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水清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玉米
  • 4篇甜玉米
  • 3篇不育
  • 2篇性状
  • 2篇栽培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夏玉米
  • 2篇胞质效应
  • 2篇不育胞质
  • 1篇淀粉
  • 1篇淀粉含量
  • 1篇洞庭湖
  • 1篇洞庭湖区
  • 1篇多熟
  • 1篇多熟制
  • 1篇性状分析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系

机构

  • 12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罗水清
  • 8篇罗红兵
  • 3篇陈平平
  • 3篇屠乃美
  • 2篇黄璜
  • 2篇赵宇
  • 2篇张同科
  • 2篇陈婷婷
  • 1篇张海清
  • 1篇廖晓兰
  • 1篇张桂莲
  • 1篇肖层林
  • 1篇易镇邪
  • 1篇周文新
  • 1篇陈灿
  • 1篇袁名安
  • 1篇傅志强
  • 1篇李静怡
  • 1篇郑华斌
  • 1篇刘雄伦

传媒

  • 3篇作物研究
  • 2篇玉米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3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湘农甜玉2号’可溶性糖变化规律及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为确定甜玉米的最佳食用期和收获期及其收获产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湘农甜玉2号的正常胞质和不育胞质两种类型的甜玉米为材料,分析了甜玉米籽粒在授粉后不同天数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型湘农甜玉2号和湘农甜玉2号籽粒在授粉后22 d左右时,可溶性糖含量均达到了最大值139.0 mg/g和140.7 mg/g,此时可作为它们的最佳食用期。在授粉后有效积温为394℃、第28天时可进行甜玉米的采收。根据产量和农艺性状等的相关分析得出,两种类型的甜玉米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S型湘农甜玉2号和湘农甜玉2号净穗产量分别为10 694.4、10 277.8 kg/hm^2,两种类型的甜玉米均可用于实际生产。
陈婷婷孙姣辉张同科贺晟阳赵宇罗红兵罗水清
关键词:甜玉米可溶性糖农艺性状
农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方法的思考被引量:3
2011年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突出问题。本文对我国目前农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从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型导师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方面,对农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培养和提高农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
张桂莲肖层林张海清谢爱军罗水清
关键词:农学类研究生产学研结合
玉米新品种湘彩糯玉2号生态适应性及制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湘彩糯玉2号是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用糯玉米自选系N03作母本,糯玉米自选系Z01作父本于2001年育成的彩色糯玉米单交种。2002~2007年在各级试验中均表现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株高较矮、产量高、品质优良、鲜穗商品性好、...
罗水清
关键词:玉米生态适应性栽培制种
文献传递
玉米GD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分类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恢复专效性测定和PCR归类两种方法研究了新选育的GD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类型。两种分类方法结果一致,表明GDS属于C型不育胞质。根据测验种的育性基因型推断GDS不育系的核基因型为rf1rf1rf2rf2rf3rf3rfCrfC。
罗红兵黄璜周文新屠乃美罗水清
关键词: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甜玉米新品种湘农甜玉2号选育被引量:1
2020年
湘农甜玉2号是湖南农业大学用甜玉米自选系T9501作母本,甜玉米自选系W01作父本,于2010年育成的甜玉米新组合。2011~2016年在各级产量比较试验中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种植效益高等特点。湘农甜玉2号平均株高207.0 cm,穗位高约90 cm,平均生育期82.0 d(长沙春播),鲜果穗平均产量(去苞叶)13542 kg/hm^2。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4000株/hm^2。介绍了湘农甜玉2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试验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瑞莲屠乃美罗水清陈平平刘雄伦罗红兵
关键词:甜玉米选育栽培
