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 作品数:43 被引量:23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高跟鞋穿着对人体姿势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高跟鞋是女性日常生活中最常穿着的鞋款之一,研究发现穿着高跟鞋会改变人体正常的姿势,是引起下肢骨骼肌肉系统损伤的因素之一。本文对目前高跟鞋对人体姿势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意在探讨穿高跟鞋所致损伤与其发生的生物力学机制,以期为鞋类的设计提供科学建议,从人体科学的角度为女性预防高跟鞋相关损伤提出合理建议。
- 陈奕旸李静先王琳
- 关键词:高跟鞋鞋跟高度生物力学
- 不同足落地模式跑者在不同路面跑步时足底压力特征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足落地模式跑者在不同路面跑步时足底压力的特征。方法:研究纳入41名习惯后足落地跑者(rearfoot strike,RFS)、37名习惯非后足落地跑者(non-rearfoot strike,NRFS),使用足底压力系统测量不同足落地模式跑者在4种不同硬度地面[混凝土、橡胶、人造草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缓冲垫(EVA)泡沫板]跑步时足底峰值压力(MF)、压力时间积分(FTI)、峰值压强(PP)、压强时间积分(PTI)和接触面积(CA)的差异。结果:仅PP在足跟,PTI在前足外侧区域落地模式和跑步地面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与NRFS跑者相比,RFS跑者全足CA(P<0.001)、全足MF(P=0.005)、全足FTI(P<0.001)显著较大,后足和中足区域所有指标均显著较大(P<0.001),前足区域PTI和FTI显著较小,前足内侧PP和MF显著较小。相较于其他3种硬度路面,EVA有更高的全足CA(P=0.016)、更低的全足PP(P<0.001),在前足中部和外侧MF、PTI、FTI均显著较小(P<0.001),中足内侧和前足内侧CA显著较大(P<0.001)。结论:后足落地跑者在不同硬度地面跑步时足底压力均显著较大,且集中在足跟的压力可能传递到膝关节使其承受较大负荷。尽管非后足落地跑者足底压力较小,但其足底压力主要集中在前足内侧区域。EVA泡沫板路面虽在前足有较低的峰值压力,但由于其硬度较小,跑步时内侧纵弓高度会显著降低。因此,跑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跑步路面和足落地模式,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 魏震李静先王琳
- 关键词:足底压力
- 发达国家体育健康政策发展及对健康中国的启示被引量:79
- 2017年
- 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重点对日本、美国、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芬兰、丹麦、澳大利亚)体育健康政策的发展演变历史和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我国国情,为优化我国体育健康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表明,在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70~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的3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后,日本、美国、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体育健康政策制定呈现以下特点:以公众健康为中心,注重多方位、多层级、多维度考虑,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加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通过立法有力保障体育健康政策的法律地位。对我国制定体育健康政策的启示:转移体育发展重心,加大大众体育的经费投入;政府和卫生、体育、城建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制定和执行体育健康政策;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兼顾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建立我国体育健康管理指南和制度;制订大众健身指导方案,将"提高身体活动量"作为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 曹振波陈佩杰庄洁刘阳王琳韩甲
- 关键词:体育政策大众体育公共健康身体活动
- 踝关节护具对于不同运动中人体下肢生物力学及神经肌肉控制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尽管踝关节护具能够预防踝关节损伤,但是必须要重视佩戴踝关节护具时对下肢运动链其他关节的影响。该文总结了在几种基础运动中,佩戴踝关节护具对下肢运动学、动力学、神经肌肉控制的影响及可能产生的损伤风险,发现在不同的运动中佩戴踝关节护具时人体下肢动力链可能会产生适应性调整,以保证运动顺利完成。但目前缺乏更多的三维运动生物力学数据,以及针对这种生物力学调整的具体神经肌肉调控机制。
- 刘梦君王琳
- 关键词:运动学肌电
- 高跟鞋需要“科学穿”
- 2019年
- 高跟鞋很受女性青睐,穿上高跟鞋后,步伐和体态会更加优美。不过,高跟鞋穿久了会带来很多问题,包括身体相关部位的损伤。从健康角度出发,高跟鞋会给步态和人体平衡带来哪些变化?如何穿高跟鞋才能避免急性和慢性损伤的发生?
- 王琳陈奕旸
- 关键词:高跟鞋慢性损伤
- B-313在进行大角度侧切时不同着地技巧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
- 周文星王琳
- 羽毛球敏捷性测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通过综述国内外关于羽毛球单打生理特征、步法和敏捷性测试的相关研究,分析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羽毛球敏捷性测试、步法的练习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 苏丽娜王少君王琳
- 关键词:羽毛球敏捷性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联合内固定治疗胸椎或/和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联合内固定在胸椎或/和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中可达到何种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联合内固定组(n=36)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组(n=31),椎体后凸成形术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联合内固定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联合内固定治疗,在手术治疗之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情况及在手术治疗后3次观察时患者疼痛得分、Cobb角、丢失椎体前缘高度发生的变化。结果: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联合内固定组手术全程所花费时间、术中出血量、注入骨水泥总量均高于椎体后凸成形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椎体后凸成形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平均VAS得分、Cobb角、丢失椎体前缘高度均低于手术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联合内固定组在手术治疗后1周、在手术治疗后1个月及在手术治疗后6个月的Cobb角、平均VAS得分、丢失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低于椎体后凸成形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联合内固定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恢复脊柱稳定性及维持受损伤的椎体高度。
- 周疆王琳
- 关键词:经皮内固定椎体后凸成形术
- “引带导督”推拿法结合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功能导向的"引带导督"推拿法结合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根据年龄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组间均衡的原则,配对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以旨在提高核心稳定性、促进脑功能重塑的收引带脉、点按腰部夹脊穴为主的推拿手法,联合抗重力姿势维持与运动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每日治疗1次,每次40 min,每周治疗5 d,共观察3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后两样本MAS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样本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样本GMFM量表百分比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P<0.001),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引带导督"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在提高粗大运动功能方面疗效优于传统运动疗法。
- 方茜王琳徐纯鑫周永祥罗军鹏余平波米蕴慧孙克兴
- 关键词:脑瘫推拿粗大运动功能
- 中国儿童青少年不同腰围测量点的比较及与体脂分布的关系
- 研究目的:比较中国儿童五个不同测量部位的腰围,并分析其与全身脂肪含量及躯干脂肪含量的相关性,从而找出适合中国儿童的腰围测量方法,为界定儿童肥胖的标准提供科学支持,使研究者和健康从业者能更有效的诊断儿童肥胖。
- 杨超然王琳
- 关键词:肥胖腰围体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