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振起

作品数:20 被引量:82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颌骨
  • 4篇内皮
  • 3篇等离子消融
  • 3篇低温等离子
  • 3篇低温等离子消...
  • 3篇血管瘤
  • 3篇血管内皮瘤
  • 3篇牙源性
  • 3篇牙源性角化囊...
  • 3篇源性
  • 3篇细胞
  • 3篇消融
  • 3篇消融术
  • 3篇囊性
  • 3篇囊性瘤
  • 3篇内皮瘤
  • 3篇口腔
  • 2篇等离子消融术

机构

  • 7篇天津市口腔医...
  • 6篇南开大学
  • 6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市滨海新...

作者

  • 19篇许振起
  • 6篇刘宇
  • 5篇韩荣红
  • 5篇孙树平
  • 4篇赵福运
  • 4篇杜小铭
  • 3篇张建成
  • 3篇龙丽
  • 3篇王衣祥
  • 3篇张伟
  • 2篇张萍
  • 2篇张萍
  • 1篇李盛林
  • 1篇吴美娟
  • 1篇孟娟红
  • 1篇骆泉丰
  • 1篇史平
  • 1篇段明丽
  • 1篇王依祥
  • 1篇张军

传媒

  • 5篇山东医药
  • 3篇现代口腔医学...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全球华人口腔...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腺相关病毒携带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21制备小鼠血管瘤模型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用重组腺相关病毒为载体移植制备血管瘤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构建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o—associated virus,rAAV)介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hVEGF121)基因(rAAV—hVEGF121),并进行滴度测定。取10只小鼠,每只小鼠于左耳背部给以rAAV—VEGF121 1.0×10^11 VG/50μl,右耳背部给以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隔天观察移植处皮肤颜色变化及肿胀情况,术后2、4、6、8、12周取注射处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经酶切鉴定、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测序证实rAAV包装质粒pSNAV—hVEGF121构建成功,经rAAV包装后测定滴度为2×10^15 VG/L。基因移植后2周所有小鼠均可见左耳背部开始发红,之后逐渐形成红色的小包块,12周时小包块面积最大,右耳背部未见变化。病理结果显示2周后移植处组织内新牛血管内皮细胞逐渐增多,8周后内皮细胞排列成血窦样结构,内含红细胞,CD-34染色提示增生细胞主要为血管内皮细胞。结论以重组腺相关病毒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移植裸鼠可以产生稳定有效的血管瘤模型。
许振起王衣祥孟娟红张伟赵福运刘宇
关键词:血管瘤动物模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瘤模型的建立
2009年
刘宇许振起
关键词:血管瘤
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修复各类口腔颌面部缺损时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可能性和实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8年12月共开展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63例,皮瓣最小面积4cm×6cm,最大面积7cm×22cm;修复缺损部位有舌部26例,颊部15例,口底区8例,下颌6例,口咽部3例,上颌2例,软腭2例,面部大面积缺损1例。其中,肌皮瓣55例,分叶皮瓣8例。术中一期削薄48例,其中粗修46例,精修2例。结果: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成活率为98. 4%(62/63)。术后血管危象2例,其中1例抢救成功,失败1例(组织瓣坏死)。削薄皮瓣均无坏死,无大腿皮瓣供区感染。术后患者的面部外形以及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均可接受。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可以很好地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种复杂的缺损。
向旭史平杨立许振起龙丽穆洁张萍张建成沈军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
Avastin治疗小鼠血管内皮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利用血管内皮细胞瘤来源的细胞系EOMA来探讨Avastin治疗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可行性。方法:利用CCK-8试剂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Avastin(0、50、100、200 mg/L)对EOMA细胞增殖的影响。将EOMA细胞移植裸鼠制作动物模型,待肿瘤体积生长至100 mm3左右时,将动物随机分为2组,采取瘤内注射的方式给药,给药组按1 mg/kg体重给予Avastin,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每周给药2次,同时每周测量肿瘤体积及小鼠体重3次。实验结束时将小鼠处死,剥取肿瘤制作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观察Avastin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小鼠处死前,在深度麻醉状态下行心脏穿刺取血收集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外实验显示,Avastin能够抑制EOMA细胞的增殖,不同浓度Avastin的抑制率分别为24.21%、26.26%和34.58%。实验结束时,PBS对照组小鼠的肿瘤体积为(1 860.10±146.96)mm3,而Avastin给药组的肿瘤体积为(681.45±63.01)mm3(P<0.01),提示瘤内注射Avastin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免疫组织化学PCNA染色结果显示,Avastin可以抑制细胞增殖(P<0.05);TUNEL染色提示Avastin可以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增加(P<0.01)。Avastin给药组血清中VEGF的水平为(594.65±118.79)ng/L,明显低于PBS对照组的(802.24±238.41)ng/L(P<0.05)。结论:实验结果提示,Avastin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安全有效的药物,或许可以考虑将其应用于其他血管瘤样病变的治疗。
许振起刘宇王依祥张伟赵福运
关键词:血管内皮瘤抗肿瘤药内皮生长因子内皮血管小鼠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合并舌咬伤1例被引量:2
2013年
