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 作品数:29 被引量:164H指数: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平面法隆乳术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探索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5例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于注射物取出及残腔灌洗后,应用乳腺下平面与胸肌下平面双平面隆乳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2例术后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1年,平均6.8个月,无假体移位及畸形出现,10例(20只)乳房形态良好,2例(3只乳房)可触及假体边缘,1例(1只)乳房轻度硬化达BakerⅡ级。结论双平面隆乳术是治疗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切实有效的方法。
- 陈伟华王琳吕远东刁志勇尚勇玉光哲李巍韩剑宇
- 关键词:隆乳术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 发作性睡病研究进展被引量:6
- 1998年
- 本文综述了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可能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治疗。
- 王晔王琳
-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病因病理
- T1mapping成像联合左心房应变在鉴别心肌淀粉样变性和肥厚型心肌病中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研究T1mapping成像联合左心房特征性组织追踪技术在鉴别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和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1.5 T和3.0 T心脏磁共振检查的80例患者,对左心室整体心肌T1值进行测量,使用标准化T1z-score作为评估指标,以克服不同厂商和磁场强度的影响。采用特征性组织追踪技术测量左心房应变,对不同时相的左心房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对32例CA患者、48例HCM患者和3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分析。在1.5 T和3.0 T中,CA组左心室心肌初始T1值明显高于HCM组和对照组(P<0.001)。CA组和HCM组的T1z-score值分别为4.8±2.2和3.4±1.9(P<0.001)。心肌应变分析显示,与HCM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CA组的应变明显降低(P<0.05)。DeLong检验显示Es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84。T1z-score和Es的组合模型对CA和HCM的鉴别能力更强,AUC更高(0.914),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74.8%(P<0.05)。结论T1mapping结合左心房存储功能(Εs)可有效区分CA和HCM,为心肌肥厚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 沈鸿鹄王琳连健秀石莹祝欣宇刘鹏飞
- 关键词:心肌淀粉样变性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磁共振
-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IL-2与IL-8的检测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研究IL - 2与IL - 8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免疫学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自牛脑提取的髓鞘碱性蛋白 (MBP)加福氏完全佐剂 (CFA)免疫豚鼠 ,建立EAE模型。采用生物活性测定法检测了EAE模型的IL - 2水平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检测了EAE模型的IL - 8水平。结果 EAE组的IL - 2与IL - 8水平分别为194 2 1± 97 88U/ml、6 35± 0 2 9ng/ml,EAE组的IL - 2与IL - 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与P <0 0 5 )。结论 IL- 2与IL - 8在EAE免疫学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参与了免疫病理形成 ,验证了细胞因子 (CK)是EAE致病的重要分子基础。为进一步研究多发性硬化 (MS)的发病机理及寻求新的治疗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琳王文昭王德生
- 关键词:IL-2IL-8EAE
- 反复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例被引量:9
- 2020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发急性传染病,自2019年12月武汉出现首发病例以来,目前已波及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多个国家。目前该病的确诊依赖于患者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核酸检测或病毒基因测序。本文报道1例临床流行病学史明确、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动态变化高度符合的疑似患者,连续3次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由此分析,对于部分COVID-19病例,因缺乏咳嗽、咯痰等呼吸道症状,单纯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不宜作为排除诊断的依据,应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做出综合判断,以免漏诊。
- 张新郭伟刘晓倩王琳李用国
- 关键词:胸部CT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
