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洪新

作品数:205 被引量:1,895H指数:22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33篇医药卫生
  • 31篇农业科学
  • 21篇化学工程
  • 20篇生物学
  • 17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色谱
  • 23篇相色谱
  • 16篇活性
  • 15篇多酚
  • 14篇液相色谱
  • 14篇纯化
  • 13篇多糖
  • 13篇抗氧化
  • 12篇液相
  • 11篇高效液相
  • 1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1篇茶多酚
  • 11篇超声波
  • 10篇质谱
  • 10篇石斛
  • 9篇气相色谱
  • 9篇挥发性
  • 8篇食品
  • 7篇抑菌
  • 7篇凝集素

机构

  • 202篇江南大学
  • 15篇石河子大学
  • 6篇无锡市疾病预...
  • 6篇徐州生物工程...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铜陵瑞璞牡丹...
  • 4篇江苏食品职业...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铜陵白姜发展...
  • 4篇贵州艾源生态...
  • 4篇华宝食用香精...
  • 2篇许昌学院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安琪酵母股份...
  • 2篇江苏食品药品...
  • 2篇贵州赤水国礼...
  • 2篇汕头市捷成食...
  • 2篇贵州省赤水市...
  • 2篇贵州湄潭兰馨...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作者

  • 203篇王洪新
  • 49篇娄在祥
  • 42篇马朝阳
  • 24篇吕文平
  • 21篇朱松
  • 14篇寇兴然
  • 11篇王远辉
  • 10篇田洪芸
  • 10篇孙军涛
  • 9篇陈尚卫
  • 9篇戴军
  • 8篇戴易兴
  • 7篇王强伟
  • 7篇秦晓娟
  • 7篇苏建辉
  • 6篇钮伟民
  • 6篇高行恩
  • 6篇孙秀兰
  • 6篇史先振
  • 5篇李永仙

