弱,种间关系比较稳定。(4)主要木本植物总体正联结显著(P<0.05),χ^(2)检验、联结系数AC、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均显示种间正联结作用占优势,但大多数种对联结不显著,物种趋于独立分布。(5)通过聚类分析,将20种主要木本植物划分三大生态种组:建群种组,共生种组和边缘种组。研究表明,神农架南坡小叶青冈+曼青冈常绿阔叶林目前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演替中后期阶段,群落发育较成熟,生态位分化、生境选择以及资源需求互补或互利是影响该群落物种共存的主要原因。研究阐明了神农架南坡代表性常绿阔叶林主要物种之间实际相互作用以及群落特征,为深入理解群落物种共存原因以及群落演替规律提供依据。
陈聪琳赵常明刘明伟徐凯徐文婷徐文婷葛结林熊高明申国珍葛结林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种间关系生态种组物种共存
基于SPOT-VEGETATION数据的神农架林区1998—2013年植被覆盖度格局变化被引量:21
2018年
基于1998—2013年的SPOT-VEGETATION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利用二分模型法、相关性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方法,结合同期降水量和平均温度数据,估算了神农架林区及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覆盖度,并分析了空间格局及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8—2013年间,神农架林区平均植被覆盖度为66.8%,年最大植被覆盖度为93.8%,保护区内最大植被覆盖度显著高于保护区外;林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率为1.45%,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率为2.26%,植被整体呈增加的趋势,保护区保护效果较好。温度、降水量、年最低气温、距道路和居民地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重要因子,而海拔对植被覆盖度变化无影响。
刘家琰谢宗强申国珍申国珍樊大勇熊高明赵常明周友兵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影响因素
中国南方灌丛凋落物现存量被引量:10
2017年
凋落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尺度上阐明其现存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有助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机理。该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了中国南方灌丛生态系统凋落物现存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结果发现:该区域灌丛凋落物现存量的平均值为0.32 kg·m^(–2),是中国森林凋落物现存量(0.47 kg·m^(–2))的68%,是中国草地凋落物现存量(0.06 kg·m^(–2))的5倍;凋落物现存量呈现出明显的纬度格局,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升高;该区域的灌丛生态系统凋落物现存量的碳转换系数为0.41,显著低于植被活体转换系数0.50;凋落物现存量与年平均气温、土壤全磷含量和土壤pH值显著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土壤碳、氮以及有机碳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表明:该区域灌丛凋落物现存量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不可忽视的组分;年平均气温是影响该区域内灌丛生态系统凋落物现存量的重要环境因子;采用常用的植被活体碳转换系数可能会高估凋落物现存量碳库的22%。
葛结林熊高明李家湘徐文婷赵常明卢志军李跃林谢宗强
关键词:年平均气温土壤属性气候
神农架植被及其生物多样性基本特征
本文概述了神农架植被的研究史及其自然地理条件,分析了神农架植被的区系组成、植被的地理分异及其在全国植被区划中的地位,以及神农架植物的特有现象、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神农架植被类型及植被景观等植物生物多样性基本特征。神农架...
赵常明陈伟烈
关键词:植被生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