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宝勋
- 作品数:18 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焦作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豫西G层铝土矿分布于古陆边缘的控制因素被引量:12
- 1994年
- 从含铝岩系下伏地层的时代和厚度、铝(粘)土矿的矿石类型及分带性、碎屑岩的分布规律、含铝岩系中Al_2O_3、SiO_2、TiO_2的相关性、铝土矿与红土型风化壳等几个方面,论证了豫西G层铝土矿分布于古陆边缘是由于那里的低山丘陵地貌有利于化学风化作用的送行。
- 李凯琦葛宝勋陈书龙
- 关键词:风化壳铝土矿风化作用
- 登封白坪的本溪组是一个以海退为主的沉积层序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以本溪组与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和岩性组合、本溪组的沉积层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相等资料为依据,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本溪组的环境演化,结果发现,河南登封白坪的本溪组并非长期所认为的简单海进沉积,而是一个以海退为主的沉积层序。
- 李凯琦葛宝勋陈书龙
- 关键词:沉积岩石炭纪
- 平顶山矿区煤矸石特征及综合利用途径被引量:7
- 1993年
- 在查明平顶山矿区煤矸石占地面积、矸石积存量及年排矸量的基础上,作者系统地采集了全矿区井上和井下煤矸石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工业分析、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岩矿鉴定和扫描电镜测定。查明了本矿区煤矸石的成分、矿物及微量元素特征。
- 刘大锰葛宝勋黄志明邓寅生
- 关键词:煤矸石综合利用
- 山西寿阳矿区含煤岩系环境及聚煤特征被引量:6
- 1989年
- 本区太原组和山西组为一套过渡环境的沉积.太原组为有障壁海岸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环境.区内主要煤层的聚煤特征为太原组中的15、9及8号煤层均为层位稳定.厚度较大的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山西组的6号煤层为层位较稳定.厚度有些变化的较稳定部分可系煤系.
- 黄志明张鸿升许建国葛宝勋刘祖发
- 关键词:含煤岩系聚煤特征沉积环境
- 山西寿阳矿区太原组沉积环境与聚煤特点
- 葛宝勋许建国刘祖发
- 关键词:煤系聚煤区沉积环境沉积矿床沉积旋回太原组
- “灰成分端元分析法”及其在聚煤环境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8
- 2000年
- “灰成分端元分析法”是以SiO2 -Al2 O3 、CaO -MgO及Fe2 O3 -SO3 分别作为三角图端元进行聚煤环境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其原理是 :灰成分与煤中矿物质种类与含量具有成因上的相关关系 - -据SiO -Al2 O3 端元特征 ,可以判断介质的总体运动方向 ;由CaO -MgO端元特征 ,可以判断泥炭沼泽受海水影响的程度 ;由Fe2 O3 -SO3 端元特征 ,可以判断聚煤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该方法用于研究河东煤田 10 # 煤的聚煤环境 ,收到了良好效果 ,证明其不失为传统聚煤环境分析方法的一个有益补充。
- 郝吉生葛宝勋谢洪波
- 关键词:聚煤环境河东煤田
- 含煤岩系中震积岩的首次发现及其特征被引量:8
- 1989年
- 一、概述地震是地球,特别是岩石圈的快速震动,是岩层受力快速破裂、错动的结果。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约5×10~6次,其中,大部分为人们不易察觉到的小震。人们能感觉到的地震约5×10~4次,仅占总数的百分之一。从世界地震历史记录来看,七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每年约20次。发生在陆地上的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最近的澜沧耿马地震及苏联亚美尼亚地震等,无不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并可将第四纪全新世的沉积与现代人类文明的产物,
- 葛宝勋刘祖发
- 关键词:含煤岩系中震斜坡带岩石圈
- 平顶山矿区煤矸石的二级分类探讨被引量:7
- 1994年
- 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关键在于能否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本文提出煤矸石的二级分类命名法,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便于实际应用,这将对煤矸石的综合利用起到推动作用。
- 葛宝勋邓寅生刘大锰曹凤彬齐郁国
- 关键词:煤矸石综合利用
- 河南登封白坪铝土矿的古地貌控制被引量:8
- 1992年
- 用趋势面分析法恢复登封白坪G层铝土矿沉积时的古地形;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古地形对含铝岩系厚度、植物分布、钛率以及矿体分布、矿石质量、矿石结构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古隆起控矿的观点。在成矿机理与找矿方法方面也提出了新看法。
- 葛宝勋李凯琦
- 关键词:铝土矿床古地貌学
- 含煤岩系中高岭石泥岩夹矸的开发利用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晋城矿务局王台铺矿三号煤层夹矸泥岩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可塑性、结合性、泥浆性能、坯体性能、耐火度、烧结性能。据此,确认该层泥岩有以下七个用途:聚合氯化铝、铝硅钛合金、岩棉、耐火粘土、提取金属镓、仿花岗岩地板砖和4A分子筛,并较详细地介绍了4A分子筛和仿花岗岩地板砖的开发试验。
- 李凯琦王隆国葛宝勋撖麦生
- 关键词:含煤岩系高岭石泥岩煤矸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