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梅 作品数:34 被引量:171 H指数:8 供职机构: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云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情况及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8~2011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NNDRS)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报告情况和质量,提出监测建议。方法对NNDRS报告的乙肝病例、云南省乙肝高发地区报告准确性的专项调查资料、云南省乙肝主动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云南省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发病率最高(51.94/10万),较1990年上升l.46倍,较实施网络直报前的2003年上升1.10倍:2006年后发病率上升趋于平缓;2007~2011年,云南省报告急性乙肝发病率逐渐下降。2007年保山市5所医疗机构乙肝病例报告准确率仅为4.05%,93.92%的报告病例是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者。2008~2011年,在同期、同地点、同监测医院,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NNDRS报告的乙肝病例,剔除慢性HBV携带者后,上报的乙肝平均发病率是17.36/10万,但NNDRS报告的乙肝平均发病率是46.04/10万,是云南省主动监测系统报告发病率的2.42倍。结论云南省乙肝报告发病率不准确,与慢性HBV携带者等不足于诊断为乙肝病例的就诊者被作为乙肝病例报告有关,NNDRS乙肝报告的发病率高于全省乙肝实际发病水平。 孔毅 丁峥嵘 庞颜坤 罗梅 黄国斐 康文玉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发病率 云南省富宁县一起春游学生病毒性甲型肝炎暴发疫情调查 2009年 2008年4月22日至5月11日洞波中学确诊的26例现症住院病毒性甲型肝炎(甲肝)病例为病例组,采用1:2配对的方法,选择同班、同性别、未接种过甲肝疫苗、未发病的52名同学为对照组,进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调查分析。结果,洞波中学新址校区甲肝罹患率为29.51%;发病与春游饮用未经消毒处理的山沟水有关联(χ2=4.551,P=0.033),OR=4.865(ORU=23.204,ORL=1.020)。 孔毅 罗梅 李娇关键词:甲肝 暴发疫情 云南省1例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2011年 本调查旨在了解2010年云南省昭通市1株脊髓灰质炎Ⅱ型疫苗衍生毒株(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引起的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该病例的排毒情况及其周围健康儿童的肠道病毒(EV)携带情况和病毒型别特征。在该病例的发生地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连续采集病例粪便标本,采集密切接触者及病例居住地健康儿童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型别鉴定。经省级专家组最终分类诊断为VDPV病例;实验室结果显示病例标本中未再检出VDPV;密切接触者及周围健康儿童标本中均未检测到脊灰疫苗株病毒及VDPV,AFP病例入户主动搜索未发现类似病例,表明该病毒未在当地造成循环;在健康儿童中检测到NPEV 21株,病毒携带率为20.0%;经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21株NPEV分别属于HEV-A组(11株,3个血清型,占52.4%)和HEV-B组(10株,4个血清型,47.6%)。 汤晶晶 田炳均 罗梅 张杰 康文玉 余文 丁峥嵘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肠道病毒 健康儿童 人类埃柯病毒11型的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对来自15个国家和中国2个省不同时间分离的82株人类埃柯病毒11型( ECHO11)病毒VP1区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按所查文献下载基因库中不同国家、不同时间发表的82株ECHO11病毒VP1区基因序列,用Mega软件计算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率,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82株病毒可分为4个基因型(基因型A~D),A和D基因型又各可分为7个亚型,B基因型单独由ECHO11病毒原型株Gregory组成,C基因型可分为3个亚型.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差异率为7.1% ~26.1%(氨基酸差异率为1.0%~13.0%),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核苷酸差异率为21.7% ~24.1%(氨基酸差异率6.0%~12.1%).结论 不同基因型/亚型可以在同一个地区流行很长时间,同一时间内不同的基因型/亚型又可在不同的地区流行,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地域流行特点. 丁峥嵘 田炳均 罗梅 汤晶晶 张杰 赵智娴关键词:基因特征分析 云南省首例缅甸输入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应急处置措施分析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评价云南省1例缅甸输入的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Type 1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Ⅰ)病例的调查和应急处置效果。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开展脊灰病毒(Poliovirus,PV)检测;在病例所到过的临沧市临翔区和镇康县,采集健康儿童粪便标本、环境污水标本开展PV检测。在上述两个县(区)及临沧市另外2个与缅甸接壤的耿马县、沧源县,开展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接种率快速评估和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主动搜索,对输入传播风险进行评估。结果缅甸输入的VDPVⅠ病例标本有21个核苷酸变异,变异率为2.3%。在VDPVⅠ病例密切接触者、健康儿童及外环境中未检测到同类病毒。OPV快速评估接种率为99.5%,≥1岁儿童OPV全程服苗率为93.0%,AFP病例主动搜索未发现漏报。结论云南省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良好,具备发现输入脊灰疫情的能力。边境地区已经建立较好的免疫屏障,病例输入后未在云南省境内引起二代病例。但由于缅甸曾多次发生VDPV事件,故随时面临输入的风险,要严防输入后引起本地的传播。 张丽芬 汤晶晶 陈姝蒙 罗梅 张杰 丁峥嵘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应急处置 富源县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富源县阻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现状。