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川

作品数:58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药物
  • 12篇药理
  • 11篇细胞
  • 8篇衍生物
  • 8篇药理学
  • 7篇血管
  • 7篇网络药理学
  • 7篇分子对接
  • 6篇缺血
  • 6篇京尼平
  • 6篇胶囊
  • 5篇栀子
  • 5篇黄芩
  • 4篇低碳醇
  • 4篇学成
  • 4篇药理作用
  • 4篇制剂
  • 4篇乳腺
  • 4篇碳醇
  • 4篇肿瘤

机构

  • 53篇陕西中医药大...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工业大学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西藏民族大学

作者

  • 57篇王川
  • 38篇王斌
  • 37篇刘继平
  • 24篇史永恒
  • 11篇朱星枚
  • 10篇王国全
  • 9篇卫昊
  • 7篇史海龙
  • 5篇曹永孝
  • 5篇刘静
  • 4篇肖雪
  • 3篇解恩义
  • 3篇王婷
  • 3篇白黎明
  • 3篇徐小平
  • 3篇张盼
  • 2篇胡锐
  • 2篇李庆
  • 2篇郭琦
  • 2篇严亚锋

传媒

  • 7篇中药药理与临...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成药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成才之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年份

  • 3篇2025
  • 12篇2024
  • 13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杏叶对心脑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银杏叶,性平,味甘、苦、涩,归心经,具有化浊降脂、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为银杏内酯、银杏多糖、银杏黄酮等,主要通过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脑血管的药理作用来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运用银杏叶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的脑损伤等心脑血管疾病。现从物质基础、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对于银杏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旨在为银杏叶及其化学成分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冯锦辉毛祥正贺燕玲王斌刘继平王川王国全
关键词:银杏叶心脑血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绞股蓝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25年
绞股蓝是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可食用植物资源,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和陕西南部。1986年,国家科技部将绞股蓝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首批名贵中药,并于2002年列入国家保健食品目录。早期对绞股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皂苷类成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绞股蓝黄酮和多糖类成分,绞股蓝的药理活性成分也从早期的粗提物逐渐深入为单体。该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近几年国内外绞股蓝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绞股蓝总皂苷、氨基酸、多糖、黄酮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降血糖、增强免疫力、保肝等药理作用,有着巨大的研究开发价值。临床上主要用于降血压、降血脂、护肝、促进睡眠以及多种癌症的抗癌临床治疗。通过对绞股蓝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绞股蓝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李倩陈雨萌王煦焱张育芳曹寒晶王川刘维海
关键词:绞股蓝绞股蓝皂苷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医学专业药理学试卷分析与评价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我校中医学专业药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对考试与教学进行了思考,为教学改革和考试命题改进提供合理的依据。方法对我校2018级中医学专业共94份药理学试卷的成绩分布、难度、区分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医学专业学生考试平均成绩为(71.0±11.6)分,试卷平均难度系数为0.69,平均区分度为0.52。结论试卷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本校中医学专业学生基本掌握了大纲要求,较好的掌握了药理学专业知识,也反应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和命题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王川刘继平卫昊胡锐
关键词:药理学试卷分析中医学专业考试命题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基于5-LOX/LTB4信号通路探讨PM_(2.5)对大鼠脑肾损伤的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脑肾相关”理论认为,脑与肾生理相系,经络相通,阴阳互应,从“脑肾相关”理论出发,本研究旨在探讨气道吸入不同剂量PM_(2.5)混悬液是否通过激活5-LOX/LTB4通路对大鼠脑、肾组织造成损伤,为中医脑肾相关理论生物学基础和中药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M_(2.5)7.5、15、30 mg/kg染毒组,每组6只。染毒组通过气管滴注相应剂量混悬液1 mL/kg,6天滴注1次,持续3个月,正常对照组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滴注期间每日记录大鼠生理状况。末次滴注完成后,禁食12 h,取材后,以肾脏组织病理切片、24 h尿量、尿常规及血清肾功能指标BUN、SCR评估肾脏功能损伤情况;以脑组织病理切片、脑血流量反应脑组织损伤情况;以血清中IL-1β、IL-6、TNF-α、IL-10、TGF-β1含量及脑、肾组织5-LOX蛋白和LTB4表达情况反应PM_(2.5)是否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并激活5-LOX/LTB4信号通路对大鼠脑、肾组织造成炎性损伤。结果:滴注不同剂量PM_(2.5)混悬液后,模型对照组大鼠毛色均出现暗淡发黄且摄食、体质量下降等情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模型对照组大鼠脑、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情况;其中PM_(2.5)15、30 mg/kg组大鼠尿量、血清BUN、SCR含量显著升高(P<0.01);各染毒组大鼠脑血流量显著下降(P<0.01);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IL-10、TGF-β1显著下降(P<0.01);脑、肾组织中5-LOX、LTB4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PM_(2.5)吸入可造成脑、肾组织损伤,机制可能是由于PM_(2.5)进入机体激活5-LOX/LTB4信号通路表达,引起脑、肾的炎症反应,导致脑肾损伤。
