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朝明
- 作品数:113 被引量:55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年龄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年龄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有关不同年龄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8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包括299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80岁及以上患者的再灌注成功率[OR=0.90,95%CI(0.71,1.14),P=0.378]、颅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OR=1.30,95%CI(0.86,1.94),P=0.212]与其他年龄人群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颅内任意出血事件发生率[OR=1.61,95%CI(1.28,2.04),P<0.001]、术后3个月死亡率[OR=2.14,95%CI(1.73,2.64),P<0.001]更高,术后3个月良好神经功能预后发生率[OR=0.46,95%CI(0.30,0.71),P<0.001]更低。结论当前证据显示,80岁及以上人群虽然经机械取栓治疗可获得有效灌注,但术后不良结局事件发生率更高,预后相对较差。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马涛郭文婷宋丹利陈圆圆邵康梅范祯祯葛朝明
- 关键词:机械取栓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
- 莫旺综合征一例被引量:3
- 2019年
- 莫旺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例患者男性,39岁,伴残留胸腺,临床表现为广泛肌肉颤搐严重失眠、多汗、双小腿疼痛,血清抗接触蛋白相关性蛋白2抗体和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阳性,确诊为莫旺综合征,经免疫治疗后症状改善。
- 胡杰杰葛朝明刘沛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 武国德张旭东李珍花滕庆兰张振昶李鑫郑婷葛朝明李建雄张廷华石正洪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Duralvenoussinusthrombosis,D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变,可危及生命。传统治疗以抗凝、溶栓治疗为主,疗效不确定,死亡率、致残率可达50%。该研究以血...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脑血管病
- 抗NMDAR抗体及MOG抗体双阳性自体免疫性脑炎1例并文献复习
- 2022年
- 1病例资料1.1发病情况患者,男性,19岁,主因“发作性肢体抽搐10 d”于2020年6月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 d在家休息时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双眼球上翻、牙关紧闭、呼之不应,无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等,症状持续5 min左右缓解,当地医院脑电图示慢波改变,头颅及脊椎磁共振成像未见明显异常。
- 何亚玲沈雪阳葛朝明
- 关键词: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腔内肿瘤坏死因子-αIL-6及IL-1β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0
- 2004年
- 高血压脑出血时,炎症反应损伤是出血后神经元继发性损害以及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1].但脑出血后血肿腔炎性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以及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尚少见报道.为此,我们观察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腔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其与神经功能损伤的关系.
- 葛朝明张旭东梁德胜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肿瘤坏死因子-ΑIL-6IL-1Β白细胞介素-6
- Good综合征并发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1例报告被引量:2
- 2020年
- Good 综合征渊Good syndrome, GS冤是一种罕见的合并胸腺瘤的成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典型特征为胸腺瘤、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合并免疫缺陷,多见于成年人,无性别差异,占胸腺瘤患者的10%。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 PML)是一种由JC 多瘤病毒(John Cunningham polyomavirus, JCPy V)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进行性脱髓鞘疾病,好发于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到抑制的人群。本文报告1 例女性GS并发PML 患者,以期提高对PML 及GS 的认识。
- 陈圆圆王浩玥郭文婷邵康梅葛朝明