患儿男,1岁2个月,因“舌咬伤6h”于2011年8月15日入院.查体:T 38.5℃,R 30次/min,P105次/min.患儿神志清,全身皮肤干燥,粗糙无汗,周身皮肤见多处因创伤遗留疤痕.舌体伤口位于舌前1/3,呈弧形,长约1.8 cm,上覆血痂,深5~8mm,达肌层,无明显活动出血.追问病史,患儿系第1胎,独生子女,足月顺产.母孕期正常,无感染史及放射线接触史,未服用过药物.患儿父母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患儿出生后反复出现高热,甚至伴有惊厥、抽搐,皮肤无汗、皲裂、脱屑,在发热输液时患儿不哭,发现其无痛觉,天津市中医药大学按“夏季热”予以诊治,效果不佳.萌牙后有自残行为,表现为反复咬伤手指、嘴唇,抓破头皮、耳廓及四肢皮肤.血常规:WBC 13.92×109/L,Hb 110g/L.诊断:①舌咬伤;②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患儿入院后,经各项常规术前检查,无绝对手术禁忌证,在插管全麻下行“舌外伤清创缝合术”.患儿家长拒绝行皮肤活检,术后1个月复诊,舌咬伤伤口愈合良好,四肢皮肤见多处新鲜划痕,后失访.
许振起
关键词:无汗症患儿舌咬伤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治疗中的应用
孙树平许振起韩荣红杜小铭
关键词: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消融术
上颌侧切牙牙内陷1例被引量:2
2020年
牙内陷为牙发育时期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增生深入牙乳头而引起的牙齿发育异常。多发生于上颌侧切牙。本文报道1例牙中牙并上颌骨囊肿的病例。通过根管治疗加根尖手术治疗,8个月复查患牙无明显症状,根尖低密度影像减小。
王萌萌尼娜许振起张萍
关键词:颌骨囊肿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新分类诊断和治疗被引量:34
2009年
Vascular birthmarks are the most common disease.The morbidity is about 2.5%,most of the lesions occur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s which accounts for 40%-60% of the total lesions.In 1982,Mulliken and Glowacki proposed a bi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vascular birthmarks on the basis of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and natural history.They defined hemangiomas as vascular tumors with a growth phase,marked b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 and hypercellularity,and an involutional phase.They recognized that many entities referred to as hemangiomas are actually structural malformations of the vasculature,derived from capillaries,veins,lymph vessels,or arteries or from a combination of these sources.The classification was confirmed and issued by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ty(ISSVA) in 1988.Waner and Suen amended the above category in 1995.This paper presents the new classification of vascular birthmarks and the developments in this field in re-cent years,including the pathology,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 therapy.For example,the classification of venular malformation categorized by Waner in 1989;the classification of lymphous malformation by Waner and Suen in 1995;and the treatments according to above classifications.
赵福运高岩吴美娟骆泉丰刘宇许振起
关键词:外科口腔血管瘤血管畸形
源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鳞状细胞癌(5例报道)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源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s,KCOT)的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5例由KCOT发展为SCC的患者病史,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治疗过程、组织病理表现及预后情况。结果 5例患者因KCOT接受治疗,在由KCOT转变为SCC期间,主要为反复肿胀及疼痛,放射透射病变区范围扩大。病理上,所有患者由先前存在的伴有不全角化上皮的多囊性KCOT进展到具有典型病理表现的SCC。5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死亡。结论源于KCOT的SCC虽然罕见,但临床上不能忽视。长期严密观察、常规检查以及连续的影像学检查及活检可能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张军陈瑞杨许振起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恶变
神经新生与恶性肿瘤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1年
恶性肿瘤常侵犯神经,出现局部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传统观点认为肿瘤-神经作用关系为单向,肿瘤细胞沿神经生长,神经被动受侵,即神经周浸润。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中存在新生神经纤维成分,即神经新生,并发现其在肿瘤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新生神经促肿瘤发生可能机制有: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肿瘤细胞增殖、调控肿瘤血管生成、上调癌症相关信号通路等。研究提示抑制神经新生可有效延缓多种肿瘤的发病及进展。肿瘤微环境内神经新生现象的发现为癌症发病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抗神经新生或可成为肿瘤治疗潜在的新靶点。文章围绕恶性肿瘤中新生神经与神经周浸润、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旨在探讨神经周浸润在恶性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以为防治恶性肿瘤提供治疗新思路。
许振起尚建伟
关键词:神经新生恶性肿瘤发病机制治疗靶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