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灵枢
- 作品数:15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提高DNA疫苗免疫效果的策略被引量:1
- 1999年
- 近年来,DNA疫苗的研究进展迅速,已在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病、肿瘤、过敏性疾病及免疫病理性疾病的防治研究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进一步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当前在这方面主要的策略有:构建真核表达载体时,选择合适的启动子;质粒基本骨架中插入免疫刺激序列(ISS)或选择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载体;细胞因子基因与外源基因共表达或共接种以提高外源基因编码抗原诱导的免疫反应。此外,质粒DNA的接种剂量和途径也可影响免疫反应效果。
- 王灵枢刘晶星陆德源
- 关键词:DNA疫苗免疫效果
- 柯萨奇B3病毒的纯化及其初步应用
- 2000年
- 王灵枢朱莉刘晶星陆德源
-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纯化DNA疫苗抗原
-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结构蛋白抗原及其相应抗体的检测
- 1996年
- 10株HFRSV乳小白鼠脑内接种传代后,滴定其毒力(PFu/0.1ml)、核、膜结构蛋白抗原(RPHA、HA)、并以活毒一次免疫,1个月后以IFA、HI、RPHI、PRNT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并以交叉HI、交叉RPHI证实各毒株间抗原性的关系。结果提示:选择HFRS疫苗株时,高的HA/RPHA比值是必要的;且UR、R_(22)、L_(99)株病毒抗体与其它10株病毒有广泛的交叉反应、被推荐为疫苗首选毒株,需进一步与HFRS各型病毒作广泛的交叉试验。
- 李嫔王灵枢保明利杨丽敏周宁吴冬明倪大石林娜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结构蛋白HFRSV抗体
- RPHI和HI对EHF患者进行血清学分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作者应用RPHI和HI两种方法,对EHF患者进行血清学分型的比较。通过对57例不同病日的EHF患者血清与野鼠型及家鼠型病毒血凝素抗原(分别称为A-Ag及R-Ag)同时进行HI、RPHI。在EHF疾病过程中,两种抗体的效价呈平行性升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用A-Ag时,r=0.94;用R-Ag时r=0.98),对3,5,7,10,17病日的患者进行可分型率的统计发现,HI,RPHI的可分型符合率为58,75,96,36,100,100%;另对189份荧光阳性的患者血清检测的结果,HI,RPHI两法判别家、野鼠型的总符合率为90.5%。上述结果表明:与HI相比,RPHI用于EHF患者的血清学分型,不仅操作简便,勿需复杂费时的血清处理,并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普遍应用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的分型研究。
- 王灵枢倪大石周宁董朝阳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血凝抑制试验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血清学分型
- 柯萨奇B3病毒结构和非结构蛋白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在体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0年
- 制备CVB3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重组质粒DNA疫苗时 ,采用RT PCR从CVB3感染的HeLa细胞中扩增VP1、VP2、2A和 3D基因 ,重组入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中 ,构建pcDNA3/VP2、pcDNA3/VP1、pcDNA3/ 2A和pcDNA3/ 3D重组质粒 ,经酶切和测序证实扩增的序列并将各重组质粒体外转染真核细胞COS 7,用RT PCR检测mRNA的转录 ,用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 4种重组质粒酶切出相应大小的目的片段 ,经测序证实为CVB3相应序列 ,Western blot证实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本文成功构建CVB3结构与非结构蛋白的重组质粒DNA疫苗 ,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效果奠定了基础。
- 王灵枢朱莉刘晶星陆德源
-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B3质粒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早期免疫应答的研究
- 1994年
- 应用反向被动血凝集抑制试验和血凝集抑制试验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早期血清(7病日内)中病毒核蛋白、膜蛋白抗体。103例患者血清,仅核蛋白抗体出现者33例,病情转径及无变化者31例(93.94%).而转重者仅2例(6.06%),且其血清抗体主要为IgG型。仅膜蛋白抗体出现的患者9例,病情转重者8例(88.89%),其抗体主要为IgM.核蛋白、膜蛋白抗体均阳性的61例患者,病情转归介于上述二者之间.提示:核蛋白抗体先出现的患者,病情多转轻,而膜蛋白抗体先出现的患者,病情普遍转重,似与病毒的"一次性打击"有关。在仅核蛋白抗体出现的患者中,有2例病情转重,但其抗体球蛋白类型为IgG,故尚不能排除本病有"二次感染"的可能,这一现象在推行本病预防接种时值得重视,另对进一步探讨本病的发病机理及预测患者的病情转归亦具参考价值。
