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维维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冷弯
  • 4篇残余应力
  • 2篇应力
  • 2篇有限元
  • 2篇滞回
  • 2篇滞回曲线
  • 2篇冷弯残余应力
  • 2篇冷弯成型
  • 2篇梁节点
  • 2篇混凝土
  • 2篇混凝土柱
  • 2篇焊接残余应力
  • 2篇荷载
  • 2篇荷载-位移滞...
  • 2篇钢管
  • 2篇钢管混凝土
  • 2篇钢管混凝土柱
  • 2篇钢管混凝土柱...
  • 1篇点荷载
  • 1篇射线衍射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王维维
  • 3篇郭耀杰
  • 2篇王小波
  • 2篇张文燕
  • 2篇郭然
  • 1篇胡礼中
  • 1篇赵杰
  • 1篇董秀瑜

传媒

  • 2篇工业建筑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钢结构稳...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厚壁型冷弯钢残余应力的分析
2011年
运用商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三维的壳模型模拟板料的成型过程。分别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厚度及不同相对弯曲半径的板料在多次成型后,其截面上各节点的轴向残余应力分布情况;成型后的模型弯曲段部分点沿径向的轴向残余应力分布;并且通过对各个模型的比较分析得出,厚度以及相对弯曲半径分别对冷弯残余应力的影响。随着厚度和相对半径的增大,截面上沿径向的最大轴向拉压应力,都是依次减小的。进而为材料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尽可能地为材料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工艺优化的理论依据。
张文燕郭然王维维
关键词:冷弯成型有限元残余应力
冷弯厚壁型钢残余应力影响分析
2011年
结合现有关于冷弯型钢残余应力的研究成果,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在初始缺陷影响下,冷弯厚壁双槽钢柱焊接组合截面构件,在冷弯残余应力单独作用以及焊接残余应力和冷弯残余应力共同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分析发现:在焊接残余应力和冷弯残余应力共同作用下,厚壁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能普遍比现有规范的结果低,最大误差达15%。因此在确定该构件稳定承载力时,应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和冷弯残余应力的共同作用。
王维维郭耀杰
关键词:冷弯残余应力焊接残余应力ANSYS
相对弯曲半径对冷弯厚壁型钢残余应力的影响
2010年
运用商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三维的壳模型模拟板料的成型过程。分析了厚度为10mm,相对弯曲半径r/t分别为1,2,3,4的板料在多次成型后,其截面上各节点的轴向残余应力分布情况;以及成型后的模型弯曲段部分点沿径向的轴向残余应力分布。并且通过对四种模型的比较分析得出相对弯曲半径对冷弯残余应力的影响。进而为材料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尽可能地为材料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工艺优化的理论依据。
张文燕郭然王维维董秀瑜
关键词:相对弯曲半径冷弯成型有限元残余应力
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试验研究
本文采用足尺试件对新型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得到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该种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同时,基于构件的破坏形式,提出了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在设计和制作中应注...
王维维郭耀杰王小波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混凝土柱柱梁节点节点荷载
文献传递
残余应力对厚壁冷弯双槽钢柱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本文结合现有的有关冷弯型钢的焊接残余应力和冷弯残余应力研究成果,分别提出了冷弯残余应力的分布形式和冷弯型钢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形式。用ANSYS软件模拟分析了在初始缺陷影响下,72个厚壁双冷弯槽钢焊接组合截面构件分别在冷弯...
王维维
关键词:冷弯残余应力焊接残余应力柱子曲线
文献传递
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试验研究
本文采用足尺试件对新型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得到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该种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同时,基于构件的破坏形式,提出了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在设计和制作中应注...
王维维郭耀杰王小波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柱-梁节点滞回曲线
文献传递
PLD工艺制备高质量ZnO/Si异质外延薄膜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工艺在不同条件下以Si(111)为衬底制备了ZnO薄膜。通过对不同氧压下(0~50Pa)沉积的样品的室温PL谱测试表明,氧气氛显著地提高了薄膜的发光质量,在50Pa氧气中沉积的ZnO薄膜具有最强的近带边UV发射。XRD测试说明在氧气氛中得到的薄膜结晶质量较差,没有单一的(002)取向。利用一低温(500℃)沉积的ZnO薄膜作缓冲层,得到了高质量的ZnO外延膜。与直接沉积的ZnO膜相比,生长在缓冲层上的ZnO膜展现出规则的斑点状衍射花样,而且拥有更强的UV发射和更窄的UV峰半高宽(98meV)。对不同温度下沉积的缓冲层进行了RHEED表征,结果表明,在600~650℃之间生长缓冲层,有望进一步改善ZnO外延膜的质量。
赵杰胡礼中王维维
关键词:ZNO薄膜光致发光X射线衍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