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兴胜

作品数:39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历史地理
  • 9篇经济管理
  • 8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国民政府
  • 6篇文化
  • 5篇政治
  • 5篇民营
  • 5篇国民党
  • 4篇动员
  • 4篇乡村
  • 3篇政治动员
  • 3篇中共
  • 3篇乡村研究
  • 3篇民族
  • 3篇民族精神
  • 3篇抗战
  • 3篇国民党政府
  • 3篇国营经济
  • 2篇稻作
  • 2篇战后
  • 2篇战时
  • 2篇知识分子
  • 2篇中国经济

机构

  • 36篇山东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9篇赵兴胜
  • 1篇刘敏

传媒

  • 4篇东岳论丛
  • 3篇安徽史学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近代史研究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2篇文史哲
  • 2篇江海学刊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史学理论研究
  • 2篇民国研究
  • 1篇理论学刊
  • 1篇历史研究
  • 1篇中国农史
  • 1篇大学图书馆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商务周刊
  • 1篇抗日战争研究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济宁学院学报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化改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关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2024年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所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对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文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基本解决了“无处读书”和“无书可读”的问题,设备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也接近国际一流,但也存在组织体系陈旧、服务水平不高、发展不稳定、可持续性低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图书馆文化领域建设特别是体制机制改革的相对滞后。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明晰发展目标与努力方向,致力于构建融民族性、新质性、融合力、凝聚力于一体,具有学术化、数智化和社会化特点的新文化体系,特别是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围绕“学术、学科、学习”开展组织体系改革,提升数字化水平,加强新质馆员队伍建设,构建共创共赢的新生态。
赵兴胜赵兴胜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现代化
公信危机:近现代中国民间资本发展的文化瓶颈
2005年
思想自觉,精神重建;上为国分忧,下取信于民,是民间资本发展的前提条件以政治而言,作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民间资本本应成为生产关系变革的领导阶级和主力军。然而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它们却更多继续着“在商言商”的传统,扮演着“保守分子”和“旁观者”的角色。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时期,工商阶层的罢市和抵制日货,是在学生们“跪地哀求”和工人们的强力压迫下采取的。1927年,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的戛然而止,与以“江浙财团”
赵兴胜
关键词:民间资本发展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政治阶层
技术路径与政治经验:近代以来日本稻作技术在华传播特点述论
2018年
传统时代,中国的稻作技术曾对日本产生深远影响。近代以后,形势逆转,日本作为资本主义强国迅速崛起,转而开始向中国传播先进的稻作技术,且逐渐成为中国引进该类技术的主要源头国。这个转变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具有过程上的曲折性、路径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利益诉求与政策取舍上的多变性与复杂性等特点。从长时段角度看,日本稻作技术在华的持续和大规模传播,根本动力是中国人对现代化事业的追求;同时,其对华技术输出的曲折经历及其经验教训,对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日益紧密和频繁的当下世界,具有特别的镜鉴意义。
赵兴胜史晓玲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全球史
南京航空烈士公墓被引量:1
1993年
在作者们的支持下,我刊开辟“抗日战争纪念地纪念馆”栏目已有6期,发表文章9篇,图片19幅,受到读者欢迎。我们希望各地文物部门,陈列抗日战争史料的纪念馆和抗战史研究者积极为这个栏目撰稿,提供图片资料。
赵兴胜
关键词:公墓纪念馆中国空军紫金山高级将领航空队
1928—1937年的张静江被引量:8
1997年
1928—1937年的张静江赵兴胜(一)张静江,原名人杰,浙江吴兴南浔人,著名的国民党右派分子。1927年积极支持蒋介石的反共活动,“朝夕与总司令商讨清党大计”,是“四·一二”反共事变的主要策划者,被蒋介石称为“革命导师”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负责...
赵兴胜
关键词:蒋介石国民党电厂国民政府
乡村文化研究要兼顾“大小传统”被引量:2
2011年
探索乡村传统文化延续与转型的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整个中国文化特性的重新检讨。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掌握了这个机制,对于正确地把握乡村文化发展规律并因此而确定乡村文化发展政策,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一探索能否取得进展,又取决于对乡村文化特性的正确解读与判定。
赵兴胜
关键词:文化发展规律生存资源文化延续文化特性村落文化村落社会
战后经济转型中的价值分歧与利益之争——以国民政府《国营事业管理法》的制订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关于战后国民政府经济转型失败、经济危机爆发并迅速崩溃的原因,学术界通常强调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军事方面的,如战争对投资能力的削弱与市场秩序的瓦解;二是经济政策方面的,如外汇外贸政策在"严格管制"与"自由开放"间来回颠覆。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转型中的价值分歧、利益之争及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战后《国营事业管理法》的制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法的制订早在抗战胜利之初即已启动,但由于在国营事业的基本价值定位、部门间利益的协调等问题上,争论不休,直至1948年底才完成立法程序。但此时国民政府已经处于政治经济加速解体的过程中,没有了实践与验证的机会,对其经济恢复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赵兴胜
关键词:国民政府
《国营事业管理法》再探讨
2015年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历时三年完成了《国营事业管理法》的制定。该法是近代以来中国政府首次以立法形式对国营事业管理制度做了系统而全面的规范,重新厘定了其经营宗旨,确立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化为原则的经营理念;重新梳理了公私营经济关系,以完善市场秩序为目的,融汇了自由、公平竞争的理念,具有理论上的探索性与制度设计上的前瞻性,是传统国营经济体制近代转型的一次重要尝试。但受各种因素影响,该法在改善国营事业经营管理体制、提升其经济效率方面作用不大,只在1949年后的台湾地区得到施行。
赵兴胜
关键词:国民政府
知识分子与国民政府时代的国营企业
2008年
知识分子在国民政府国营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学理层面,他们阐述了在现代中国发展国营企业的历史合理性,及其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在制度层面,总结了历史教训,研究了国外的经营管理模式,讨论和设计了其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问题。同时,他们还是实践层面上的基本支撑力量,其主导下的国营事业,经营方向与宗旨得到初步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营效率有程度不同的提高,与传统的官营事业有着很大的不同。简言之,知识分子在国营事业领域是"核心"的而不是"边缘"的。
赵兴胜
关键词:知识分子国民政府
抗战时期西方观察家对中共先进性的认识
2021年
如何认识中共的先进性,是个集历史与现实、政治与学术、思想与方法、党内、国内与国际等诸多维度于一体的复杂而重大的问题。抗战时期西方观察家对中共领导层的考察研究为我们解读以上问题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案例。
赵兴胜
关键词:抗战时期领导层中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