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沈萍
- 作品数:30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减少腔镜手术护理配合缺陷的对策及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腔镜手术护理配合缺陷次数。[方法]2014年4月—2014年10月,手术部开展了以"减少腔镜手术护理配合缺陷次数"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制定腔镜手术护理配合缺陷次数查检表,查找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的问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腔镜手术配合缺陷平均次数由每月49.00次减少到20.67次,提升了护理工作的环节质量,并且提高了手术医师、手术病人对手术部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腔镜手术护理配合质量,增强了护士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成就感,充分调动了护士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并且提高了全科人员的凝聚力。
- 郭秀茹史艳萍朱琳王沈萍
- 关键词:品管圈腔镜手术护理配合
- 静脉旋切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被引量:2
- 2011年
- 下肢静脉曲张是周围血管中最常见的外科疾病,目前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切口多、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瘢痕多、不够美观且易复发。我院自2008-06~2010-08进行经皮静脉旋切术即Tri Vex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60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 蒋丽君王沈萍
- 关键词:静脉曲张微创旋切手术配合
- 婴幼儿心脏手术巡回配合体会
-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畸形之一,是由于胚胎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产生所致。由于婴幼儿年龄小,体重低,器官发育不成熟,生理解剖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对手术、麻醉医生、体外循环和手术室护士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做好手...
- 蒋丽君王沈萍郭秀茹
- 文献传递
- 层流手术室的感染风险与应对措施
-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手术室感染控制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手术室感染是手术室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1感染风险1.1.1手术室布局和设施不合理:手术室的墙壁表面和地面不光滑或有空隙墙角为直角,不...
- 刘淑英王沈萍
- 文献传递
- 婴幼儿心脏外科手术配合体会
- 婴幼儿时期先心病的手术治疗较其他年龄组的同类手术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由于严重的心脏病导致婴幼儿发育、营养状况及抵抗力等方面都使手术操作和手术室的护理的难度加大。随着小儿心脏外科、麻醉、体外循环技术和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低体...
- 王沈萍朱琳
- 关键词:婴幼儿心脏外科手术
- 文献传递
- 浅谈手术室的护理带教体会
-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专业性较强的特点,是一个需要多科室、多专业人员配合,多工作环节,随机性强, 各个环节都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同时又因其工作节奏快,人员协同关系密切,器械设备繁多,无菌技术操作、查对严格, 不同于其...
- 柳瑾王丹迎王沈萍
- 文献传递
- 婴幼儿心脏手术巡回配合体会
-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畸形之一,是由于胚胎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产生所致。由于婴幼儿年龄小,体重低,器官发育不成熟,生理解剖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对手术、麻醉医生、体外循环和手术室护士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对...
- 蒋丽君王沈萍郭秀茹
- 关键词:心脏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手术配合
- 化学合成可吸收聚对二氧环己酮Ⅱ缝合线在全筋膜层连续缝合腹壁切口的应用:随机对照被引量:6
- 2012年
- 背景:腹部切口的愈合除患者自身情况、腹部切口缝合方式外,还与缝线选择有着密切相关。目的:观察化学合成可吸收聚对二氧环己酮Ⅱ缝合线缝合腹部切口的愈合效果。方法:将2009-09/2011-05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16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腹部正中切口分别采用聚对二氧环己酮Ⅱ缝合线全筋膜层连续缝合和传统丝线分层间断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为(13.45±1.46)min,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切口裂开和排异反应,经换药很快痊愈。对照组切口缝合时间为(22.96±1.95)min,术后切口感染14例,切口裂开9例,排异反应11例,经换药后部分切口延期愈合。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切口脂肪液化例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化学合成可吸收聚对二氧环己酮Ⅱ缝合线缝合腹壁切口操作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并发症少,并且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 李丹牛跃平王沈萍韩广森任潇毅赵玉洲
- 关键词:缝合线切口愈合
- 手术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被引量:1
- 2005年
- 王沈萍王丹迎
- 关键词:手术室
- 1例外伤致内出血休克病人的手术急救体会
- 2000年
- 1 患者李国××,女,19岁,外伤后2小时急诊入院,CT提示:脾脏、左肾破裂。被推入手术室时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测P110次/分、R32次/分、BP70/50mmHg(在多巴胺的维持下);病人抬上手术床后,巡回护士及时建立了两条静脉通路,一路输多巴胺维持血压,另一路输血、补液。洗手护士做好了手术准备,常规消毒腹部铺消毒巾后,取左侧斜切口切开皮肤,打开腹腔,见满腹积血,术中清除积血约2500ml,在切除已破裂的脾脏和左肾后,术中查发现胰尾破裂行胰尾修补术,又切除了肠系膜根部的大血肿,整个手术历时1小时40分钟,手术结束后测病人血压100/60mmHg(多巴胺在止血后已停用)。
- 王沈萍肖丽诺
- 关键词:休克病人肠系膜根部洗手护士肾破裂颈内静脉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