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世刚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脑瘫
  • 7篇痉挛
  • 5篇脑性
  • 5篇脑性瘫
  • 5篇脑性瘫痪
  • 5篇脊神经
  • 5篇后根
  • 4篇切断术
  • 4篇脊神经后根
  • 4篇根切
  • 4篇后根切断
  • 3篇选择性脊神经...
  • 3篇手术
  • 3篇痉挛型
  • 3篇痉挛型脑瘫
  • 3篇脊神经后根切...
  • 3篇后根切断术
  • 2篇选择性脊神经...
  • 2篇运动疗法
  • 2篇少年

机构

  • 1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曹旭
  • 11篇许世刚
  • 11篇徐林
  • 8篇张鹏
  • 4篇俞兴
  • 3篇郑晨颖
  • 2篇穆晓红
  • 2篇李小平
  • 2篇陈江
  • 2篇曲弋
  • 2篇胡炜
  • 1篇周莉
  • 1篇李德魁
  • 1篇徐峰
  • 1篇焦勇
  • 1篇郑大滨
  • 1篇赵子义

传媒

  • 5篇中国骨伤
  • 2篇第八届全国脊...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副髌骨1例报告被引量:1
2006年
许世刚徐林曹旭张鹏郑晨颖
关键词:髌骨股四头肌腱胫骨结节牵引力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612例10年随访研究)
目的以随访方式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解除脑瘫痉挛, 改善功能进行疗效观察。方法自1990年5月始采用 SPR 治疗的5000余例,其中612例得到10年随访。病理类型:痉挛型476例,僵直型41例,混合型95...
徐林俞兴曹旭许世刚
关键词:脑瘫脊神经切断术随访
文献传递
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中肌电监测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在痉挛型脑瘫患者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中的肌电监测技术与标准。方法在89例痉挛型脑瘫患者SPR中,采用50Hz方波电脉冲,分别刺激L3~S1神经后根小束,分别于双侧三角肌、长收肌、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内、外侧头记录自由肌电反应及触发肌电反应,同时观察下肢肌肉痉挛性收缩活动。对肌电反应向对侧、乃至远隔神经支配节段明显扩散的3+级和4+级神经后根小束,及引起下肢或足趾肌肉收缩活动的相对低阈值的神经后根小束进行选择性切断。术后观察下肢肌张力的改善程度,并对下肢感觉、运动及排便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触发肌电反应的出现明显滞后于自由肌电反应,观察自由肌电反应更能及时的判断“异常的”神经小束。89例患儿的372根神经后根被选择性切断,其中324根(83.5%)腰神经后根的出现3+~4+级肌电反应的神经小束被选择性切断;48根(12.9%)神经后根的神经小束根据“相对低阈值”被选择性切断。所有患儿术后下肢肌张力明显降低,未出现明显的下肢感觉、运动及排便功能障碍。结论SPR中,肌电监测所出现的向对侧和(或)远隔节段扩散的持续的肌肉动作电位反应,是判定“异常”神经后根小束并进行选择性切断的有效并可重复的客观标准。
徐峰曹旭赵子义张鹏许世刚徐林
关键词:脑性瘫痪肌电描记术痉挛脊神经根切断术
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评价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52例痉挛型脑瘫SPR术后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男33例(38足),女19例(26足);年龄6~10岁,平均7.8岁。Ashworsh分级:Ⅲ级34例,Ⅳ级18例;踝阵挛阳性者42例。采用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结果:随访1~3年,平均2.6年,痉挛步态明显改善,畸形均无复发。根据足部畸形矫正程度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综合判定:优32例,良14例,差6例。结论: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小儿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穆晓红徐林许世刚曹旭张鹏郑晨颖陈江李小平
关键词:脑性瘫痪胫神经马蹄内翻足
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痉挛型脑瘫屈膝畸形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软组织矫形加用Ilizarov外固定架矫治痉挛型脑瘫屈膝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依据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及其应用技术,按个体化要求,安装Ilizarov外固定架,在外固定架屈侧设置2个铰链关节便于撑开,伸侧设置1个铰链关节便于加压。术后3~5d,待患者腿部疼痛、麻木感减轻后开始屈侧撑开,伸侧加压,每日屈侧延长2mm左右。定期检查克氏针的张力,以免固定松动。每2周摄X线片复查,根据目测观察膝关节矫正角度及X线表现及时修正延长、矫形方案。患者3~6周后膝关节角度就可完全矫正,在过伸10°位置维持3周,即可拆除Ilizarov外固定架,活动膝关节,然后佩戴下肢伸直位支具行走2~3个月。2例因术前合并股骨下段前弓畸形,Ⅱ期实施股骨髁上截骨术矫正。结果:21例36个膝关节,术前屈膝畸形平均(80.61±25.51)°,矫正后屈曲角度平均(8.91±2.39)°。21例,36个关节平均随访5个月,其中32个关节维持牵伸术后的效果,4个关节屈膝畸形部分复发,平均(9.32±7.33)°。结论:正确使用Ilizarov技术矫治痉挛型脑瘫屈膝畸形,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胡炜许世刚曹旭张鹏徐林
关键词:畸形外固定器微创性