- 关键词:胸腺瘤免疫缺陷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 不同压力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3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高压氧预处理(HBO-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半暗带氧化应激平衡的调节及对自由基损伤的脑保护作用,选择恰当的预处理压力窗。方法:将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n=8);HBO-PC+MCAO组(n=32)。HBO-PC+MCAO组按不同的HBO-PC压力分为1.5ATA(0.15MPa)组、2.0ATA(0.20MPa)组、2.5ATA(0.25MPa)组和3.0ATA(0.30MPa)组4个亚组,每组8只。按不同治疗压力,每次吸氧1h、隔日1次,共5次,10d完成。最后一次HBO-PC后24h根据Zea-Longa线栓法制作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检测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凋亡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同时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抗氧化酶活力。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不进行HBO/常压氧治疗,10天后处理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中各亚组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数和MDA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总SOD和CAT活动水平均不同程度的增高,与MCAO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预处理亚组GSH-px表达无明显变化,与MCAO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预处理组内比较,上述指标(除GSH-px)在2.0ATA和2.5ATA组间,1.5ATA和3.0ATA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2.0ATA和2.5ATA组比较1.5ATA和3.0AT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BO-PC可能通过上调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半暗带的自由基损伤和神经元凋亡,1.5ATA-3.0ATA间为HBO-PC的安全有效压力,发现2.0ATA和2.5ATA压力下HBO-PC抗自由基损伤能力优于1.5ATA和3.0ATA。
- 蔡宏斌葛朝明张兰芳赵翀翀刘志艳
- 关键词:高压氧脑缺血-再灌注抗氧化酶
- 脑脊液无白细胞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报告
- 2016年
- 患者,男,78岁,因反应迟钝、行走困难伴发作性神志不清半月于2014年10月20日入院。患者半月前出现反应迟钝及行走困难症状,不愿与他人说话,对家人的应答明显减少,进食水少,无法自主行走,主要为卧床状态,未予特殊处理,但患者精神状态及体力在一周内逐渐下降,以至不能坐起,并出现认人出错及发作性神志不清,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头部向右偏转,双眼向右向上偏斜,双下肢伸直,四肢僵硬,伴有口唇发绀,有时伴有小便失禁,
- 翟晓斌蔡宏斌葛朝明
-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脑脊液检查隐球菌病两性霉素
- 体外膜氧合患者脑死亡判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近年来,体外膜氧合(ECMO)已经广泛应用于支持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肺功能衰竭,挽救了许多濒临死亡患者的生命。在我国,ECMO作为稀缺资源仍然是有限的,优化ECMO资源的合理应用是必要的。临床医师需要及时有效地评估该患者人群中的脑死亡以处理脑死亡判定后医疗相关问题。然而,ECMO患者脑死亡判定与常规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精确判断ECMO患者脑死亡的诊断仍然是一个挑战。本文就ECMO患者脑死亡判定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做出以下综述。
- 姚敏邵康梅翟科蓉李勇男葛朝明
-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体外生命支持脑死亡
- 残余胆固醇与更年期妇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背景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作为全身动脉硬粥样化前期表现的重要指标,已有研究证明残余胆固醇(RC)水平升高与CAS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然而,关于RC与更年期妇女CAS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讨RC与更年期妇女CA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参加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项目并完善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的更年期妇女30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人群的一般资料,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参与者的颈动脉内膜特征。根据颈部超声结果结果将受试者分为CAS组和非CAS组,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RC与CAS发病的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RC是否为更年期妇女发生CAS的影响因素。结果CAS组(n=130)更年期妇女年龄、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比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C、脉压水平高于非CAS组(n=177)(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C与FPG、TC呈正相关(r_(s)=0.113、0.280,P<0.05);与LDL-C呈负相关(r_(s)=-0.11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RC水平(OR=1.539,95%CI=1.185~1.999,P=0.001)、高龄(OR=1.059,95%CI=1.003~1.117,P=0.038)、脑卒中和TIA史(OR=1.910,95%CI=1.047~3.485,P=0.035)是更年期妇女CAS发病的危险因素。根据RC中位数将更年期妇女分为高RC组(RC≥0.70 mmol/L,n=155)、低RC组(RC<0.70 mmol/L,n=152),高RC组更年期妇女患有血脂异常比例、CAS比例、腰围、BMI、TG比低RC组高,HDL-C比低RC组低(P<0.05)。结论高RC水平与更年期妇女发生CAS有关,且RC高水平可能是更年期妇女发生CAS的独立危险因素。
- 武会敏武园梅沈雪阳葛朝明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更年期妇女LOGISTIC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