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平
- 作品数:19 被引量:278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 现代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发展原则与体系配置被引量:1
- 1999年
- 现代可持续农业技术是可持续农业的核心内容和有力支撑,其发展应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基础,并且不能离开科学的投入。现代可持续性农业技术发展应正确处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技术、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农业及可持续农业与绿色革命思潮等三个关系。其体系配置应重点把握:研究、完善可持续性农业实用技术体系;建立可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体系;发挥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技术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农业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 程旺大赵国平张国平
- 关键词:可持续性农业技术
- 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若干问题被引量:4
- 1999年
- 水资源危机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嘉湖平原水乡的嘉兴市也面临着水资源不足的威胁。本文从嘉兴市水资源危机的现实与成因着手,分析了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必要性;对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的内涵与生理生态、节水潜力进行了探讨,最后联系嘉兴市实际,讨论了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配置和需研究的课题重点。
- 程旺大赵国平王岳钧张国平
- 关键词: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生理生态节水潜力
- 水稻叶片衰老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被引量:8
- 2000年
- 程旺大杨宝平赵国平
- 关键词:水稻叶片衰老超氧化物歧化酶
- 春花茬直播晚稻群体调控技术
- 1999年
- 直播水稻省工、省力、节本、增效,深受农民欢迎。浙江省直播稻1997年已达196.83万亩,1998年达270.45万亩。大量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直播水稻分蘖早,分蘖速度快,单株分蘖特别是低位分蘖相对较多,往往难以控制最高苗峰,成穗率降低,影响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春花茬直播晚稻由于生育期长,无效分蘖期也长,加上分蘖期气温较高,这个问题更显得突出。因此,控制最高苗峰。
- 程旺大赵国平王岳钧
- 关键词:直播晚稻直播水稻成穗率直播稻有效穗数
- 冠层温度在水稻抗旱性基因型筛选中的应用及其测定技术被引量:17
- 2001年
- 本文综述了冠层温度在水稻抗旱性基因型筛选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并介绍了利用红外测温仪测定冠层温度的方法。作物不同基因型之间存在冠层温度的差异 ,并且从理论上讲 ,冠层温度与作物水分利用相关 ,因而把冠层温度用于作物基因型筛选是有价值而且是可行的。利用红外测温仪测定水稻冠层温度是一项非接触性测温法 ,为水稻抗旱性基因型的筛选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非破坏性的技术。
- 程旺大赵国平姚海根张国平
- 关键词:冠层温度红外测温仪抗旱性水稻
- 共生性广谱生物固氮菌剂在红黄壤水稻上的应用效应研究被引量:7
- 2001年
- 将共生性广谱生物固氮菌剂 G肥应用于红黄壤水稻上 ,对水稻的一些生理活性、水稻的衰老、土壤肥力变化、稻米品质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施用 G肥能有效地促进水稻生长 ,稻株出叶速度加快 ,分蘖速度快 ,成穗率提高 ;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 ,根系活力增强 ,尤其是在灌浆成熟期仍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 ,剑叶 SOD、POD等保护酶类活性提高、MDA含量降低 ,对于提高光合速率、争取高产优质是极为有利的。结果还表明 ,施用 G肥与常规栽培比 ,对稻米品质无明显影响。此外 ,施用 G肥可减少氮肥 2 0 % ,改善水稻经济性状 ,提高产量 ,直接经济效益明显 ;施用 G肥可有效缓解偏施氮肥引起的土壤酸化 ,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 。
- 程旺大赵国平姚海根
- 关键词:生物固氮菌肥红黄壤水稻肥效
- 合理配施氮磷钾对直播晚粳稻产量与品质的效应被引量:29
- 2000年
- 采用正交试验 ,研究了氮磷钾的不同配比组合对直播晚粳稻产量与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 :中等施氮水平 ,N∶P2 O5∶K2 O为 1∶0 .1~ 0 .2∶0 .9的效应最佳 ;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 ,磷钾相应增加才能发挥最佳肥效和提高产量、米质。合理配施氮磷钾对米质的效应在于提高整精米率和降低垩白度 ,而对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的影响不大。反映在稻米的综合品质上 。
- 程旺大程方民吴伟陆建贤赵国平张国平
- 关键词:氮磷钾配比
- 水稻和陆稻籽粒灌浆特性的比较被引量:42
- 2002年
- 应用 Richards方程对水作和旱作水稻与陆稻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 ,研究两种稻灌浆特性在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 ,与水作相比 ,水稻旱作穗数和粒重明显降低 ,产量下降 ;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灌浆速率降低 ,活跃灌浆期缩短 ,强势粒和中势粒的起始生长势减弱 ,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延迟 ,强、弱势粒进入灌浆盛期的间距缩短 ,从而影响弱势粒的灌浆 ,强、弱势粒灌浆速率的差异增大 ,最终导致粒重和结实率降低。陆稻旱作与水作相比 ,除活跃灌浆期略有缩短以及强、弱势粒进入灌浆盛期的间隔略有延长外 ,整体上灌浆过程变化不大。与水稻相比 ,陆稻在两种水分条件下灌浆过程和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差异较小 ,表现为籽粒灌浆的起始生长势特别是强、中粒位势的起始生长势低 ,灌浆前、中期灌浆较强 ,强、中势籽粒对同化物的激烈竞争使弱势粒灌浆变差 ,籽粒灌浆期短 ,特别是灌浆后期持续时间短 ,导致结实率和粒重低 ,最终影响产量。旱作条件下 ,水稻与陆稻相比 ,籽粒灌浆速率较小 ,活跃灌浆期较长 ,强。
- 程旺大赵国平张国平姚海根
- 关键词:籽粒灌浆特性水稻陆稻水分管理
- 幺模乘子在函数空间的有界性
- 本文主要研究幺模乘子在Besov型空间上的表现,具体的包括在模空间,α-模空间,非齐次Besov空间和齐次Besov空间上的表现.同时,我们试图回答关于α-模空间一个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即α-模空间能否借由模空间和Bes...
- 赵国平
- 关键词:函数空间等价刻画范数估计
- 水稻旱地育秧对江南早春低温阴雨逆境的抗性
- 1998年
- 3年田间试验资料表明:水稻旱育秧的出苗率和成秧率都比水育秧高;在低温胁迫下,播于旱育苗床的水稻种子存活时间长,具有“土中待晴”的优势;烂秧主要发生在秧苗出土前后和1.1~2.0叶期;受低温胁迫之后出土的秧苗,在一段时间内还会出现死苗现象。在低温期间,旱育秧苗的出叶速度、株高和根系生长都快于水育秧。早粳品种的成秧率明显高于早籼品种。低温累积量,<10℃的天数和<10℃的雨日是造成烂秧的主要因子。由种子发芽率与低温累积量组成的回归模式,能较精确地模拟成秧率。
- 陈志银赵国平唐天明唐天明苗天民
- 关键词:水稻旱育秧成秧率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