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射频
  • 7篇心动过速
  • 7篇消融
  • 7篇消蚀
  • 6篇射频消融
  • 6篇射频消蚀
  • 6篇房室
  • 3篇射频消蚀术
  • 3篇室性
  • 3篇室性心动过速
  • 3篇消蚀术
  • 3篇房室结
  • 2篇导管
  • 2篇导管消融
  • 2篇电生理
  • 2篇心房
  • 2篇预激
  • 2篇预激综合征
  • 2篇射频电流
  • 2篇射频消融术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作者

  • 15篇董建增
  • 15篇马长生
  • 15篇胡大一
  • 14篇杨新春
  • 13篇商丽华
  • 12篇刘旭
  • 6篇孙英贤
  • 4篇叶行舟
  • 4篇方全
  • 3篇王乐丰
  • 2篇丁燕生
  • 2篇刘宣力
  • 1篇李毅刚
  • 1篇董建增
  • 1篇董建增
  • 1篇黄德嘉
  • 1篇黄玉
  • 1篇汪师贞
  • 1篇刘旭

传媒

  • 6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心脏起搏与心...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铁道医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年份

  • 1篇1997
  • 7篇1996
  • 6篇1995
  • 1篇199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0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并发症被引量:41
1995年
因行电生理检查和/或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对120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总成功率占99%(1188/1200)。气胸发生率占0.75%(9/1200);误扩张锁骨下动脉占0.08%(1/1200);刺激性咳嗽、咯血占0.16%(2/1200)。结果表明: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虽然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发生率可控制在较低水平。
马长生胡大一杨新春商丽华丁燕生董建增李毅刚刘旭叶行舟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并发症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房室结双径路室房传导特征的探讨被引量:1
1996年
对150例房室结双径路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者心内电生理检查,发现(1)100%病例存在室房传导;(2)50.9%右室S1S1利激可出现文氏阻滞,49.1%病例则直接表现为1:1传导突变到2:1传导;(3)41%病例在室房文氏阻滞或2:1传导发生前V—A值始终恒定不变,余59%病例V—A值延长22±13ms,表现弱的速减传导;(4)在127例次V2后可见H2波的病例中,V2一H2随S1S1缩短而延长,H2一A2在121例次中保持不变,6例延长10~20ms.认为房室结双径路并AVNRT患者室房传导及房室结快径逆传具有其特有的非递减传导或弱递减传导特性。
叶行舟马长生杨新春商丽华董建增胡大一
关键词:房室结双径路心动过速室房传导AVNRT电生理
预激综合征合并三尖瓣下移畸形的射频消蚀(附八例报告)被引量:15
1995年
对8例先天性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右侧房室旁路的患者行射频消蚀,结果显示:尽管该类患者有心脏结构的异常,但消蚀导管的选择、操作方法及过程无特殊之处,总操作时间、x线投照时间以及放电次数也与心脏结构正常的右侧房室旁路相似,成功率高。这一结果证实,射频消蚀为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预激旁路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马长生刘旭胡大一董建增杨新春商丽华李新明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三尖瓣下移畸形射频消融
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蚀治疗被引量:38
1995年
经导管射频消蚀治疗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缺乏大样本评价。该文介绍26例ILVT病人行射频消蚀治疗的经验。26例均为男性,年龄36±11岁。21例在室速发作中行激动标测与消蚀,即在左侧室间隔寻找心室波前有较体表心电图QRS波提前20ms以上的高频、低幅电位或最早心室激动处为消蚀靶点;5例因导管机械刺激终止室速或室速诱发后不能持续而采用起搏标测。26例病人全部一次消蚀成功,平均随访4个月,1例2个月后复发再治成功,无并发症。平均消蚀术时间1.6±1.1小时,X线照射时间26±16分钟,放电次数为4.0±1.8次,放电功率10~30W。成功消蚀靶点全部在间隔后半部分,主要位于间隔中部。结果表明射频消蚀治疗ILVT安全、有效,可作为这类病人的首选治疗。
马长生杨新春胡大一黄德嘉方全商丽华董建增刘旭孙英贤刘宣力王乐丰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性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109例被引量:6
