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深圳
- 作品数:57 被引量:426H指数:12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产出导向的地理人才空间格局与迁居特征——以4D期刊为例
- 2023年
- 地理人才作为地理科学应用型人才,在科研事业、人才培养,国土资源的管控,人地协调发展研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以2015—2020年内发表学术论文的561位教授和研究员基础数据源,利用ArcGIS核密度分析法和人才流动系数对4D期刊中我国“产出导向”地理人才的空间格局特征和迁居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地理人才的出生地主要集中在人口数量较多,经济发展较好,文化积淀深厚的湖南、江苏、山东和河南等地区;②地理人才取得学位地主要集聚分布在北京、江苏等省(区)东中部城市,具有自东向西递减的特征,部分在日本、美国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完成学业;③“产出导向”的地理人才迁居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地理人才最终流入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相对发展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区域内地理人才流动不平衡;④人才通过区域流动,可以实现经济流动,利用“产出导向”的应用人才培养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田深圳孙慧颖布佐热姆·阿卜杜热伊木夏春光夏春光钟敬秋
- 关键词:地理人才
-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2015-2017年空气质量(AQI)日报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及空间回归模型探究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5-2017年中国空气污染城市逐渐减少,空气质量有所提高;(2)中国城市空气质量AQI季节均值在空间上基本呈现出北高南低、内陆高沿海低的分布格局。基本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3)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空间差异特征较为明显,空间依赖性特征显著,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及华北地区;(4)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因素众多,其中城市工业结构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
- 刘贺李雪铭田深圳李松波宫一路
- 关键词:空气质量影响因素
- 特殊功能区尺度的人居环境评价--以大连市10所高校为例被引量:13
- 2014年
- 通过对大连市特殊功能区——文教区中10所高校的调查分析,构建了基于政府客观统计数据的人居环境质量与学生主观认知的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对主客观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人居环境具有价值性与宜居性,大连市高校人居环境满意度总体较高,人居环境质量参差不齐,但二者之间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且与大连市高校发展现状相符;人居环境具有系统性与整体性,单一属性对高校人居环境质量与人居环境满意度并不起主导作用;人居环境具有区域性与变化性,高校人居环境质量与人居环境满意度既存在区际差异,也存在区内差异,且不同高校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显著。
- 李雪铭田深圳张峰杨俊张春花
- 关键词:人居环境质量大连市高校
- 人居环境三元性初步研究--以大连市10个区(县)为例
-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形成了传统的城乡二元人居环境格局,本文提出人居环境三元性,运用标准变换熵权法、SPSS 系统聚类和降维因子分析测算人居环境宜居度,以此论证微观尺度上同一单元内部人居环境三元性的存在,并实证...
- 田深圳李雪铭杨俊张春花张云
- 关键词:人居环境
- 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评价——以辽宁省为例被引量:16
- 2019年
- 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仅能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正效应,对居民体验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梳理相关研究现状,利用熵权法与地理探测器,对辽宁省14市2008-2017年的城市宜居性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果。一、时间变化。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于2011年和2016年出现峰值,分别为8.82和8.48,阶段性特征显著。二、空间分布。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空间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以沈阳、大连为主的优质人居环境区和以朝阳、阜新与丹东为代表的欠发达人居环境区,具有较强的西北-东南方向性特征以及非均衡变动特征。三、系统分异。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五大系统变化差异较大,社会系统变化幅度最大,其他系统较小;人口系统和居住系统得分较低,其他系统得分较高。四、影响因素。对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影响最大的系统依次是支撑系统和社会系统。支撑系统中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与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存在正相关关系;社会系统中,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的重要因素。
- 李雪铭白芝珍田深圳郭玉洁刘贺
- 关键词:时空分异熵权法