不同胞质效应甜玉米叶面积变化及穗部积累规律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索不同胞质效应甜玉米生长过程中叶面积的变化及穗部积累规律。[方法]在大田生长条件下,以正常胞质的湘农甜玉2号和不育胞质C型湘农甜玉2号2种胞质类型的甜玉米为种植材料,分析2种胞质效应甜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变化,授粉后不同时间青苞、净穗及鲜百粒重等的变化规律。[结果]2种胞质效应的甜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叶面积之间均差异不显著,在吐丝期分别达到最大叶面积值,整个变化过程均呈"S"型曲线;综合正常胞质和不育胞质甜玉米在授粉后不同时间里青苞、净穗、鲜百粒重等的变化,确定湘农甜玉2号在秋季的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34 d、C型湘农甜玉2号的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30 d,此外,2种胞质效应的甜玉米鲜百粒重在授粉后各时间差异均不显著,它们均可独立运用于甜玉米制种和生产。[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种植和利用及适时采收不同胞质效应的甜玉米提供理论依据。
陈婷婷贺晟阳赵宇张同科孙姣辉罗红兵罗水清
关键词:甜玉米叶面积
湖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以改革开放30年来湖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为基础,着重分析了近十余年的学位论文选题特征,结果表明:1)从学位论文的视角,可将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分为起步发展期、转型过渡期和创新飞跃期3个发展阶段;2)1997—2006年的学位论文选题呈现出研究对象涵盖作物广泛、传统研究手段与现代生物技术并用、多个研究方向并行发展、注重应用基础研究等四大特点。建议在今后的选题中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加大前沿基础研究力度、提高选题的创新性。
罗红兵袁名安罗水清
关键词:作物遗传育种学位论文
农村沼气的可持续发展探析被引量:6
2007年
当前在我国农村发展以沼气利用为核心和纽带的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了沼气利用特点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针对目前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沼气的对策。
罗水清屠乃美
关键词:农村沼气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化学调控对洞庭湖区不同群体夏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研究化学调控措施对洞庭湖区夏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不同群体夏玉米适宜的化学调控措施,为洞庭湖区机收夏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机收夏玉米品种郑单958和湘农玉27号为材料,于2017—2018年在湖南桃源县木塘垸镇进行大田试验,比较1次化学调控(拔节初期)、2次化学调控(拔节初期+大喇叭口期)和无化学调控(对照)对低、中、高不同种植密度(60000、75000和90000株/ha)夏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种植密度增大,夏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高增高、茎秆变细、气生根数量减少,但适宜的化学调控措施可增加气生根数量,增大茎粗和茎秆拉折力,降低玉米株高、穗位高、穗高系数及玉米重心,进而提高玉米的抗倒性能,降低倒伏率与倒折率。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提高,且两年度表现一致。化学调控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存在年际间差异,可能与2017年异常天气状况有关。2017年,玉米产量随化学调控次数增加而下降;2018年,低种植密度下以无化学调控处理的产量最高,中种植密度下不同化学调控次数间的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高种植密度下表现为1次化学调控>对照>2次化学调控。两个品种最高产量均在高种植密度、1次化控条件下获得。【结论】化学调控可明显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不同群体条件下宜采取不同的化学调控措施。夏玉米群体较大、长势良好条件下,于拔节初期喷施1次化学调控剂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
沙莎何闻静曹亚娟韩霜罗水清易镇邪陈平平
关键词:夏玉米化学调控抗倒性
不同胞质效应甜玉米子粒糖分积累规律及其与淀粉含量的关系
2017年
以正常胞质的湘农甜玉2号和不育胞质的C型湘农甜玉2号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胞质效应的甜玉米子粒在授粉后不同天数可溶性糖积累规律及其与淀粉含量等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胞质类型的甜玉米子粒在授粉后30 d时可溶性糖含量均达最大值,且不育胞质C型湘农甜玉2号的子粒糖含量比正常胞质湘农甜玉2号高1个百分点;湘农甜玉2号子粒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C型湘农甜玉2号子粒0.2 mg/g;不育胞质的甜玉米子粒总淀粉含量比正常胞质的子粒淀粉含量高2%。两种类型的甜玉米子粒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与子粒总淀粉含量在授粉第30 d时呈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
陈婷婷孙姣辉贺晟阳张同科赵宇罗红兵罗水清
关键词:甜玉米淀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