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京京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角膜
  • 3篇碱烧伤
  • 3篇角膜碱烧伤
  • 2篇眼科
  • 2篇烧伤
  • 1篇单眼
  • 1篇凋亡
  • 1篇行路
  • 1篇血清
  • 1篇眼科患者
  • 1篇照射
  • 1篇视力
  • 1篇视力障碍
  • 1篇双眼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抗体
  • 1篇皮质
  • 1篇皮质类固醇
  • 1篇皮质类固醇激...

机构

  • 6篇山西省眼科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辐射防护...

作者

  • 6篇葛京京
  • 4篇李冰
  • 3篇杨纪忠
  • 3篇冯克孝
  • 3篇郑晓汾
  • 1篇李晋春
  • 1篇史静华
  • 1篇贾丁
  • 1篇潘书华
  • 1篇赖积香
  • 1篇王效武
  • 1篇贾亚丁
  • 1篇赵佳慧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紫外线光损伤角膜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研究不同波长紫外线照射所致兔角膜光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分别用265nm和300nm紫外线照射8只白色家兔角膜,分别在24h和76h后取角膜进行光镜、透射电镜检查和应用TUNEL技术进行DNA断端标记。结果265nm紫外线照射24h和76h后,TUNEL阳性染色仅见于上皮细胞层,300nm照射24h后,TUNEL阳性染色见于上皮细胞和基质层角膜细胞,透射电镜也证实了典型的凋亡现象,表现为细胞皱缩,染色质浓缩成团块,聚集于核膜,凋亡小体形成。未发现明显的炎性反应。结论细胞凋亡是紫外线照射后角膜细胞死亡的发生机制。300nm比265nm紫外线照射引起更广泛角膜基质损伤。
李冰李晋春王效武史静华葛京京赵佳慧赖积香
关键词:细胞凋亡紫外线照射角膜
RGP矫正近视性屈光参差重建立体视探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比较屈光参差患者戴用框架镜和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后的立体视功能差异,并探索其形成原因。方法对56例屈光参差患者戴框架镜、RGP、及RGP一个月后分别用Worth四点灯测定看远的融合,用Random-dot立体图测定视近的融合及立体视功能。结果戴RGP及戴RGP一月后的融合和立体视均较戴框架镜有明显的提高,且戴RGP一月后融合较初戴RGP有所改善,立体视也逐步恢复正常。结论戴用RGP可使屈光参差患者获得清晰视力的同时,还可减少不等像视,促进融合,使多数患者获得良好的立体视觉,为屈光参差患者视力矫正的理想选择。
贾丁葛京京贾亚丁
关键词:屈光参差立体视接触镜
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通过动物角膜碱烧伤模型,观察烧伤后不同时期及烧伤后用激素治疗其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及组织病理的变化。方法新西兰白兔16只制做单眼角膜中央部中度碱烧伤模型并随机分为2组,烧伤组、激素治疗组(烧伤后口服强的松10mg 8wk)。制备正常及碱烧伤角膜蛋白提取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每组兔不同时期血清抗角膜变性蛋白抗体水平,并取不同时期的角膜做光镜观察。结果角膜碱烧伤后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2wk时升高明显、5~6wk达高峰,之后下降。激素治疗后抗体水平总体下降,但2wk仍有升高、4wk达高峰、5wk急剧下降、8wk时明显低于烧伤前水平。大体观察及光镜结果显示:激素组与烧伤组比较,上皮愈合好、基质纤维排列整齐、炎症细胞浸润轻、新生血管少。结论激素治疗角膜碱烧伤可在相当程度上阻断机体体液免疫反应过程。
郑晓汾李冰冯克孝杨纪忠葛京京
关键词:全身用药皮质类固醇激素角膜碱烧伤
兔角膜碱烧伤后不同时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通过动物角膜碱烧伤模型,观察烧伤后不同时期角膜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方法:新西兰白兔36只,制作角膜中央部中度碱烧伤模型并依据取材时间完全随机分为12组:分别于烧伤后1,2,3,5,7d;2,3,4,5,6,7,8wk取材,做光镜、电镜观察。结果:角膜碱烧伤后1wk内上皮即修复,但2~3wk再次脱落,炎症细胞2wk后开始浸润,中期PMN较多,晚期淋巴细胞较多。结论:角膜碱烧伤后碱性物质的直接损害,MMP,及免疫反应均参与了对角膜的损害。
郑晓汾冯克孝李冰杨纪忠葛京京
关键词:碱烧伤组织病理学角膜组织眼科
板层角膜移植时间对角膜碱烧伤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影响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通过动物角膜碱烧伤模型 ,观察烧伤后不同时期和烧伤后不同时间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的新西兰白兔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与组织病理的变化。方法 新西兰白兔 2 0只 ,制作单侧眼角膜中央部中度碱烧伤模型并完全随机分为 5组 :烧伤组、早期移植组两组 (即 3d移植组、7d移植组 )、中晚期移植组两组 (即 2周移植组、5周移植组 )。制备正常及碱烧伤角膜蛋白提取液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每组兔不同时期血清抗角膜变性蛋白抗体水平 ,并取不同时期的角膜做光镜、电镜观察。结果 角膜碱烧伤后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2周时升高明显 ,5~ 6周达高峰 ,之后下降 ,8周时再次烧伤对侧眼角膜 ,抗体生成明显。早期移植组抗体升高不显著 ,而中晚期移植组抗体变化趋势与烧伤组基本相似。光、电镜结果显示 :移植组与烧伤组比较 ,上皮愈合好 ,基质纤维排列整齐 ,炎细胞浸润轻 ,新生血管少 ;早期移植组比晚期移植组恢复更好。结论 早期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碱烧伤可阻断机体针对碱烧伤后角膜变性蛋白的体液免疫反应过程。
郑晓汾冯克孝李冰杨纪忠葛京京
关键词:板层角膜移植角膜碱烧伤血清特异性抗体
眼科患者的行路护理被引量:1
2004年
潘书华葛京京
关键词:眼科患者临床护理实践双眼视力障碍单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