方法通过查阅富源县所有医院产科住院病历及登记册,筛选2007~2010年住院分娩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孕产妇进行现场调查,了解阻断HBV母婴传播措施的实施情况。结果139例HBsAg阳性孕产妇的婴儿,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首剂(HepB.)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4.24%和96.40%;主、被动联合免疫[及时接种HepB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接种率为46.76%,影响联合免疫的因素为配偶文化程度和分娩地点;阳性孕产妇的婴儿全程免疫接种后HBV血清学标志检测率为7.48%。结论富源县在医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产妇的婴儿,HepB,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尚需进一步提高。为进一步提高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需加强对孕妇的宣传,并提高医院采购HBIG的能力,提高HepB和HGIG联合免疫接种率及HepB全程免疫后HBV血清学标志检测率。. 孙校金 崔富强 龚晓红 王富珍 陈园生 郑徽 吴振华 缪宁 马汉平 罗梅 余文 速存芬 钱晏飞 杨政 莫峰 罗会明 梁晓峰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联合免疫 云南省部分接种点麻疹疫苗效力及冷链运转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04年 采用跟踪和特殊目的的监测方式和抽样方法 ,首次对云南省不同气候、不同地区、不同层次 (省、地、县、乡、村接种点 )进行麻疹疫苗效价测定。结果显示 :81个麻疹疫苗样品中 ,76.5 4%达到出厂合格滴度 (≥ 3 .5logTCID50 /1ml) ,各层次疫苗滴度均值均在 3 .5以上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个地区地级、乡级、村接种点达到出厂合格滴度的仅为 0和 5 0 % ,疫苗滴度均值均在 3 .5以下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提示 :调查地区冷链运转基本正常 ,但个别地区冷链和疫苗管理工作需进一步改进。 徐闻 罗梅 丁峥嵘 速存芬 杜沧海关键词:冷链运转 疫苗效价 云南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为做好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 ,巩固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成果。方法 对云南省 2 0 0 3年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云南省 2 0 0 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AFP病例 2 2 5例 ,<1 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 2.0 9/ 1 0万。以省为单位 ,除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物送达及时率 (64.2 8% )未达到要求外 ,其余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监测要求。结论 继续保持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 ,提高及时性。 张丽芬 丁峥嵘 张伟 罗梅 宁岚 熊庆 张杰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 云南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家庭聚集性,为制定乙肝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HBV感染状况,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V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建立混合线性模型分析HBV感染的家庭聚集性。结果 HBV感染率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均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高于非少数民族地区(2=134.389,P=0.000;2=26.019,P=0.000)。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中有HBsAg阳性、未接种乙肝疫苗等7个因素,是HBV感染的危险因素。HBV感染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Waldz=29.496,P=0.000),HBV感染家庭聚集率为27.96%。其中城市HBV感染未呈现家庭聚集性(Waldz=1.506,P=0.132),农村HBV感染呈家庭聚集性(Waldz=2.232,P=0.026)。四年后随访64个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215人,新发现HBsAg阳性5例。结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HBV感染及HBV感染者家庭成员的预防和控制,是云南省预防控制乙肝的关键。 孔毅 丁峥嵘 罗梅 黄国斐 李立群 唐婷婷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家庭聚集性 LOGISTIC回归模型 云南省麻疹减毒活疫苗补充免疫活动效果评价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估云南省2008年和2010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补充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Activities,SIA)控制麻疹的效果。方法收集云南省2008年、2010年MVSIA接种、现场调查、人群抗体水平及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麻疹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评价控制效果。结果 2008年和2010年,MVSIA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7.90%和98.21%;报告>90%的乡(镇)快速评估接种率>85%;人群麻疹抗体监测阳性率分别为87.22%和95.03%。MVSIA前,即2008年1~l0月,麻疹报告发病2850例,报告发病率6.314/l0万;MVSIA后,2009年同期报告发病638例,报告发病率1.404/10万:2010年报告发病86例,报告发病率0.187/l0万。至2010年末,麻疹报告发病数及报告发病率降至云南省有历史数据记录以来的最低。结论云南省2008年及2010年MVSIA效果显著。在常规免疫基础上适时开展MVSIA,能短期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有效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但提高和巩固适龄儿童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加强监测、评估、管理、督导,才是保障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的根本途径。 余文 黄国斐 罗梅 李立群 张杰 李徽 丁峥嵘关键词:麻疹减毒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