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雄
- 作品数:14 被引量:206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遥感技术预测地震灾害的初步研究——以福州市为例被引量:1
- 1998年
- 本文通过对福州市多种遥感卫星图片(包括美国专题制图卫星的TM三波段假彩色合成图片,时相为一九八八年四月十八日;美国地球资源卫星CCCT计算机处理,采用比例拉伸、矩阵变换、对数直方化、北东向增强、北西向增强等方法处理的不同图片),对福州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地震地质构造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特征进行解释,结合野外地震地质调查,评判潜在的地震地质灾害。
- 王善雄黄莉菁
- 关键词:遥感断陷盆地地震地质灾害
- 新技术催生的一种高效能地震分析预报体系构想
- 2006年
- 分析了现存分析预报体系存在的许多弊端及由此产生的后果,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把数据仓库、VPN技术引入地震系统,建立一个基于数据仓库并借助VPN技术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使已建的数字系统发挥最大的功效,进而提高分析预报的效能。
- 廖丽霞王善雄
- 关键词:数据仓库VPN
- 台湾海峡滨海断裂带的构造特征与活动性被引量:30
- 2006年
- 根据台湾海峡滨海断裂带活动断裂调查得到的海底地形、重力、地磁和多道地震探测资料,对滨海断裂带的构造特征与活动性进行了研究。该断裂带总体呈NE向分布,东北端起自牛山岛以东海域,西南端止于兄弟屿以东海域,大体沿50~60m等深线展布,全长约500km,是华南大陆与台湾海峡海盆的分界断裂;断层面近于直立,切穿地壳;在主压应力轴为NWWSEE方向的应力场作用下,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兼逆冲性质;断裂带两侧地形反差大,最新活动性强,控制着两侧新生代地层的沉积,;断裂带上地震活动频繁,是福建沿海地震活动最活跃的断裂带。
- 黄昭王善雄
- 关键词:台湾海峡地震活动性
- 福建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4年
- 简述福建地区已开展的深地震测深(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深地震反射、宽频地震观测及地震层析成像工作概况,综合论述了上述四种研究方法在福建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探测,如莫霍面深度及其变化、P波速度结构、低速层分布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
- 蔡辉腾金星王善雄
- 关键词:地壳上地幔
- 1604年泉州海外大地震及其海啸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由于史料记载的模糊和局限性,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地震是否引发地震海啸灾难,一直是有争议的。该文从这次地震历史资料的辨别、考证和分析研究认为,泉州海外大地震并未引发地震海啸产生的显著灾害。在相关的史料与台湾海峡发震构造的分析基础上,通过潜在海啸源的鉴别以及海啸源参数的确定,对泉州滨海断裂和台湾海峡浅滩南缘海啸源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利用了1994年台湾海峡浅滩南缘地震的海啸波验潮站资料,对计算模型和方法进行了检验。1604年泉州海外大地震的潜在海啸源(滨海断裂)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海啸波对泉州湾沿岸的增减水效应不足以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因此也为1604年泉州海外大地震未引发灾难性的海啸提供了新的证据。
- 黄昭王善雄王喜年
- 关键词:地震海啸
- 福建中西部断裂活动与断陷盆地演化的初步研究——以上杭盆地为例被引量:6
- 1998年
- 本文以上杭盆地为基础,通过对福建中西部断陷盆地的演化及断裂构造活动性分析,初步探讨福建中西部断陷盆地演化过程,为进一步研究盆地构造发育的力学机理指出方向。
- 王善雄林东燕
- 关键词:盆地演化
- 基于人工地震测深数据建立地壳一维速度结构被引量:4
- 2015年
- 设计适用于人工地震宽角折射/反射测深数据,以走时残差为阈值迭代计算一维速度结构的线性反演流程,并编制相应程序LIAE1D。其特点:1)建立自适应的初始模型;2)运用广义逆矩阵法求解线性方程。该方法和程序可行有效,其结果可为后续二维反演提供较为优化的初始模型。
- 蔡辉腾金星王善雄
- 关键词:人工地震测深线性反演走时残差
- 福建地区上部地壳结构深地震测深探测研究
- 2023年
- 位于中国大陆东南缘的福建地区是东南沿海的一个活动构造带,有着复杂的形成和演化历史。为了认识该区浅部地壳结构和基底构造特征,利用福建地区4条NE向深地震测深测线的Pg波走时数据,使用有限差分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4条剖面上部地壳的精细速度结构,揭示了该区上部地壳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基底构造以及断裂浅部特征。4条剖面速度介于4700~6100 m/s,自西向东速度变化逐渐增强,构造单元边界两侧基底速度横向变化明显;4条剖面结晶基底界面埋深介于1.0~6.0 km,由北往南有所加深,基底面的起伏与构造凸起和凹陷对应;闽西北隆起带的上部结构速度整体偏高且界面埋深较浅,与变质基底有关;闽西南拗陷带的上部地壳结构高低速变化明显且界面形态呈深浅间隔变化,与该区的断陷盆地和拗陷与隆起交错的地质构造相对应;东南沿海中生代岩浆带的上部地壳速度高、变化大,表明华南大陆东部所受的构造活动强于西部。剖面经过的NW向断裂带都切割基底,与该区的地质构造和构造变形的主方向一致,反映了受古太平洋板块NW向的俯冲−碰撞挤压作用。研究成果为获得东南沿海重要的NW向构造深浅关系提供浅部地震学证据。
- 李培任丛荣李海艳王善雄
- 关键词:东南沿海
- 华南沿海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被引量:9
- 2005年
- 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是研究地震背景的重要一环。随着资料积累的增加和人们认识的提高,我们在分析历史资料完整性、可靠性基础上,筛选21次有详细宏观调查报告、有仪器测定震级,震级、烈度分布均衡的54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变换常数R,反复统计、搜索方差小,结果符合客观规律的统计结果,并与原东部和华南地区的衰减关系进行全面的比较。建立更符合客观规律,适合本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 林金瑛王善雄林锦华
- 关键词:长轴
- 福建邵武-南平-平潭深地震测深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8
- 2015年
- 邵武-南平-平潭深地震测深剖面位于福建北部.沿测线用133套数字地震仪接收5次人工爆破激发的地震波,获得了一批高质量的地震测深资料.在记录截面图上作震相分析和走时拾取的基础上,用初至波有限差分层析成像方法获得地壳上部速度结构,并进一步利用地震走时及波形拟合得到了地壳二维P波速度结构与构造特征.结果表明:结晶基底埋深2.0~4.0 km,在福州盆地内最深接近4.0 km.莫霍界面形态整体显示东浅西深,在沿海附近为30.0 km,向西北加深至33.0 km.政和-海丰断裂带东侧下地壳为一层梯度结构,西侧下地壳则大约以23 km深度为界呈两层结构.西侧速度总体低于东侧,且在约22 km深度处存在速度最低为6.25 km s-1的低速层,可能由部分熔融物质组成.政和-海丰断裂是一条地壳深大断裂,应为深部物质上涌的通道,与福建地区始于元古代,结束于晚第三纪的多期岩浆活动和华南大陆的多期次地质构造运动有着直接关系.
- 李培金星王善雄蔡辉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