传媒

  • 34篇食品工业科技
  • 2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8篇食品与发酵工...
  • 1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1篇食品科学
  • 7篇食品工业
  • 7篇中国油脂
  • 6篇食品研究与开...
  • 5篇世界科技研究...
  • 5篇江苏农业学报
  • 5篇粮食与油脂
  • 4篇天然产物研究...
  • 4篇河南工业大学...
  • 3篇中国家禽
  • 3篇中国野生植物...
  • 3篇食品与机械
  • 3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郑州工程学院...
  • 2篇烟草科技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3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13篇2015
  • 14篇2014
  • 11篇2013
  • 14篇2012
  • 27篇2011
  • 13篇2010
  • 11篇2009
  • 20篇2008
  • 14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2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烟草绿原酸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通过比较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烟草绿原酸的吸附分离性能,筛选出适合分离烟草绿原酸的树脂,并对其动态吸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XDA-1树脂对烟草绿原酸不仅吸附量大,而且解吸率高,适合烟草绿原酸的分离富集。该树脂吸附分离烟草绿原酸的工艺参数为:上柱液浓度3.5mg/mL,pH3.0,流速3倍柱床体积/h;以6倍柱床体积的40%乙醇进行洗脱,解吸附效果最佳,绿原酸总回收率为80.06%,初步吸附分离得到的产品中绿原酸含量为39.20g/100g。
艾心灵王洪新朱松
关键词:烟草绿原酸大孔吸附树脂
褐藻酸钠不同脱色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海带为原料提取褐藻酸钠,并对褐藻酸钠的脱色方法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活性碳、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和大孔树脂NAR-9、ADS-22、ADS-8对褐藻酸钠进行脱色。通过对多糖脱色率比较发现,四种方法对褐藻酸钠均有脱色效果。次氯酸钠脱色率较高但多糖保留率较低,树脂脱色法明显优于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和活性炭。
田洪芸王洪新王远辉史刘辉
关键词:海带褐藻酸钠脱色率
蛹虫草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分子构象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21
2019年
选用蛹虫草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借助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52(DEAE-52)柱层析得到虫草中性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polysaccharide,CMP)。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ible)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表征CMP,同时选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测定单糖组成,并采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凝胶渗透色谱和示差联用(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multi-angle laser light scattering-reflective index,GPC-MALLS-RI)测定CMP重均分子质量(MW)和均方根旋转半径(Rg),同时分析CMP在溶液中的构象。此外,对粗多糖和CMP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DEAE-52水洗的中性多糖CMP质量分数为76. 63%,比粗多糖(44. 95%)纯度提高70. 48%;在260 nm和280 nm处均无明显紫外吸收; FT-IR说明CMP为α-构型多糖;其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摩尔比为1∶3. 90∶1. 51; MW和Rg分别为2. 432×107g/mol,31 nm;CMP在溶液状态下为高枝化度结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CMP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且自由基清除率高于粗多糖。
江琦娄在祥王正齐王洪新王洪新
关键词:蛹虫草多糖单糖分子量抗氧化
离子交换吸附分离茶氨酸的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本实验以目前工业上生产茶多酚后的废茶水为原料,通过超滤、脱色等预处理后,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进行吸附分离,探索从其中分离制备茶氨酸的工艺。选用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分析了影响茶氨酸交换容量的因素,并对树脂吸附茶氨酸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固定床离子交换工艺中合适的吸附工艺条件为:pH值为3.4,上样液浓度为3.0mg/ml,上样流速为1.7柱床体积/h。最后确定洗脱工艺条件,用pH11.3的氨水洗脱后得到茶氨酸含量为58%,离子交换过程中茶氨酸的回收率为82%。
朱松王洪新陈尚卫戴军
关键词:茶氨酸离子交换
豆类植物凝集素抗营养机理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植物凝集素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抵御病虫害和动物消化主要成分之一,因此对动物具有较强抗营养作用;该文介绍豆类植物凝集素,并阐述其抗营养机理。
娄在祥王洪新
关键词:植物凝集素抗营养豆类
洋刀豆植物蛋白中凝集素的灭活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洋刀豆蛋白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植物蛋白质,但是其中含有的一些抗营养因子,例如血球凝集素(Concanavalin A,简称ConA)、胰蛋白酶抑制剂等,限制了它在人类食用植物蛋白和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其中ConA是最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本文主要研究洋刀豆植物蛋白中的ConA的灭活方法。分别利用干热、湿热和茶多酚处理法灭活ConA。实验表明,在保持洋刀豆蛋白质良好品质的条件下,干热处理不能使ConA的活力明显丧失;而95℃、30min,100℃、20min或105℃、10min的湿热处理,可使ConA的活力完全丧失;洋刀豆蛋白液中茶多酚浓度达到17.5mg/ml时,也可完全灭活ConA的活力。
朱建标王洪新
关键词:凝集素灭活植物蛋白质干热处理湿热处理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比较铜陵白姜与白姜蜜饯的风味物质被引量:8
2014年
比较铜陵白姜与白姜蜜饯风味物质的差异。以铜陵白姜和采用常温渗糖法新工艺生产的白姜蜜饯为试样,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两者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别从铜陵白姜与白姜蜜饯分离出51种、45种化合物,总共确定了64种化合物,其中铜陵白姜47种、白姜蜜饯42种,有26种成分是铜陵白姜和白姜蜜饯所共有的,鲜姜中有21种成分是白姜蜜饯所没有的,白姜蜜饯中有16种成分是鲜姜所没有的。其中变化比较显著的是醇类和酯类物质的消长,白姜中醇类物质(12.14%)相对较多,而酯类物质(0.76%)极少,但白姜蜜饯中醇类物质(2.38%)极少,而酯类物质(17.41%)较多,酯类物质对白姜蜜饯的浓郁香味有较大的贡献。结果表明,白姜蜜饯与铜陵白姜的风味物质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主要组分基本相同,而且酯类香气发生了变化,香味更加浓郁。
史先振王强伟李永仙王洪新高行恩苏义海
关键词:铜陵白姜风味物质
丰水梨多酚氧化酶氧化茶多酚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提高茶黄素生产的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索了茶多酚与丰水梨质量比从1∶1~1∶50的反应比例条件,10~25℃的温度条件,3.5 ~6.5的pH条件,以及20 ~60 min的反应时间对多酚氧化酶氧化茶多酚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酶与底物质量比、温度、时间、pH4个因素对丰水梨多酚氧化酶(PPO)氧化茶多酚形成茶黄素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经组内比较,反应比例1∶40、反应温度20℃、pH 5.5、反应时间40 min下所得产物,用高精度测色仪检测,a值最大,红色最深.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茶多酚的氧化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茶多酚氧化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质量比>时间>pH>温度,最佳组合为茶多酚与酶源质量比1∶40,温度20℃,pH 5.5,氧化时间40 min,茶多酚的转化率为45.70%.[结论]该研究可为寻求低成本的茶黄素生成途径提供依据.
罗玲王洪新胡倩倩娄在祥马朝阳
关键词:丰水梨多酚氧化酶茶多酚茶黄素
不同糖制工艺铜陵白姜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多次煮成法传统工艺白姜蜜饯与常温渗糖法新工艺白姜蜜饯在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和含量上的差异,为阐释新工艺白姜蜜饯的风味物质基础内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总共确定了85种化合物,其中铜陵白姜47种、传统工艺白姜蜜饯49种、新工艺白姜蜜饯42种。结论:新工艺白姜蜜饯基本保留了原料白姜特有的辛辣风味,而且具有香气的风味物质含量也相应增加。
史先振王强伟李永仙王洪新高行恩苏义海
关键词:铜陵白姜糖制风味物质
微波辅助提取牛蒡叶多酚及其抗氧化、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24
2010年
利用微波辅助法提取多酚。结果表明,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的增加显著提高多酚提取率。微波辅助法提取牛蒡叶多酚的较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min,微波功率160W,料液比1g:20mL,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率平均值为93.93%。DPPH自由基试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牛蒡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牛蒡叶提取物浓度为0.90mg/mL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1.73%。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牛蒡叶微波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都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20,2.80,3.00mg/mL。
娄在祥王洪新吕文平马朝阳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