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沐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肿瘤
  • 3篇肿瘤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3篇MUSASH...
  • 2篇血清
  • 2篇无血清
  • 2篇腺癌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化疗
  • 2篇基因
  • 2篇癌细胞
  • 2篇SW480细...
  • 2篇肠癌
  • 1篇凋亡
  • 1篇悬浮法
  • 1篇血清培养
  • 1篇药物
  • 1篇胰腺

机构

  • 6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市第二医...

作者

  • 9篇苏沐
  • 3篇姜藻
  • 2篇陈慧娟
  • 2篇张全安
  • 2篇江琳琳
  • 2篇张全安
  • 1篇费正华
  • 1篇顾晓怡
  • 1篇朱惠平
  • 1篇张全安
  • 1篇刘飞
  • 1篇任雪萍

传媒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无血清悬浮法筛选人结肠癌干细胞样亚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无血清培养基(SFM)悬浮法培养人结肠癌细胞,筛选和鉴定人结肠癌细胞中肿瘤干细胞相关亚群,并对其进行干预。方法取新鲜的结肠癌肿瘤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分离获得的原代结肠癌细胞在SFM中形成肿瘤干细胞球,而在含血清培养基(SSM)中则为贴壁生长。用5-氟尿嘧啶(5-Fu)对筛选获得的肿瘤干细胞球进行干预,检测侧群细胞(SP)比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正常肠道干细胞标记物Musashi-1表达及结肠癌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CD133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获得的人结肠癌细胞能够在SFM中存活、增殖并形成肿瘤干细胞球,肿瘤干细胞球的SP细胞含量高、克隆形成率高,且Mushashi-1及CD133的表达均较高,5-Fu对其抑制率较低。经5-Fu干预后,结肠癌肿瘤干细胞球中SP细胞比例增加、Musashi-1及CD133表达增加,克隆形成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SFM的培养法可从人结肠癌细胞中分离获得极少量肿瘤干细胞球,5-Fu干预可再次富集该细胞亚群中的肿瘤干细胞。
苏沐张全安
关键词:结肠癌MUSASHI-1CD133
影响SW480细胞中肠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Musashi-1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肠道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Musashi-1在SW480结直肠癌细胞株中表达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其中的机制。 方法:MTT法研究5-FU、奥沙利铂及顺铂对sW480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技术...
苏沐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SW480细胞
文献传递
无血清培养联合化疗药物对人结肠癌干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对无血清培养下的人结肠癌肿瘤干细胞球进行干预的情况。方法取新鲜的人结肠癌肿瘤组织,分离获得原代人结肠癌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SFM)中形成肿瘤干细胞球。用氟尿嘧啶(5-Fu)、伊立替康(CPT-11)、奥沙利铂(L-OHP)和培美曲塞干预原代人结肠癌细胞后,将其置于SFM中培养1周,观察肿瘤干细胞球的形成,检测侧群细胞(SP)比例、结肠癌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CD133的表达及正常肠道干细胞标记物Musash-i 1表达。结果与对照相比,经5-Fu、CPT-11、L-OHP及培美曲塞干预后的原代人结肠癌细胞,在SFM中的肿瘤干细胞球形成率得到提高,SP细胞比例增加,Mushash-i 1及CD133表达增强。结论化疗药物联合无血清培养可能成为富集人结肠癌干细胞的方法之一,为进一步研究人结肠癌干细胞奠定基础。
苏沐张全安
关键词:结肠癌肿瘤干细胞无血清培养
EGFR靶向治疗的新观点及发展趋势被引量:2
2006年
苏沐姜藻
关键词:EGFR靶向治疗肿瘤
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放疗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以及不同剂量放射治疗作用于PC-3细胞,使用MTT法检测姜黄素毒性及放疗敏感性,克隆形成实验研究姜黄素对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姜黄素(浓度30μmol/L)联合放疗作用PC-3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姜黄素可降低放疗后PC-3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放疗增敏作用明显。姜黄素联合放疗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增强,且可将细胞周期阻滞在辐射敏感时相G2/M期。结论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毒性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姜黄素可提高PC-3细胞放疗敏感性,可能与其引起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朱惠平张全安苏沐
关键词:姜黄素凋亡敏感性
3,4-二氯异香豆素对胃癌细胞Smad1和PTEN基因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3,4-二氯异香豆素(DCI)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Smad1及PTEN基因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DCI、5-FU单药及联合干预后BGC-823细胞的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分布状况,RT-PCR法检测Smad1和PTEN基因表达。结果:75μmol.L-1DCI干预24 h后,细胞生存率为(84.0±9.60)%,750μmol.L-1DCI作用72 h后,细胞生存率仅有(20.3±9.7)%;同时,当DCI浓度从150μmol.L-1上升至600μmol.L?1时,细胞凋亡率相应地从15.0%增加至27.8%;DCI可以增强5-FU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DCI浓度依赖性地上调Smad1和PTEN基因表达(P<0.05),当DCI浓度从150μmol.L-1上升至600μmol.L-1时,Smad1和PTEN基因分别从上调19.45%、6.16%升至上调72.85%、48.46%。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DCI可能通过干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减少Smad1降解、增加PTEN表达,产生抗肿瘤效应。
刘飞姜藻顾晓怡费正华苏沐任雪萍
关键词:胃癌细胞SMAD1PTEN
老年晚期肺癌三线化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三线化疗的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接受三线化疗的42例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其中22例采用多西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培美曲塞单药化疗,另20例采用含铂联合两药,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16.7%,临床获益率为31%,单药化疗组总有效率为13.6%,临床获益率为22.7%,含铂联合化疗组总有效率为20%,临床获益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过程中毒副反应主要为脊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其次为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伤,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因不良反应而导致的死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晚期NSCLC三线化疗的临床疗效适中,化疗不良反应可耐受,若患者体力评分较好可采用两药联合化疗,使用两药的疗效优于单药。
陈慧娟张全安苏沐江琳琳
关键词: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5-FU对SW480细胞Musashi-1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的作用与Musashi-1基因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5-FU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侧群(SP)细胞和CD34+CD44+细胞比例,RT-PCR半定量检测Musashi-1基因表达。结果:5-FU作用于SW480细胞24、48、72 h的半数抑制率依次为32.12、16.2和6.8 mg.L-1,SP细胞比例、CD34+CD44+细胞以及Musashi-1 mRNA表达在5-FU作用后均增加。结论:正常肠道干细胞标记物Musashi-1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干细胞样肿瘤细胞特异性标记,CD34、CD44可能具有类似的潜力。
苏沐姜藻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5-氟尿嘧啶
28例胰腺重复癌的临床特点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合并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3例胰腺癌患者中28例胰腺重复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有同时性重复癌11例,以胃癌、胆囊癌、胆管癌、胃肠间质瘤等为主。异时性重复癌17例。异时性重复癌1年、2年、3年生存率好于同时性重复癌(P<0.05)。28例胰腺重复癌中共合并其他器官原发癌36个部位,其中胃癌、结直肠癌最多见,分别为19.4%、11.1%。结论临床上应注重胰腺重复癌的可能,胰腺重复癌的预后主要受胰腺原发癌的影响。
陈慧娟张全安苏沐江琳琳
关键词:胰腺癌重复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