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俊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耐药
  • 3篇基因
  • 2篇新唐书
  • 2篇应激
  • 2篇宰相
  • 2篇世系
  • 2篇热应激
  • 2篇耐药基因
  • 2篇耐药性
  • 2篇鸡场
  • 2篇多重耐药
  • 2篇杆菌
  • 2篇《新唐书·宰...
  • 2篇大肠杆菌
  • 1篇蛋鸡
  • 1篇蛋鸡场
  • 1篇蛋形
  • 1篇养鸡
  • 1篇养殖场
  • 1篇药物

机构

  • 8篇西南大学

作者

  • 8篇胡俊
  • 5篇魏述永
  • 1篇周杰
  • 1篇吴俊伟

传媒

  • 2篇家禽科学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兽医导刊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可转移黏菌素耐药基因mcr:控制革兰阴性菌感染“最后一道防线”的严峻挑战
2023年
可转移黏菌素耐药基因(mobile colistin resistance,mcr)于2016年由中国学者首次报道,随后陆续在全球50余个国家及20余种宿主细菌中检测到10类43个突变体,其编码蛋白MCR具有2个保守的结构域和相似的预测蛋白结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32%~82.93%。研究发现,mcr可随宿主细菌在动物、人类和环境中广泛传播,严重降低了黏菌素这一控制兽医临床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最后一道防线”的治疗效果及使用价值。mcr的全球传播可能基于其复杂的遗传背景,目前共发现14种阳性质粒,其水平转移也与插入序列ISApl1等众多可移动遗传元件有关。mcr在不同菌株甚至菌属间的传播已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如何防控其传播尚需进一步关注。
胡俊丁帅帅魏述永
关键词:MCR同源性分子特征
免疫增强中药及经典方剂概述被引量:1
2021年
由于抗病毒化疗药物在兽医临床被全面禁用,中兽药对于畜禽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作用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本文对免疫增强中药及方剂进行总结,为这些药物在兽医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高蔚胡俊魏述永李云
关键词:中药免疫
重庆地区畜禽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变化分析
2024年
【目的】对比重庆地区近10年来畜禽源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部分可水平转移耐药基因阳性率的变化趋势,为该地区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科学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重庆市12个区县的13个养殖场采集畜禽粪便样本,经细菌分离纯化后共获得157株大肠杆菌(2007—2008年76株,2020年81株),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检测受试大肠杆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检测39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中的17种可水平转移耐药基因,利用MLST分型和系统进化分群探析其分子进化关系,并根据耐药谱对9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重庆地区畜禽源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率由2007—2008年的96.05%降至2020年的75.31%,对四环素类(土霉素和米诺环素)、酰胺醇类(氟苯尼考)、氟喹诺酮类(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由13.16%~85.53%降至0~45.68%,耐药谱以五重~六重为主转变为以二重~四重为主。相对于2007—2008年分离菌株,2020年分离菌株对磺胺类(sul1)、β-内酰胺类(bla_(TEM))、氨基糖苷类[aadA1和aph(3')-Ia]和多肽类(mcr-1)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但对酰胺醇类(floR)和喹诺酮类(qnrS)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选取的39株受试大肠杆菌存在29种ST型,其中3种为新发现的ST型,分别是ST12677、ST12678和ST12679;系统进化分群分布相似,可分为A群、B1群和D群。受试大肠杆菌检出可水平转移耐药基因的个数和种类较丰富,其中,2007—2008年分离菌株检出10~14个(4~7类)可水平转移耐药基因,2020年分离菌株检出9~18个(6~10类)可水平转移耐药基因。【结论】重庆地区畜禽源大肠杆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下降,多重耐药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部分菌株仍携带大量可水平转移耐药基因,因此其水平传播方式及控制措施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周杰牟航王舒博胡俊高蔚吴俊伟魏述永
关键词:大肠杆菌抗菌药物多重耐药性耐药基因
养殖场不同来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细菌长期暴露于抗菌药物可导致对其耐药。随着抗菌药的泛用、滥用,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不断出现,这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沉重负担,而且严重威胁动物和人类健康。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十分复杂,且在药物选择性压力下迅速进化,加之耐药...
胡俊
关键词:大肠杆菌耐药性MLST基因组测序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校补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简称《世系表》)是二十四史中唯一记录帝室王族以外谱系的巨表,共收入唐代宰相三百六十九人,凡九十八姓的世系。南北朝以来直至唐末的世家大族,基本上在表中反映出来。其中许多人物及其字号、官爵是两《唐书》...
胡俊
关键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唐代墓志校补
文献传递
蛋鸡场热应激的综合防控措施被引量:1
2020年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气温年年攀升,现代养鸡业集约化生产不断加快,夏季蛋鸡热应激时常发生,给养鸡业带来严重影响[1]。由于蛋鸡具有羽毛丰富、体温高、代谢旺盛且皮肤无汗腺等生理特点,在高温环境下反应较敏感且耐受力变差,主要通过呼吸、饮水和排泄等方式散热[2],当鸡舍温度高于机体可调节温度时,蛋鸡呼吸频率加快,采食量减少,蛋形变小,蛋壳变薄变脆,产蛋率大大下降[3]。
魏述锋胡俊魏述永
关键词:鸡舍温度热应激蛋形耐受力夏季气温
肉鸡场热应激的综合防控措施
2020年
现代集约化养鸡模式主要采用“大规模、大群体”的养殖方式,夏季高温、高湿,肉鸡密集度高,由于鸡羽毛丰富、缺少汗腺,皮肤蒸发散热能力有限,导致机体产热多、散热少,体内积热,体温调节紊乱出现热应激[1]。在热应激的状态下,鸡群生理功能严重紊乱,生产性能降低,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出现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另外高温还可导致类PSE肉产生,使宰后肌肉脂肪过氧化、蛋白质变性,肉色、肉质、系水力等指标发生改变[2],严重影响肉鸡质量,给现代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是目前养鸡业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因此,在夏季防止肉鸡群出现热应激是重点防控工作。
刘世东胡俊魏述永
关键词:集约化养鸡热应激蒸发散热肉鸡场肉鸡群系水力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校補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簡稱《世系表》)是二十四史中唯一記錄帝室王族以外譜系的巨表,共收入唐代宰相三百六十九人,凡九十八姓的世系。南北朝以來直至唐末的世家大族,基本上在表中反映出來。其中許多人物及其字號、官爵是兩《唐書》...
胡俊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