颈动脉鞘交感神经网剥离术治疗手足徐动型脑瘫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回顾性总结颈动脉鞘交感神经网剥离术治疗手足徐动型脑瘫的效果,并对其治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自1998年至2006年,对560例手足徐动型脑瘫患者施行了颈动脉鞘交感神经网剥离术,其中男391例,女169例,年龄3~25岁,平均10.7岁。术后1周对患者进行观察评估,术后6个月和1年时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观察评估内容包括头颈部活动、双手协调能力、站立及步态、肌张力、流涎、斜视、眼球运动、语言清晰度等。效果明显者权重值为1分,有改善但不甚满意者权重值为0.5分,无效为0分。结果:术后1年560例患者中308例头颈部活动改善(占55%),403例双手协调能力改善(占72%),229例站立及步态改善(占41%),185例肌张力改善(占33%),252例流涎改善(占45%),174例斜视、眼球运动改善(占31%),251例语言清晰度改善(占45%),310例家长对手术结果总体满意(占55%)。术后6个月有效率高于术后1年。结论:手足徐动型脑瘫患者接受颈动脉鞘交感神经网剥离术治疗后部分患者在手足徐动症状、手指协调能力、肌张力、流涎以及语言发音方面确有改善。其机制可能与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性,脑组织微循环改变及脑潜能神经元激活有关。仍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许世刚徐林曹旭焦勇
关键词:脑性瘫痪动脉外膜外科手术
运动疗法在脑瘫儿童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分析运动疗法在脑瘫儿童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为脑瘫儿童的康复提供可靠方法。方法:2003年9月至2007年4月脑瘫患儿226例,男125例,女101例;年龄3~10岁,平均6.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113例和治疗组113例。治疗组:男66例,女47例;年龄3~8岁,平均(6.5±1.2)岁;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同时辅以运动疗法。对照组:男59例,女54例;年龄3~10岁,平均(6.9±1.5)岁;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两组治疗前后采用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肌张力评分、被动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结果:226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8个月。治疗后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GMFM得分平均(134.29±46.43)分,高于对照组(P<0.05);肌张力评分平均(1.27±0.42)分,优于对照组(P<0.05);关节活动度中踝背屈角度平均(14.2±3.1)°,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在脑瘫儿童SPR术后康复中具有明显效果,有助于减轻痉挛状态、降低肌张力、改善脑瘫儿童的运动功能。
穆晓红徐林许世刚曹旭张鹏郑晨颖周莉李小平陈江
关键词:脑性瘫痪脊神经根切断术运动疗法康复
青少年痉挛型脑瘫合并脊柱滑脱的手术治疗
目的对青少年痉挛型脑瘫有脊柱滑脱倾向或者已经出现滑脱的大龄青少年患者在腰段 SPR 同时有必要行椎弓根钉固定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的探讨。临床资料全组85例,男49例,女36例,年龄14-29 岁,平均16.6岁。术前发现峡...
徐林许世刚曹旭俞兴张鹏曲弋
文献传递
选择性颈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椎体侧块内固定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性瘫引起的上肢痉挛型瘫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采用选择性颈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椎体侧块内固定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性瘫引起的上肢痉挛型瘫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8年4月,采用选择性颈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椎体侧块内固定配合运动疗法对27例上肢痉挛的脑瘫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13~21岁,平均15岁。手术方式为以AXIS8孔钛板依次植入颈椎侧块,在神经刺激仪指导下挑选阈值低神经后根的小束,将其切断并切除1.5cm。术后2周拆线后进行运动疗法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卧位姿势、翻身、坐位、爬行、跪立位及站立位、行走等练习,其中鲍巴斯(Bobath)抑制异常痉挛模式手法贯穿训练的全过程。治疗后对肌张力、运动功能(GMFM)和功能独立性(WeeFIM)进行评分。结果:2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6个月。治疗前后肌张力评分分别为3.30±0.47和1.25±0.44,GMFM评分分别为107.82±55.17和131.28±46.45,WeeFIM评分分别为57.61±25.51和87.91±22.39,治疗后患者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性均有所改善(P<0.01)。结论:选择性颈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椎体侧块内固定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性瘫引起的上肢痉挛型瘫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张鹏胡炜曹旭许世刚李德魁徐林
关键词:肌痉挛脑性瘫痪运动疗法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612例10年随访研究)
目的:以随访方式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解除脑瘫痉挛,改善功能进行疗效观察。方法:自1990年5月始采用SPR治疗的5000余例,其中 612例得到10年随访。病理类型:痉挛型476例,僵直型 41例,混合型9...
徐林俞兴曹旭郑大滨许世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