赵安东孙欠欠张嘉豪呼田周雪薇刘继平王川王川
关键词:5-脂氧合酶白三烯B4
一种1-O-烷基京尼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京尼平衍生物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O‑烷基京尼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O‑烷基京尼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A、低碳醇、路易斯酸催化剂和极性有机溶剂混合进行烷氧化反应,得到1‑...
史永恒韩朝军王川史海龙王斌刘继平
文献传递
一种中药饮片的智能筛选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饮片的智能筛选方法及系统,涉及中药饮片筛选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步骤一、中药饮片前端处理、步骤二、中药饮片后端筛选和步骤三、中药饮片整理分析。在步骤一、中药饮片前端处理中,分析放置在库房的各类中药饮片的...
王川史永恒徐欣雅刘继平王斌
基于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脑清通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脑清通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6.25 mg/kg组、脑清通颗粒1.3、2.6、5.2 g/kg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合应激刺激和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从第6 w起,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给药组用相应药物灌胃,1次/d,连续给药7 d。观察大鼠体征表现;采用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及脑梗死体积测定评价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尼氏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变化;ELISA法检测SOD活力和MDA含量;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Keap1、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体征表现符合临床肝热痰瘀证基本特征,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加,大鼠血清SOD活力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脑组织Keap1、Nrf2、HO-1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脑清通颗粒1.3、2.6、5.2 g/kg组可改善大鼠体征表现,明显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P<0.01或P<0.05),显著升高血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下调脑组织Keap1的蛋白表达,上调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脑清通颗粒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达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
严亚锋刘伟刘伟王斌刘继平
栀子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4年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外用可消肿止痛。栀子属于我国药食两用资源,应用历史悠久,在我国多地种植生产,品种多样,使用范围广泛,药理作用显著,表现出较高的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表明栀子具有解热、抗炎、降压、调脂、降血糖等功效,且对肝脏、血管、神经等都具有保护作用。该文通过对栀子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从中药栀子的品种资源分布及其活性成分含量影响因素、药理作用与多种成分之间的联系、古代医学专著中相关古方在临床的应用等方面阐明栀子优质资源分布、生物活性以及复方应用的研究,对栀子单药和复方配伍在未来更好的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栀子后续相关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张嘉豪呼田周雪薇孙欠欠赵安东王川刘继平刘继平
关键词:栀子种质资源药理作用古方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讨黄芩苷/栀子苷抗脑缺血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和实验验证结合,探讨黄芩苷(BC)/栀子苷(GD)能否通过抗脑缺血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挥治疗作用。方法收集BC、GD预测靶点和脑缺血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疾病靶点,取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离体血管环与在体实验对网络药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共收集到BC/GD抗脑缺血后内皮功能障碍107个靶基因,主要涉及IL-17、TNF、NOD样、MAPK等信号通路,取NOD样信号通路中最具代表性NLRP3炎性小体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BC/GD呈部分内皮依赖性舒张脑基底血管环;MCAO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脑血流量增加,缺血侧皮层和脑基底动脉内皮病理状态改善,缺血侧皮层中NLRP3、胱天蛋白酶1和IL-1β蛋白表达被抑制,脑基底动脉中iNOS蛋白表达下调、eNOS蛋白表达上调,皮层中ROS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血清中IL-1β、IL-18水平降低。结论BC/GD可能通过下调NLRP3炎性小体的活化,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梗死体积,改善脑缺血损伤。
张行行赵麓孙欠欠赵安东刘继平史永恒史永恒王斌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脑缺血黄芩苷栀子苷
一种高脂血症保健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脂血症保健仪。所述高脂血症保健仪包括主体;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推动机构;移动机构;取血机构,所述取血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取血机构包括气囊、采血管、取血针、固定块、酒精棉和保护盖,所述...
张珍王川白黎明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