1996年
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109例马长生,孙英贤,胡大一,商丽华,杨新春,董建增,刘旭一、对象与方法对象为本院1991年10月至1995年2月1300例射频电消融术中的老年患者109例,男68例,女41例;年龄60~80岁,平均66.3±7.1...
马长生孙英贤胡大一商丽华杨新春董建增刘旭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上性老年人射频消融
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与体表心电图QRS电轴之间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6
1996年
对射频消蚀治疗成功的37例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病人的室速时心电图QRS电轴与消蚀成功的室速起源部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室速起源部位绝大多数分布在左室中隔部,心动过速时额面QRS电轴范围为-50°~-115°。以额面QRS电轴-76°~-100°判断室速起源部位位于左室后中隔中1/3部,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80.0%。当电轴更偏,小于-100°时,室速起源部位则偏向于心尖部;而电轴大于-76°,电轴左偏程度偏小时,起源部位则偏向于基底部。1例室速起源部位在左室前侧游离壁者,心动过速时电轴为右偏。
杨新春商丽华胡大一马长生董建增刘旭
关键词:心动过速心电描记术QRS电轴射频消蚀术
右侧显性房室旁路射频消蚀术的靶点图特征及其对成功预测的研究被引量:13
1996年
右侧显性房室旁路射频消蚀术的靶点图特征及其对成功预测的研究马长生孙英贤胡大一杨新春高丽华董建增刘旭方全作者对右侧显性房室旁路患者行射频消蚀术成功与失败的靶点电位图进行分析对比,探讨成功靶点电位图特点及其对成功预测价值。病例选择:42例均为1994年1...
马长生孙英贤孙英贤胡大一杨新春董建增董建增刘旭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蚀术房室旁路
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小剂量华法令抗凝溶栓作用评价被引量:48
1996年
我们对31例具有适宜于二尖瓣球囊扩张(PBMV)的瓣膜条件但又合并左心房血栓的患者进行了小剂量华法令(2mg/d)抗凝治疗观察。所有左心房血栓均由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证实和随访,体积最大者3cm×4cm×6cm,最小者1cm×1cm×0.5cm,随访期间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显示:除了3例患者失访外,其余28例均随访到血栓消失,血栓消失的时间在2~12个月之间,85.7%(24/28)的患者血栓消失的时间是6个月以内;PT较服药前部分延长,PTA轻度下降,无出血并发症和过度抗凝征象;对这些患者在血栓消失后成功地进行了PBMV。结果表明对于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小剂量华法令的抗凝溶栓作用安全可靠,药物服用时间以6个月为宜。
马长生刘旭董建增董建增董建增
关键词:华法令溶栓术二尖瓣狭窄左心房血栓
放电过程中房室结改良已经成功的征象被引量:36
1995年
分析经导管射频消蚀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96例资料,全部为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改良房室结时沿三尖瓣环首选希氏束与冠状窦口间距的中点为消蚀靶点,采用时间递增法放电。把持续60秒以上的放电规定为1次放电,共216次。放电过程中有交界性心律或交界性逸搏数量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者,房室结改良成功率为81.8%;无明显交界性心律演变者,房室结改良成功率为18.8%,两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放电过程中交界性心律数量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对房室结改良已经成功的阳性预测值为81.8%,阴性预测值为86.7%。房室结改良总成功率为99.0%。结果表明,放电过程中交界性心律数量逐渐减少或消失是房室结改良已经成功的征象。
马长生董建增杨新春商丽华孙英贤刘旭叶行舟胡大一
关键词:心动过速消蚀术房室结改良射频消蚀术
儿童及未成年人慢传导旁路射频消蚀的特点
1997年
关于缓慢传导房室旁路,多发生在婴儿和儿童。我们在212例儿童及未成年人心动过速射频消蚀中发现6例慢传导旁路,其临床及电生理特点不同于典型持续性交界区心动过速(PJRT),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男、女各3例;年龄7~17(12±3)岁。均因室上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而入院治疗。体表心电图在窦性心律正常而心动过速时呈窄QRS形态,可见逆行P′波。其中5例患儿RP′P′R间期。心动过速病史平均为3.5±2.8(2~7)年。经体检。
马长生杨新春胡大一商丽华董建增刘旭
关键词:射频消蚀儿童心动过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