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干预糖尿病胃轻瘫胃肠动力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结合近五年糖尿病胃轻瘫的基础实验研究,对中药干预糖尿病胃轻瘫的的胃肠动力信号通路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干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Ras同源A蛋白/RhoA相关蛋白激酶RhoA/ROCK等多条信号通路参与了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具有多角度多靶点优势,但缺乏物质基础研究,需要开展符合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规律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以期为临床有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提供思路。
- 史敏张露蓉江国荣江国荣
-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胃肠动力信号通路中药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24年
- 中医药在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防治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DGP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整理和综述,发现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Cajal间质细胞、肠神经系统、胃肠激素、肠道菌群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DGP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为DGP的防治提供思路和科学依据。
- 陈琼沈贤敏王斐王斐
- 关键词:中医药糖尿病胃轻瘫CAJAL间质细胞胃肠激素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心得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方法:临床总结我院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医治疗,总结并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西医治疗率,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收到更满意的疗效。
- 王斐梅雨玫韩树堂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法
- 扶正通络方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及对免疫稳态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扶正通络方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稳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12月就诊于苏州市中医医院且腹腔镜已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ASRM分期为Ⅱ~Ⅲ期)患者8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扶正通络方口服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VAS评分及血清肿瘤指标(CA125、CA199)、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统计2组停药6个月、12个月后复发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痛经VAS评分及血清CA125、CA199、IL-10、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3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IL-3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停药后6个月,2组复发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停药后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4/40)比32.5%(13/40),P<0.05],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0%(16/40)比12.5%(5/40),P<0.05]。结论GnRH-a联合扶正通络方可以更好地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痛经症状,降低血清CA125、CA199水平,纠正术后持续存在的免疫稳态失衡,可有效减少复发,提高妊娠率,为临床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提供了新思路。
- 陆黎娟曾薇薇刘迎王斐张露蓉王伟夏亲华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免疫稳态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心得被引量:2
- 2010年
- 反流性食道炎是因食道与胃连接部位预防反流的组织遭到破坏而引起的胃或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道,从而导致食管炎性病变的一组症候群。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食管炎。返流性食道炎患者通常以心口灼热及胸骨后疼痛多见,严重的食管炎可引起食道痉挛及食道狭窄,因此,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临床上对食道炎的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食道钡餐造影及食道内窥镜检查对食管炎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是,对返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西医治疗,疗效不佳且患者病情易反复。为提高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将中西医结合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心得介绍如下。
- 王斐梅雨玫韩树堂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病机中西医结合疗效
- 胆囊疾患与结直肠息肉相关性的探讨与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
- 背景:胆囊结石和结直肠息肉都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式之一。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已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而结直肠息肉特别是腺瘤已经被公认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但胆囊切除与结直肠息肉的...
- 王斐
-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囊切除结直肠息肉结肠癌中医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