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应生

作品数:21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6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4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社会
  • 4篇道德
  • 3篇哲学
  • 3篇社会学
  • 3篇实证
  • 3篇实证方法
  • 3篇文化
  • 3篇民族
  • 3篇兼证
  • 3篇法治
  • 2篇修养
  • 2篇治国
  • 2篇社会学研究
  • 2篇社会学研究方...
  • 2篇民族文化
  • 2篇建构性
  • 2篇法官
  • 2篇法官裁量
  • 2篇法官裁量权
  • 2篇法律

机构

  • 19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1篇贾应生
  • 3篇何青洲
  • 2篇杨志成

传媒

  • 4篇西北师大学报...
  • 4篇甘肃社会科学
  • 2篇人大研究
  • 2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行政与法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天水行政学院...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社会学评论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中国非营利评...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不同宗教对话的共同准则被引量:2
2015年
自古以来,不同宗教之间之所以能够对话,基于不同宗教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的形而上道体依据、共同的人类来源、共同的人性依据和共同的道德伦理需要与共同的精神超越需要等共同性内涵。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不同宗教对话共处的准则包括:宗教信仰自由和非强制性准则,宗教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理性交流与和平对话准则,宗教对话共处的理性与和平的准则,"真理各表,和而不同"的宗教包容准则,不同宗教在相互学习、倾听和完全了解各方教义和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寻求共同性的准则,不同宗教的对话共处不能以各宗教放弃对无上真理的探讨立场为代价的准则,宗教对话的质疑、批评和容异准则,宗教对话共处的非政治化准则,宗教对话共处非民族化的准则,宗教对话依国依法的准则,宗教对话准则贯穿于实际信仰行动之中的准则。
贾应生
关键词:宗教对话
内外兼证: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新视野
2021年
重新审视西方社会学实证主义方法的问题,以及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方法论之争的各自偏向,通过吸纳内在实证方法建立“内外兼证”的社会学方法新视野,是当代社会学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和基本路径。讨论社会学“内外兼证”的新方法论的关键是要更多地关注内在实证方法。
贾应生
关键词:社会学研究方法西方社会学社会学方法当代社会学兼证实证方法
中国传统法的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1998年
中国传统法的精神及其现代意义□贾应生法制社会必须具有一套法律化的规则体系。然而,法的体系从形式上看往往只具有外在规范意义,而要充分实现这种规范意义,就必须有法的精神贯穿于其中。法的精神离不开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性,这体现了法的精神的民族特性。一个...
贾应生
关键词:道德教化修养人民调解制度
社会类型与现代社会的性质被引量:1
2014年
社会类型划分是人类正确认识历史社会和现存社会,积极有效地治理社会的理论前提。围绕人和人的社会存在的价值问题,人类思想史上形成了划分社会类型的精神道德和物质利益两种截然不同标准,并由此形成社会退化论和社会进化论两大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类型说。本文从有序整合的角度,以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为理论分析的逻辑依据,把社会类型划分为自然社会、道德社会和利益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并由此出发分析现代利益社会的实质和困境,最后提出现代人类应当走"反向现代化"道路的初步设想。
贾应生
关键词:自然社会道德社会
内在精神道德与现代文化建设被引量:1
2019年
内在精神道德是文化的内核,社会文化的本义就是引发和培育人的内在精神道德。无论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还是中华文化,都将文化定义在人的内在精神道德性上,而中华文化因其在精神道德建设上更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国家推动性、群体学习修养与传承性、先于法治性等优势,因此能够延续数千年而不断绝。近代西方的现代化转型扭转了文化的这种本义,使文化走向外在化,结果导致了人类精神道德的衰落和社会的普遍失范。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应当回到培养人的意义上来,倡导不离物质条件但不执物质利益的文化理想,重塑道义价值观,将文化建设修养化,坚定地发挥国家促进精神道德文化建设的制度作用,这样才能努力建成以中华文化为立场的现代高层次社会文化。
贾应生
关键词:社会文化文化建设
民族共同性和融合性:解决民族问题的哲学基点被引量:6
2012年
民族关系是人类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理解这一关系首先必须理清民族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别性的问题。共同性是人类各民族的本质属性,差别性是人类各民族的形式属性,在差别性的基础上把握共同性是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第一哲学基点。在民族共同性的认识基础上实现民族融合,是人类各民族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为此,必须正确地对待民族主义理念,实现民族关系和宗教关系的日常宽容,促进各民族共同性和融合性的共识与进程,最终达到全球人类的多样化统一。
贾应生
关键词:民族共同性融合性民族问题
建构的敦煌哲学与敦煌哲学的建构被引量:1
2016年
敦煌哲学是一种建构哲学,这一哲学以敦煌文化为意象进行自身的建构,具体的建构路径表现为敦煌哲学的形而上主旨和一般哲学内涵建构、敦煌哲学的历史文化诠释建构、敦煌哲学的过程建构、敦煌哲学史建构等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共同构成敦煌哲学的学科结构,本文主要探讨前三个层面的建构内容。
贾应生
关键词:建构性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文化多样化被引量:7
2003年
本文探讨了文化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提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只有既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又提倡其统一性,才能促进西部现代化的良性发展.
贾应生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民族文化多样性社会价值
试论和谐立法中的利益衡量
2007年
和谐社会只能建立在法治基础上,和谐立法是法治社会的立法追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变迁,多元利益共生于同一场域共同争夺着稀缺的资源,面对利益冲突,现代立法的利益调控功能日显重要。和谐立法其实质是一个利益识别、利益选择、利益整合的交涉过程,当代我国和谐立法中的利益衡量应当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
贾应生杨志成
从宪政角度看农民弱势群体社会权利保障被引量:4
2007年
农民弱势群体的弱势源于社会权利的贫困。我国农民弱势群体很难获得足够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从宪政角度看,原因在于宪法不能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约束,没有对弱势群体社会权利进行有效的保护,有关农民弱势群体社会权利保障的法律规定不够合理。从宪法的高度保护农民的社会权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弱势地位。
贾应生何青洲
关键词:弱势群体农民人权社会权利宪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