- 长三角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问题密切关乎居民的福祉。基于长三角地区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从居民福祉视角出发构建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客观赋权,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为提升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耦合协调度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福祉提供理论与参考依据。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耦合度整体处于较高水平,高水平耦合阶段的城市数量占绝对优势;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协调度主要集中在中协调区,协调度水平不断提升,高协调区呈现出以苏、沪为起点,大致沿长江、钱塘江为轴线,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的“右倒八字”式格局;产业结构、企业实力、经济活力是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耦合协调度的主导影响因素。
- 李雪铭刘凯强田深圳刘贺关莹莹
-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发展民生保障耦合协调度
- 城市居住小区形态时空分异研究——以大连市内4区为例
- 2019年
- 基于互联网数据,依据6个关键要素将住宅进行符合我国现状的类型划分,运用核密度分析法和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法对大连市内4区1980年至今新建住宅形态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特点展开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目前大连各住宅区分为分散小区、单一性封闭小区、混合小区和商住一体住宅4种类型,比例依次为单一性封闭小区(44%)、分散小区(25%)、混合小区(23%)和商住一体住宅(8%)。(2)随着年代的推进,分散小区逐年减少,单一性封闭小区于21世纪初陡增现象,混合小区模式逐渐兴起,商住一体住宅数量保持稳定。(3)分散小区多集中于老城区,呈片状分布;单一性封闭小区分布最广,呈面状分布;混合小区分布较均匀;商住一体住宅集聚性最显著,呈条带状分布。(4)大连市住宅分布特点主要与城市发展历史和经济发展、地形地貌密切相关。(5)仅以历年新增小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他时间点的时空对比研究需进一步开展。
- 李雪铭孙赫田深圳王淼张大昊
- 关键词:住宅形态大数据
- 东北三省城市人居活动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百度贴吧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人居活动是城市网络的根本,探究城市人居活动网络结构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利用百度贴吧数据分析城市人居活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城市人居活动网络体系,并通过QAP论文相关及回归分析对城市人居活动网络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①整体网络方面,人居活动区域联系密度为95.99%,东北三省城市之间普遍存在联系;城市联系类型可划分为全域型、普遍型、较多型、一般型以及较少型五种类型;②层级结构方面,东北三省省内人居活动网络层级较为明显,区域范围内尚未形成主导型城市及次级主导型城市;③城市体系方面,省内人居活动网络体系较为完备,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城市网络体系;④影响因素方面,旅游资源、行政关系、空间邻近及收入水平对城市人居活动网络结构产生显著影响。
- 李雪铭刘贺田深圳宫一路
- 关键词:百度贴吧城市网络影响因素东北三省
- 中国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研究被引量:44
- 2015年
- 人居环境是与人居活动、人居文化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总结了国内学者开展人居环境研究的现状,尝试对人居环境研究的地理尺度进行划分,对不同地理尺度下人居环境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主体、研究方法以及人居环境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1人居环境的研究方向日益综合化、系统化、微观化;2人居环境的资料搜集、数据获取、模型方法日益现代化、信息化、虚拟化;3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不同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的概念并不统一、人居环境的过程与机理研究不足。据此提出了未来不同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的研究动向及前瞻趋势。
- 李雪铭田深圳
- 关键词:人居环境
- 城市住宅小区容积率时空分异研究——以大连市内四区为例被引量:9
- 2018年
- 以大连市内四区为例,将城镇地籍调查数据与互联网房产数据相结合作为基础数据,通过Arc GIS软件生成住宅小区点数据的空间分布图,对大连市住宅小区容积率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利用锡尔指数计算住宅小区容积率的空间差异量化测度指数,最后阐述住宅小区容积率空间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1)1992-2016年大连市住宅小区的数量在持续发展时期最多,平均容积率展现出波动上涨的趋势。(2)住宅小区容积率整体上呈现出不均匀性和破碎性,局部又呈现出混乱性和复杂性,东部地区小区容积率分异比西部大。(3)中山区空间差异量化测度指数最高为0.831,甘井子区最低为0.125,西岗区与四区整体格局最为相近。极低等级容积率空间分异指数最高,容积率分异指数由两极向中间递减。大连市住宅小区容积率空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区域内,其对研究区容积率空间分异影响较大。(4)住宅小区容积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下垫面性质对住宅小区建设的限制、区位的优良性对住宅类型的指向、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导向、极差地租与容积率的相关性、小区建设成本对容积率的影响。
- 李雪铭张大昊田深圳孙赫王淼
- 关键词:容积率住宅小区锡尔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