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柱
- 作品数:33 被引量:17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下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区域协同发展是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新一届政府推动区域内产业合理布局和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当前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本质上是通过政府力量对区域内产业布局失衡现象进行纠正的政策行为。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既有其客观合理性,也面临着现实的发展障碍。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需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妥善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定位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政府力量的干预,有效推动协调区域内产业布局优化,这一过程中尤其需要妥善解决我国现有的地方政府间财政分权模式带来的地方利益竞争问题。
- 王玉柱
- 关键词:产业转移财政分权政府主导主体功能区
- 如何辨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战略新机遇
- 2024年
- 当前,国际上出现一些“看淡中国发展前景”“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但这些论调在认知上存在多重局限。本文从历史维度、空间维度、关系维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战略新机遇,有力批判了西方“唱衰中国”的论调。“唱衰中国”的论调在认知上的多重局限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与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进程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际上出现了新一波“看淡中国发展前景”“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如“中国经济奇迹结束”“中国发展见顶”等。有相当一部分观点认为,中国正面临“被西方大国遏制及疏远”“战略空间被压缩”“塑造国际规则和话语的能力被削弱”“重要新兴产业链被阻断”等多重困境。概言之,“唱衰中国”的论调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中国面临的战略风险和战略挑战正急剧上升,而战略机遇则大幅下降。
- 陈东晓毛瑞鹏王玉柱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维度分析历史维度
- 新发展格局下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改革逻辑
- 应对国内国际形势变革,需立足新发展格局,重新界定浦东发展和改革功能定位,充分厘清浦东社会主义引领区建设的制度逻辑和政策架构,重构我国开放型经济建设的内外市场关系。未来,引领区建设应以推动实施内外循环战略链接的全局性和系统...
- 王玉柱
- 特大型城市人口控制与我国劳动力流动政策设计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当前我国特大型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在造成城市过度拥挤和生态恶化的同时,也导致了我国区域发展的失衡。导致特大型城市人口膨胀和劳动力无序流动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尚缺乏统筹考虑特大型城市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劳动力流动政策。因此,未来有必要从国家战略层面、产业结构调整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综合考虑和制订我国劳动力流动政策。
- 王玉柱周亦奇
- 关键词:特大型城市区域均衡发展劳动力流动
- 主权基金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基建融资被引量:1
- 2016年
- 当前,主权基金投资基础设施领域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主权基金同亚投行、新开发银行及丝路基金等资金实体的有效对接和投融资合作,有助于实现投资主体间的相互借力和互动发展。此外,推动和吸引国际主权基金投资我国国内市场,有助于弥补国内基建资金缺口,降低基建融资成本,平抑市场短期波动风险,同时为我国资本走出去创造公平的环境支撑。
- 王玉柱
- 关键词:主权基金基础设施一带一路融资合作
- 跨境电商重构中亚地缘经济空间被引量:3
- 2023年
- 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贸易形态变革,中亚国家纷纷加码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出台贸易便利化政策举措,区域内数字经济发展禀赋不断完善。随着中亚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区域物流范式的深刻变化和区域内深层次贸易规制的协同,跨境电商将成为中国和中亚国家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新模式和新动能。中国中亚地区跨境电商大发展,将有助于持续缩短区域经贸联系的时空距离,从长远看,则将形塑区域贸易形态和产业链分工关系。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亚地区跨境电商大发展,对于统筹发展与安全、国内与国际、整体与重点等关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中亚区域经济联系也将更具地缘经济属性。
- 王玉柱冯家上
- 关键词:地缘经济
- 后危机时代流入上海的外资结构变化及对策研究
- 2015年
- 后危机时代上海吸收外资总量并未出现显著下滑,但在外资来源地、外资流入的产业构成、外资流入的增速等方面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反映出上海经济转型和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层次问题。上海作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外资流入结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中遇到的困境。如何有效解决上海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亦具有借鉴意义。该文从上海FDI流入结构变化出发,分析其背后的结构性因素。最后提出要立足于上海新一轮对外开放,以"上海自贸区"和"两带一路"为政策抓手,吸引更多优质外资流入的对策。
- 王玉柱
-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外资流入经济转型结构性调整
- 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及当前增速调整的发生机制研究——兼论当前阶段发展任务变革及政府与市场关系调整被引量:2
- 2019年
- “增长阶段论”作为非主流发展经济学理论,尚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建构。但“阶段性”具有较强的经验总结特征,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经历的结构性变革和系统性转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不同于周期性,前者具有不可逆性和历史进程的单维度属性。“新常态”对应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当前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和组织形态正发生重大调整,从传统高速增长阶段到当前“新常态”发展阶段,亦对应着诸多维度变量“再平衡”的调整。这些发展组织形态的变革亦将奠定未来我国增长的基本形态,认识这种经济增长“阶段性”变革的客观规律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经济增长规律和推动行之有效的改革设计。
- 李炜永王玉柱
- 关键词:再平衡产业结构
- 欧元区及德国汇率错位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文章从欧元汇率错位的形成机制出发,在分析均衡汇率相关构成因素的基础上提取相关经济变量,采用行为均衡汇率的研究路径计算得出欧元区和欧元区德国的汇率错位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欧元区整体汇率长期被高估,但受到欧元区内部结构失衡的影响,这种整体错位并未能得到及时纠正。美元走强和欧洲央行量化宽松为欧元币值回调提供了一个契机,当前欧元大幅贬值可被视为欧元币值趋向均衡汇率的回归过程。因此,文章也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欧元大幅贬值的内在逻辑。尽管如此,由于欧元区内部结构性问题的存在,即便当前欧元区整体汇率回归均衡,但德国仍将享有非对称性汇率竞争优势。
- 王玉柱
- 关键词:均衡汇率汇率错位BEER欧元区
- 新进口替代战略:大国竞争视域下中国新型产业政策与治理
- 2024年
- 进口替代战略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政策选择,通常采取保护主义导向的市场策略,旨在解决外部市场冲击下的本国产业有效成长问题。区别于传统进口替代战略,新进口替代战略具有显著的大国竞争色彩。大国竞争导致的产业链阻断正迫使相关国家在特定领域进行产业自主化政策探索。中美产业战略竞争背景下,中国在半导体产业领域的大规模国产化尝试体现了新进口替代战略的若干特征。有别于传统进口替代战略的政策实施环境,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新型举国体制模式和市场行为主体的内生力基础等因素为新进口替代产业成长提供重要动力支撑。与此同时,有效产业成长需考虑到产业政策的发展局限,不断完善产业成长的治理机制和增强治理能力。
- 王玉柱
- 关键词:进口替代战略半导体产业产业政策自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