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素杰

作品数:21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大豆
  • 11篇疫霉
  • 11篇大豆疫霉
  • 10篇疫霉根腐病
  • 10篇根腐
  • 10篇根腐病
  • 10篇大豆疫霉根腐...
  • 5篇根腐病菌
  • 5篇病菌
  • 5篇大豆疫霉根腐...
  • 4篇野生
  • 4篇野生大豆
  • 4篇生大豆
  • 4篇大豆接种
  • 4篇大豆品种
  • 3篇毒素
  • 3篇多酚
  • 3篇抗性
  • 3篇基因
  • 2篇疫霉菌

机构

  • 15篇东北农业大学
  • 13篇黑龙江省农业...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淮海工学院
  • 2篇双辽市农业局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1篇范素杰
  • 16篇张淑珍
  • 16篇徐鹏飞
  • 12篇吴俊江
  • 12篇李文滨
  • 9篇王欣
  • 8篇姜良宇
  • 7篇王金生
  • 6篇李宁辉
  • 4篇陈晨
  • 3篇张君
  • 3篇王萍
  • 3篇王铎
  • 3篇靳立梅
  • 3篇韩笑
  • 2篇姚丹
  • 2篇张小明
  • 2篇王丕武
  • 2篇吴晗
  • 2篇张力