- 全程系统性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性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500例患者,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00例行常规干预和观察组300例行全程系统性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下肢周径差值、不良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0.67%(2/300)低于对照组5.00%(1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患侧—健侧大腿周径差值和患侧—健侧小腿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系统性干预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利于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王琳纪艳超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 基于MR成像的膝关节局灶性病变及软骨T2值与膝关节疼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评估X线平片表现正常但存在OA风险因素患者的膝关节疼痛与膝关节局灶性病变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膝关节疼痛与膝关节软骨T2值的差异性研究。方法选择X线摄片正常但有OA危险因素的膝关节疼痛患者40例作为疼痛组,无膝关节疼痛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膝关节疼痛组及对照组共80个膝关节进行MRI及T2-mapping检查。根据全器官磁共振成像评分系统(WORMS)对膝关节局灶性病变(骨髓水肿、韧带损伤、软骨病变、半月板病变、关节腔积液等)进行评分,分析膝关节局灶病变与膝关节疼痛的相关性,应用T2-mapping成像测量疼痛组与对照组软骨T2值,分析其差异性。结果疼痛组与对照组间半月板、骨髓水肿、韧带病变及关节腔积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软骨病变的发生率在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组软骨T2值(35.4±1.6)ms要显著高于对照组(31.4±1.5)ms(P<0.05)。结论膝关节软骨T2值的升高与早期OA患者膝关节疼痛相关;在膝关节局灶性病变中,只有软骨病变与膝关节疼痛相关,磁共振T2-mapping成像有助于OA的早期检出,从而帮助临床早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王琳沈鸿鹄刘鹏飞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T2值膝关节疼痛
- Alzheimer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2年
- Alzheimer 病(AD)除了具有大脑皮质萎缩、神经细胞缺失、神经纤维缠结、炎性斑(SP)和脑血管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的病理特征以外,还伴随着一个缓慢的炎性病理改变过程[1].随着分子免疫学和分子病理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AD患者脑内发现存在大量与炎症反应有关的免疫分子.其中关于白细胞介素(IL)、趋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以及补体等在AD免疫炎症反应中作用的研究较为深入,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为阐明AD的发病机制,澄清免疫学变化在AD慢性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 王琳王文昭王德生
- 关键词:ALZHEIMER病免疫学IL趋化因子补体
- 多b值MRI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肺部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肺部良性及恶性肿瘤患者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不同b值下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DWI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差异,探讨其在肺部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肺部肿瘤患者50例,其中恶性肿瘤34例(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16例(良性肿瘤组),均于术前行MRI平扫及多b值(b值分别为300、500、800 s/mm^2)DWI检査,比较2组肺部病变实质在不同b值下ADC值及SI值差异;绘制不同b值的ROC曲线,分析ADC、SI值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的效能以及最优b值。结果 b值为300、500、800 s/mm^2时,良性肿瘤组ADC值[(1.80±0.30)×10^(-3)、(1.60±0.26)×10^(-3)、(1.40±0.23)×10^(-3)mm^2/s]高于恶性肿瘤组[(1.50±0.18)×10^(-3)、(1.32±0.18)×10^(-3)、(1.11±0.20)×10^(-3)mm^2/s](P均<0.05),SI值(391.31±77.11、291.34±77.47、202.38±69.21)与恶性肿瘤组(431.23±79.64、313.57±77.70、223.31±68.7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值为300、500、800 s/mm^2时的AUC分别为0.785,0.794、0.819,且b值为800 s/mm^2时ADC值的鉴别诊断效能最大,鉴别良、恶性肺部肿瘤的截断值为1.37×10^(-3)mm^2/s,敏感性为68.8%,特异性为88.2%。结论多b值DWI检査可用于肺部肿瘤良、恶性质的鉴别诊断,b值为800 s/mm^2时ADC值诊断肺部肿瘤的准确性较高。
- 沈鸿鹄王琳周晶刘鹏飞
- 关键词:肺部肿瘤弥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信号强度
- Tau蛋白与Alzheimer病
- 2002年
- 1 Tau的分子生物学
Tau蛋白由17号染色体长臂上的单基因编码,经可变剪接产生6种同型.成人脑可表达tau的6种异构 ,分别由352~441个不等的氨基酸构成,tau羧基末端可见1个重复片段,内含3~4个相同的氨基酸重复序列,每个序列由31~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氨基末端含有1个29~58个氨基酸残基的插入序列,CSFtau蛋白形成不同的异构体.外周神经系统主要表达较大的tau异构体,其氨基末端插入254个氨基酸.Tau的表达受发育调控,胎脑仅表达序列最短的tau异构体,内含3个重复序列,无氨基末端插入,磷酸化水平高于成人tau[1-2].Tau mRNA主要在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表达.tau主要见于轴突,促进微管装配,与微管结合,维持微管稳定.tau的重复区域与其侧面相接顺序,为微管结合位点.Tau不是必需蛋白,同种重组灭活tau基因,可见小管径微管的数目减少,但并无明显表型[3].
- 王琳王文昭王德生
- 关键词:TAU蛋白ALZHEIMER病分子生物学神经纤维缠结脑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