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忠
- 作品数:74 被引量:28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 渔用感应式投饵耳筒的设计与养殖效果的研究
- 2009年
- 在水产养殖日常管理工作中,最耗费时间的工作就是投饲。投饲方式主要有人工投喂和自动投饵机投喂2种。采用人工投喂,劳动强度大、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投喂精确度低,饲料损失率16%~20%,饲料成本高,养殖效果差;采用自动投饵机投喂,基本解决了人工投喂存在的问题,饲料的损失率8%~9%,养殖效果明显提高。但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投饵机还存在一些缺点,
- 张金路陈有光王志忠
- 关键词:自动投饵机养殖效果感应式渔用投饲方式
- 健康养鱼的技术要点
- 2003年
-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因药物残留等问题出口屡遭禁运,给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2001年,我国出口到欧盟的水产品总量近13万吨,创汇额达6亿多美元,而2002年欧盟对我国出口水产品实行禁运,这就意味着我国在欧盟市场上丢掉13万吨的市场份额,造成6亿多美元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打乱了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使得国内水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如此惨痛的教训,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充分重视。在今后的养殖过程中,应在加强用药管理和科学养殖上下功夫。下面我们针对“水、种、饵、防”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 徐海强马汝芳轩子群王志忠杜兴华朱士文王秉利
- 关键词:养殖浮游生物用药管理
- 重盐碱地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浮游动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重盐碱地虾池作为人工生态系统既不同于海洋和湖泊,又与淡水池塘有很大差异。浮游动物是虾的重要天然饵料,因此,研究重盐碱地虾池的浮游动物组成、生物量变动及其影响因素,无论从理论上了解重盐碱地虾池生态特点,还是在实践上指导养虾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巩俊霞段登选王志忠陈秀丽陈金萍刘红彩孙栋
-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重盐碱地养殖池塘人工生态系统淡水池塘天然饵料
- 鲤鱼营养需要的研究
- 本文用正交设计法对鲤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糖类、脂肪、混合无机盐等的适宜需要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其适宜需要量为:蛋白质35%,脂肪12%,糖类25%,混合无机盐8%,纤维素11%;用日产835-50型氨基酸高速自动分析...
- 李爱杰徐玮孙鹤田刘汉华马俊岭王志忠
- 关键词:荷元鲤营养营养需要
- 文献传递
- 中草药防治草鱼“三病”的池塘试验报告
- 2006年
- 中草药防治草鱼“三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毒副作用小、对环境不易造成污染,而且含有多种免疫调节成分。应用中草药防治水生生物疾病有悠久的历史,我们针对草鱼难养,易得“赤皮、烂鳃、肠炎”三大流行病的特点,常年调研观察出现的临床症状,按照中兽医药学的理论、方法,科学配伍,定量选药,辨证施治,在药理学试验及临床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池塘养殖草鱼防治“三病”的试验,现报告如下。
- 马荣棣王振龙杨玲师吉华王兰明周嗣泉王志忠柴家前
- 关键词:中草药防治池塘养殖草鱼免疫调节水生生物
- 黄河入海口海域浮游植物丰度及其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黄河人海口水域是黄河人海的通道,也是许多江海鱼类的洄游通道、产卵场和索饵场。黄河入海口水域水文环境复杂多变,近年来由于受人类活动和陆源污染物排放等因素的影响,水质逐渐趋于富营养化。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又是海洋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因此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是反映水域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 巩俊霞杨秀兰段登选王爱敏杜兴华王志忠陈述江曲慧张金路
- 关键词:浮游植物水域生态环境丰度海域海洋生态系统污染物排放
- 东平湖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生物量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研究了2006~2007年东平湖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及变化。结果表明:东平湖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42种。其中绿藻种类最多,64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45.07%;其次为蓝藻门、硅藻门和裸藻门,分别为27种、26种和10种,占19.01%、18.31%和7.04%;甲藻门、黄藻门、隐藻门和金藻门相对较少,分别为6种、4种、3种和2种,占4.23%、2.82%、2.11%和1.41%。浮游植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10~13.84)×107ind./L和0.45~37.23 mg/L。东平湖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41~3.92和0.11~0.87,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较好,表明东平湖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处于较完整和稳定的状态。
- 王志忠巩俊霞陈述江孙栋陈金萍王钦东段登选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生物量
- 黄河入海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次级生产力被引量:12
- 2012年
- 为了解黄河入海口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现状,于2008年和2009年黄河枯水期的5月和丰水期的8月分别对黄河入海口5条潮间带断面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5种,其中软体动物26种、甲壳动物22种、多毛类12种、腔肠动物2种、腕足动物、棘皮动物和鱼类各1种。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是构成潮间带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黄河入海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为(929.60±356.53)/m2,平均生物量(湿重)为(169.92±7.31)g/m2。在栖息密度组成中,软体动物占绝对优势,其次甲壳动物和多毛类,其他类群较低。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1.44±0.44,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1.57±0.15,Pielou均匀度指数0.42±0.11。年平均去灰干重(13.96±0.61)g(AFDW)/m2,年次级生产力(11.26±0.62)g(AFDW)/(m2.a),P/B值平均(0.89±0.11)/a,表明黄河入海口潮间带个体较大、生活史较长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所占比例较高。
- 王志忠张金路陈述江杜兴华段登选刘艳春蒋万钊赵磊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次级生产力潮间带
- 免疫多糖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4
- 1999年
- 首次在草鱼饵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免疫多糖,测定草鱼血清中溶菌活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结果表明免疫多糖对草鱼免疫系统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池塘应用试验也表明,免疫多糖可显著增强草鱼对病毒性出血病的抵抗能力,提高成活率和产量,具有广阔的生产应用前景。认为添加2~3%免疫多糖可达到较好免疫效果。
- 曹振杰曲世科丛日祥马俊岭王志忠刘汉华张家国孙鹤田轩子群
- 关键词:草鱼鱼病免疫多糖出血病免疫功能
- 革胡子鲶高效养殖新模式
- 2006年
- 王志忠陈磊王美平
- 关键词:革胡子鲶大棚温室温室越冬温室培育鱼种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