传媒

  • 9篇大豆科学
  • 5篇作物杂志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菌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大豆不同组织中总多酚含量的影响
2014年
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总多酚的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 7 mg·mL-1)处理后,抗病品种根、茎和叶中总多酚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升高;而感病品种在整个病程中虽然在某些阶段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他阶段总多酚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说明适宜浓度的大豆疫霉菌毒素可以起到激发子作用。
程莹鑫梁吉利刘庆莉董利东李文滨范素杰徐鹏飞张淑珍
关键词:大豆大豆疫霉根腐病毒素总多酚
P-loop,Bet v 1结构域的缺失及突变对GmPR10和Gly m 4l抑制大豆疫霉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引起的危害大豆生长的严重病害。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具有P-loop结构域的GmPR10(Gene Bank accession no.FJ960440)和具有P-loop、Bet v1结构域的Gly m 4l(Gene Bank accession no.HQ913577.1)抑制大豆疫霉菌生长,并且过表达GmPR10和Gly m 4l的转基因大豆植株可以提高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为研究GmPR10和Gly m 4l抑菌机理,本研究利用点突变技术,获得了GmPR10的P-loop结构域突变体(Gly48/Thr48和Gly^51/Arg^51)、Gly m 4l的P-loop结构域突变体(Gly^49/Ile^49和Lys^55/Pro^55)、GmPR10和Gly m 4l的P-loop结构域以及Gly m 4l的Bet v1结构域缺失突变体,并纯化回收相应突变体蛋白,进行体外抑制大豆疫霉菌试验。结果表明,突变或缺失P-loop,Bet v1结构域的GmPR10和Gly m 4l失去了抑制大豆疫霉菌(Race 1)生长的能力,说明P-loop、Bet v 1结构域对GmPR10和Gly m 4l行使抑菌功能至关重要。
方馨范素杰范素杰宋波宋波刘珊珊吴俊江张淑珍
关键词:大豆疫霉菌
大豆CHR2-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大豆遗传转化
2022年
大豆异黄酮是有助于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大豆查尔酮还原酶(chalcone reductase, CHR)基因是控制大豆异黄酮主要组分大豆苷元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为拓宽大豆CHR研究范围,促进异黄酮代谢机理研究,进而推进大豆品种改良,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大豆CHR2-1基因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且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CHR2-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东农50受体大豆基因组中,PCR筛选鉴定获得大豆转化植株。结果表明:GmCHR2-1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非分泌型蛋白,可能在细胞质中发挥主要功能,属于非跨膜类蛋白并不在细胞中发生迁移;该蛋白存在22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其中苏氨酸(Thr)4个、丝氨酸(Ser)18个;该蛋白由α-螺旋(40.63%)、延伸链(14.29%)、β-转角(4.13%)和无规则卷曲(40.95%)4个部分组成。PCR鉴定表明,转化植株基因组包含草丁膦抗性基因Bar、终止子NOS和启动子35S位点,初步确定已将GmCHR2-1转入到东农50大豆品种基因组中,并获得T;阳性植株转化苗12株。
崔慧敏曲硕万金璐范素杰李素芳王丕武张卓
关键词:大豆生物信息学分析
大豆品种绥农10抗疫霉根腐病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的SSR标记被引量:8
2010年
用子叶法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1号生理小种,分析抗病亲本绥农10和感病寄主Williams的杂交F1、F2、F3的抗病性。结果表明,F1单株均表现为抗病;F2群体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1;由F2感病单株衍生出的F3株系均表现感病,F2抗病单株衍生出的F3株系抗感分离株系比值符合1∶2;说明绥农10中对大豆疫霉根腐病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受1对单显性基因控制,将该抗病基因拟名为RpsSN10。用500对大豆SSR引物和124株绥农10/Wil-liamsF2分离群体对RpsSN10基因进行定位,将RpsSN10基因定位在F连锁群上,其中标记Satt423和Satt149与RpsSN10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9.8cM和11.2cM,并分别位于目的基因的两侧。
于安亮徐鹏飞王金生张淑珍吴俊江李文滨陈维元李宁辉范素杰王欣姜良宇
关键词:大豆大豆疫霉根腐病SSR标记抗性遗传抗病基因
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菌后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被引量:5
2015年
对抗感不同的野生大豆接种疫霉菌后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接种疫霉菌之前,抗感野生大豆的木质素含量平均值无明显差异;在接种疫霉菌之后,抗病野生大豆茎中木质素含量在病程的大部分时期高于对照,且在病程前期比感病野生大豆增幅大;在病程的大部分时期,抗感野生大豆叶中木质素的含量低于对照。
方东鹏靳立梅董利东姜良宇李文滨范素杰徐鹏飞张淑珍
关键词:大豆疫霉根腐病野生大豆木质素
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被引量:8
2013年
对大豆疫霉菌胁迫下抗感不同野生大豆根、茎、叶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抗病野生大豆接种后叶中POD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高于感病野生大豆,同时高于未接种植株;而根和茎中的POD酶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有所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
程鹏徐鹏飞范素杰靳立梅吴俊江王金生张淑珍
关键词:大豆疫霉根腐病野生大豆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不同大豆品种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6
2010年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世界范围的毁灭性病害,毒素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 mg.mL-1)处理后,抗病大豆品种根、茎和叶中POD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都有升高,并且根中比茎叶中的POD反应更敏感;感病品种虽然在某些病程阶段POD活性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它阶段POD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而浓度相对较高的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 mg.mL-1)处理后抗感品种根、茎和叶中POD活性的变化较稀释100倍浓度毒素幅度小。
陈晨徐鹏飞张淑珍王萍吴俊江李宁辉范素杰王欣李文滨
关键词:大豆大豆疫霉根腐病毒素过氧化物酶
大豆品种合丰25体细胞胚发生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2011年
为优化大豆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的条件,提高大豆遗传转化的效率,本研究选用大豆品种合丰25为试验材料,针对影响体细胞胚诱导的3个关键因素pH值、2,4-D浓度及光照条件进行体细胞胚发生频率的研究。结果表明:pH值、2,4-D浓度、光照条件这3种因素的不同处理对体细胞胚的诱导影响显著,其幼胚的发生频率最高为70.70%、最低为3.70%。当pH值为7.0、2,4-D浓度为20mg/L,黑暗培养最有利于合丰25体细胞胚的诱导,其胚的发生频率为70.70%,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李宁辉徐鹏飞范素杰吴俊江李文滨王萍王欣姜良宇王金生张淑珍
关键词:体细胞胚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优化与测定被引量:1
2018年
试验优化了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实验室提取、测定异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标准体系。优化后建立的提取条件为:脱脂大豆样品粉末,加入体积浓度为80%的色谱级甲醇10 mL,室温下放置2 h,置于超声功率200 W条件下80℃水浴12 h,12 000 r·min^(-1)离心15 min,取上清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待测液4℃保存。优化后的HPLC法:流动相选择甲醇-水(体积比30∶70),柱温设置40℃,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 mL·min^(-1),进样体积10μL,进样时间26 min,采用峰面积法计算。结果表明:优化的HPLC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效率高、精度高,可为实验室内高效提取大豆异黄酮提供技术参考。
李雪莹王铎范素杰韩笑姚丹张大瑜卢敏张君
关键词:大豆提取物大豆异黄酮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种质资源对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评价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用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分离到的大豆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对292份栽培大豆材料(其中农家品种153份、其它大豆栽培品种139份)和236份野生大豆材料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栽培大豆资源抗病80份,占27.4%,中间类型93份,占31.8%,感病119份,占40.8%。153份农家品种中,抗病的有49份,占农家品种的32.0%,表明农家大豆品种资源抗性比例较高。野生大豆资源中抗病的有49份,占20.8%;中间类型55份,占23.3%;感病132份,占55.9%。鉴定的这些高抗资源可为我国大豆抗疫霉根腐病育种奠定基础。
徐鹏飞吴俊江范素杰陈晨李宁辉王金生李文滨张淑珍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