- 王灵枢倪大石杨丽敏林娜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免疫应答血凝试验
- 柯萨奇B3病毒结构和非结构蛋白D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1年
- 目的 制备 4种柯萨奇B3病毒 (CVB3)结构和非结构蛋白重组质粒DNA疫苗 ,并探讨其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 4种CVB3结构和非结构蛋白重组质粒 ,将各重组质粒体外转染真核细胞 ,用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 ;于BALB/c小鼠后腿胫骨前肌注射免疫 ,于 0、4、8周共免疫 3次 ,10 0 μg/次。免疫后不同时间检测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指标。结果 4种重组质粒酶切出相应大小的片段 ,经测序证实为CVB3序列 ,Westernblot证实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pcDNA3/VP2、pcDNA3/VP1、pcDNA3/ 2A和pcDNA3/ 3D均可诱导小鼠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并对致死量的CVB3m、CVB5和CVB2攻击具有保护作用 ,表现为病毒攻击后第 3天血中病毒滴度降低 ,第 10天心肌病理变化比对照组明显减轻 ,且小鼠生存率显著提高。其中以pcDNA/VP1和pcDNA3/ 3D组保护作用最明显。结论 CVB3结构蛋白VP1和非结构蛋白 3D质粒DNA有可能用作CVBDNA疫苗的候选基因 。
- 王灵枢刘晶星朱莉陆德源
-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B3DNA疫苗免疫应答
- EHF病毒(A_9株)核蛋白血凝活性的研究
- 1991年
- 用已知抗 EHF 病毒核蛋白的 McAb A_(35)偶联于 Sepharose 4B 免疫吸咐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 EHF 病毒 A_9株抗原,再用高压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所获纯化样品用不同特性的单克隆抗体、EHF 患者血清及正常人血清。通过 ELISA 间接法鉴定为 EHF 病毒特异性的;经 SDS-PAGE 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9.6ku;并经 EHF 病毒 S、M 片段的 cDNA(PS86,PM 56)斑点杂交试验证实其中不含有核酸.且其比活性高于亲和层析纯化样品十几倍.HPLC 纯化 NP 仍具有血凝活性,并可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将其免疫小鼠后,血清中可检出血凝抑制抗体,但无中和抗体.提示 EHF 病毒 A_9株的核蛋白上可能具有血凝活性结合位点的存在.
- 王灵枢倪大石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核蛋白高压液相色谱
- 免疫酶技术检查E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病毒结构蛋白抗原的研究
- 1995年
- 22例EHF患者于不同病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涂片,用已知抗病毒核蛋白的McAbA35及抗膜蛋白的McAb3G_1进行免疫酶染色,以检查病毒结构蛋白抗原。3病日时抗原检出率为63.1%,7病日时达100%,17病日时仅为18.2%,与抗体应答规律一致,只是其检出比抗体检出约提早3d,且核、膜蛋白抗原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合EHF患者对病毒结构蛋白免疫应答的特点,可预测患者的转归。同时该法也可用于EHP患者早期快速诊断,并值得推广应用于其它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中。
- 王灵枢林娜杨丽敏倪大石吴冬明
- 关键词:免疫酶技术结构蛋白
-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核蛋白的血凝位点研究
- 1994年
-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A9株鼠脑抗原,经A35McAb偶联于Sepharose4B制备的免疫吸附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并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进一步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病毒核衣壳蛋白(NP),其分子量为50000,经不同特性的McAb和EHF患者血清通过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证实为EHF病毒特异性的NP,且具有血凝活性。将HPLC纯化的NP免疫小鼠后,可诱导产生特异性血凝抑制抗体,但无中和抗体产生,由此证实EHF病毒(A9株)NP具有构型依赖性血凝活性结合位点。
- 王灵枢倪大石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核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