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河西灌漠土有效氮丰缺指标及施氮量的研究被引量:3
- 1989年
- 1985—1987年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等手段,进行了测土施肥的研究。田间校验研究确定,土壤碱解氮含量与相对产量间以配置双曲线方程为最优,对应于小麦相对产量<50%,50—70%,70—90%和>90%的碱解氮测定值为<45,45—74,74—116和>116ppm—N,此即灌漠土供氮能力的“极低”、“低”、“中”、“高”等级的丰缺指标。根据9个肥料用量试验函数式计算的最佳施肥量,随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多,施氮量相应减少。
- 李增凤张仁陟邵煜庭甄清香陶永红
- 关键词:有效氮丰缺指标施氮量
- 大剂量磷肥对锰、铜、铁素营养的影响被引量:8
- 1995年
- 用甘肃主要农业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施磷对锰、铜、铁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磷显著增加松结有机态锰、紧结有机态锰和松结有机态铁的含量;而降低碳酸盐结合态锰、铜和铁的含量。(2)施锰、铜显著增加松结有机态铜和碳酸盐结合态铜。(3)施磷降低了玉米幼苗的含铜量和含铁量。
- 甄清香
- 关键词:幼苗锰铜磷肥
- 甘肃主要农业土壤中Cu、Zn、Mn、Fe的形态及有效性研究被引量:37
- 1995年
- 本文对甘肃省主要农业土壤中Cn、Zn、Mn、Fe的形态及其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全Cu含量范围为22-24mg/kg,全Zn为73-74mg/kg,全Mn为542-772mg/kg,全Fe为35685-38355mg/kg。四种元素均以灌漠土的含量最低,褐土最高。土壤中Cu、Zn、Mn、Fe的大部分以残留矿物态和氧化铁结合态存在。生物试验和统计分析表明,Cn、Zn、Mn、Fe的交换态和松结有机态对植物最为有效,以松结有机态的作用最大。
- 邵煜庭甄清香刘世铎
- 关键词:微肥有效性土壤锌锰
- 施磷肥对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和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8
- 1994年
- 通过室内土壤培育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磷肥和培育时间对灌漠土、黑垆土和褐土无机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石灰性土壤的磷肥,除作物吸收利用外,主要以Ca_2—P、Ca_8—P、Al—P的形态积累;随着培育时间的推移,Ca_2—P、Ca_8—P又明显降低,并经由Al—P、Fe—P逐渐向Ca_10—P转化。经生物试验和相关分,Ca_2—P、Al—P和Ca_8—P均是灌漠土、黑垆土和褐土的有效磷源,以Ca_2—P的贡献最大。
- 甄清香邵煜庭
- 关键词:磷肥磷素形态盆栽试验
- 土壤有效磷、钾、锰、铜、铁的联合测定被引量:27
- 1994年
- 经盆栽生物试验和统计分析,土壤的Mehlich3—P、K、Cu、Zn、Fe的有效态测定值与其相应的参比标准法测定值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与玉米幼苗整株吸收的P、K、Cu、Zn、Fe总量间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M3法是一种多元素土壤大型通用联合浸提剂,它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或其它多元素分析仪联合使用,工效极高,很值得广泛应用。
- 邵煜庭马金占甄清香
- 关键词:土壤有效养分
- 磷素与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研究
- 甄清香邵煜庭邵武平马金占刘世锋谢志军
- 该项研究用最新的无机磷分级体系和微量元素8级分级体系,对甘肃省四大主要农业土壤:灌漠士、黄绵土、黑垆土和褐土通过采集典型土样、室内培育、顺序提取、盆栽试验和生物统计分析等方法对P、K、Mn、Zu、Cu、Fe进行全面系统研...
- 关键词:
- 关键词:磷素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
- 土壤碱解氮测定中几种还原剂的比较试验被引量:2
- 1991年
- 土壤碱解氮的扩散测定法,简易,快速,颇受人们的欢迎。旱地土壤中NO_3—N较高,测定时需加还原剂将其还原为NH_4-N,一并测定之。据Stanford与Legg(1968)的研究,碱解法把NO_3—N包括在测定结果之中,其相关性有所改进[1]。国外多用硫酸钛还原,此试剂不易买到,目前国内多用硫酸亚铁作还原剂。但据报道。
- 邵煜庭甄清香杨菊花
- 关键词:土壤碱解氮还原剂
- 草原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 1991年
- 用Olsen法测定有机质含量高的草原土等土壤有效磷尚有较大困难。由于该法提取的有机质含量高,即使加大活性碳的用量提取液的褐色仍较深,影响比色测定;同时,草原土、森林土壤一般说来有效磷含量低,Olsen法所提取的磷量少。
- 邵煜庭甄清香李维忠张保田
- 关键词:草原土壤磷
- 甘肃省主要农业土壤无机磷形态的研究
- 1993年
- 用蒋柏藩等(1990)新提出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的分级方法,对甘肃省主要农业土壤的无机磷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土壤的无机磷均以Ca-P为主,平均占全磷的56.2%,其中又以Ca_(10)-P为最高,平均占全磷的45.6%。褐土与灌漠土、黄绵土和黑垆土三类土壤相比,Fe-P增高,而Ca-P相应降低。故灌漠土、黄绵土和黑垆土的各级无机磷含量分布顺序为:Ca_(10)-P>Ca_8-P>O-P>Al-P>Fe-P>Ca_2-P;而褐土的分布顺序则为:Ca_(10)-P>0-P>Fe-P>Ca_8-P>Al-P>Ca_2-P。
- 邵煜庭甄清香马金占
-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磷素
-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的应用
- 1992年
- 土壤磷素形态的分级,对研究磷素形态转化及有效性,对了解土壤供磷状态,指导磷肥的合理施用等都是极其重要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的分级,过去一直沿用张守敬等(1957)的方法,但该法对石灰性土壤中占主要成份的Ca-P没有从有效性上进一步分级。70年代苏联专家(1971)提出了Ca—PⅠ、Ca—PⅡ和Ca—PⅢ,以及Al—P、Fe—P的五级分级方法,虽在张守敬等分级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但未能普遍应用。最近蒋柏藩等(1989,1990)提出了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的新方法。本文对蒋柏藩等和张守敬等的两种分级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 曲秀兰邵煜庭甄清香
- 关键词:土壤石灰性无机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