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显克
- 作品数:38 被引量:109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13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仍发展为肝癌的原因。方法乙型病毒肝炎并接受标准抗病毒治疗患者158例,分析其发生耐药的原因,HBeAg、HBV-DNA与肝癌发生的关系。结果 158例患者中有138例完成随访,其中出现耐药24例(17.4%),发生肝癌26例(18.8%),耐药患者发生癌变20例(84.6%)。26例肝癌患者中HBeAg和HBV-DNA阳性者显著低于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出现耐药以及病毒复制高水平可能导致了肝癌的发生。
- 罗显克罗铁军王娟
- 关键词: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耐药肝癌
- 抗幽门螺杆菌的泽兰有效成分筛选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筛选泽兰中抗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成分。方法用水提法粗提泽兰,粗提物有效后在商品库购买泽兰单体成分,用琼脂稀释法和微量稀释法检测泽兰水提物和泽兰有效成分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泽兰水提物MIC为1 mg/ml,筛选出的泽兰主要有效成分为异泽兰黄素和泽兰黄酮,对敏感和耐药幽门螺杆菌MIC均为16~64μg/ml。结论泽兰对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主要抗菌成分为异泽兰黄素和泽兰黄酮。
- 黄永毅李如佳黄干荣覃艳春李晓华黄衍强罗显克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泽兰
- 聚桂醇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观察
- 罗显克谭建荣唐毓林农智新王大东钟有安吴志芳赵晖王娟王锦香卢华颖韦立帅
- 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消化道出血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沿用的保守和手术疗法均未能解决这个难题。自1939年Crafoord和Frenekuer首先报道了经内镜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EV)以后,...
- 关键词:
- 多环黏膜切除术在大肠癌肠道病变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环黏膜切除术在肠道病变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18例大肠癌患者肠道扁平病灶,观察其切除率及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多环黏膜切除术切除率达85.00%,出血率为11.76%。结论多环黏膜切除术安全可靠、创伤小,疗效确切。
- 罗显克谭建荣唐雪媛
- 关键词:放大内镜早期大肠癌
- 影响HBV相关肝癌TACE术后生存因素的分析
- 梁延秀农智新罗显克王大东黄滟添马冠英王保健吴晓莉陆正峰梁金仙邓康唐雪媛黄宗林陆秀萍王锦香李
- 该项目通过100例临床研究,回顾性和前瞻性分析探讨影响HBV相关肝癌TACE术后影响因素以及对终点事件预测的价值,研究结果提示:血清总胆红素、碘油沉积、HBV DNA载量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主要指标。血清HBV-DNA阴性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恩替卡韦索拉菲尼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对962慢性胃炎患者行胃镜检查和快速尿素酶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临床资料。结果胃镜下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48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80例,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45~54岁和55~64岁年龄段发病例数最多,分别为116例和123例;在45~54岁和55~64岁年龄段慢性萎缩性胃炎H.pylori感染的构成比也最高,分别为23.7%和24.0%。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发病年龄在45~54岁和55~64年,此年龄段H.pylori感染率也最高。
- 罗显克王大东谭健荣
- 关键词: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
- 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观察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6例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后,于胃镜下行止血治疗,按出血情况分别给予肾上腺素喷洒止血或黏膜下注射等方法进行止血治疗。结果胃镜下出血病因确诊率93.5%。采用局部喷药28例,黏膜下注射止血18例,45例止血,1例3 d后再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有效率97.8%。结论急诊胃镜是检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病因及止血治疗的重要方法,具有出血灶检出率高、止血治疗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杰罗显克
- 关键词:胃镜止血治疗
- 肝硬化非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56例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与分析肝硬化非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6例肝硬化非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患者,在病情稳定后于48h内行胃镜检查,并监测肝功能及记录治疗结局。结果:胃镜检查示门脉高压性胃病胃黏膜出血21例(37.50%)、肝源性溃疡出血30例(53.57%)、未见明确出血灶5例(8.93%),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4例(25.00%)、B级15例(26.79%)、C级27例(48.21%)。积极治疗后,出血停止54例(96.43%)、再出血2例(3.57%),死亡2例(3.57%)。结论:及时明确病因、做出诊断,进而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肝硬化非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 秦斯敏谭建荣钟卫一罗显克
- 关键词:肝硬化急性出血
- 广西地区6家医院结肠镜下结直肠癌检出率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6家医院结肠镜下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广西5个地区6家三甲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者的资料,根据不同年份、性别、年龄和医院进行分层,分别计算结肠镜下结直肠癌的检出率。结果共收集61786例行结肠镜检查者的资料,结直肠癌的总检出率为2.81%。与2019年、2021年相比,2020年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最高(P<0.05);男性的结直肠癌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段结直肠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北海市人民医院的结直肠癌检出率高于其他5家医院(P<0.05)。男性的结肠癌检出率、直肠癌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均P<0.05),北海市人民医院结肠癌检出率、直肠癌检出率均高于其他医院(均P<0.05);男性和女性结肠癌检出率均高于直肠癌检出率,30~79岁人群结肠癌检出率高于直肠癌检出率(均P<0.05)。结论广西地区结肠镜下结直肠癌的检出率为2.81%,不同年份、性别、年龄、医院之间结直肠癌的检出率存在差异,结肠癌检出率总体高于直肠癌。
- 梁斌姜志勇罗显克张启芳杨悦军何咖鲒卢东诚胡榜利姜海行
- 关键词:结直肠癌结肠镜检出率
- 内镜下3种方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治疗肝硬化导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因肝硬化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内镜下套扎、硬化及套扎序贯硬化3种治疗方法的止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和再出血率。结果:EVL组、EVS组和EVL+EVS组治疗1个周期后止血率分别为86.67%、92.31%和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9,P=0.861);治疗3周期后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80.00%、84.61%和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14,P=0.700)。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再出血率EVL+EVS组
- 罗显克谭建荣王大东吴志芳赵晖齐书翔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治疗序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