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博

作品数:42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生物学
  • 27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2篇化石
  • 11篇昆虫
  • 9篇琥珀
  • 7篇生物群
  • 6篇中生代
  • 6篇古生物
  • 6篇半翅目
  • 5篇白垩纪
  • 4篇新属
  • 4篇英文
  • 4篇鞘翅目
  • 4篇中侏罗世
  • 4篇侏罗世
  • 4篇寄生
  • 4篇古生物学
  • 3篇热河生物群
  • 3篇埋藏学
  • 3篇昆虫纲
  • 3篇昆虫化石
  • 3篇寄生性

机构

  • 39篇中国科学院南...
  • 7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临沂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布鲁塞尔自由...
  • 1篇布里斯托大学

作者

  • 40篇王博
  • 24篇张海春
  • 13篇方艳
  • 4篇张青青
  • 3篇郑大燃
  • 2篇张俊峰
  • 2篇黄迪颖
  • 2篇林启彬
  • 2篇蔡晨阳
  • 1篇罗静
  • 1篇关成国
  • 1篇李献华
  • 1篇杨石岭
  • 1篇李建峰
  • 1篇王慧煜
  • 1篇赵方臣
  • 1篇陈军
  • 1篇王孝理
  • 1篇孟凡巍
  • 1篇泮燕红

传媒

  • 8篇古生物学报
  • 5篇大自然
  • 3篇科学通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知识就是力量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科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生命世界
  • 1篇科学世界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江苏省昆虫学...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1、H3亚型猪流感病毒双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地检测H1和H3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ce virus,SIV)的方法,根据H1和H3亚型SIV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和2条Taq Man探针,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敏感性高,可检测到最低拷贝数为102拷贝/μL;重复性良好,重复孔Ct值的变异系数均在5%以下;特异性好,除H1和H3亚型SIV外,H4、H5、H7、H9亚型SIV、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口蹄疫病毒、伪狂犬病病毒检测均为阴性;在田间样品中成功检出1株H1和1株H3亚型SIV,检出率为1.16%。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特异,可为H1、H3亚型SIV的快速鉴别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王博王博王博王慧煜赵宝华罗静韩雪清
关键词:TAQMAN探针
鞘喙蝽总科(半翅目)在中国的首次发现(英文)
2011年
半翅目鞘喙亚目是一类具有重要演化意义的昆虫。该亚目包括三个科:鞘喙蝽科(Peloridiidae)和卡拉蝽科(Karabasiidae)同属于鞘喙蝽总科;原臭虫科(Progonoci micidae)属于原臭虫总科。鞘喙蝽科是唯一的现生类群,孑遗于南半球。卡拉蝽科化石较丰富,但只发现于中亚、西伯利亚和蒙古中生代地层。本文重新描述广西西湾中侏罗统石梯组的Tegulicicada planaLin,1986,将其归入卡拉蝽科模式属Karabasia,建立一新组合Karabasiaplana(Lin,1986)comb.nov.。这是鞘喙蝽总科在中国的首次报道。该发现将鞘喙蝽总科在中生代的地理分布从暖温带地区(中亚、西伯利亚和蒙古)扩展到华南的亚热带或热带地区。同时,文中也总结了卡拉蝽科的化石记录。
王博Jacek Szwedo张海春林启彬
关键词:半翅目中侏罗世
埃迪卡拉纪天文旋回研究现状及陡山沱组天文旋回研究进展
作为寒武纪大爆发的前夜,新元古代晚期埃迪卡拉纪发生了从雪球地球消融到寒武纪大爆发的深刻转变,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生物也在一次次伟大的尝试中向显生宙生物面貌演变。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年龄约束导致这一时期的生物...
薛乃华关成国王伟王博张海春周传明
关键词:埃迪卡拉纪古环境变化
文献传递
中生代古蝉总科的演化(昆虫纲:半翅目)(英文)
The extinct superfamily Palaeontinoidea(Insecta:Hemiptera:Cicadomorpha)consists of three families:Dunstaniidae...
王博张海春方艳
文献传递
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一个寄生性虻类(双翅目:独须虻科)(英文)
Eremochaetidae(Diptera)is an important,but relatively small,extinct group that ranging from the Late Jurassic ...
张青青张俊峰王博
关键词:FLYCRETACEOUS
文献传递
侏罗纪道虎沟化石库的埋藏学和古环境:基于古蝉和螽蝉的比较埋藏学分析
The Middle Jurassic Daohugou deposit of China is amongst the most important insect Lagerstatten.Although the e...
王博张海春方艳
关键词:TAPHONOMYPALEOENVIRONMENTDAOHUGOULAGERSTATTE
螽斯化石揭秘2亿年前的动物交响乐
2024年
现今大自然中的声音,热带地区以昆虫和青蛙的鸣叫占主导,温带地区鸟类的叫声则更为丰富。那么在2亿年前的中生代,地球上充斥着怎样的声音呢?近年来,古生物学家在螽斯化石上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声学器官,为人类揭秘2亿年前动物的声音提供了一把钥匙。
许春鹏王博杨定华
关键词:古生物学家螽斯交响乐温带地区揭秘化石
内蒙古道虎沟中侏罗世古蝉科(昆虫纲,半翅目)一新属种
2014年
根据内蒙古宁城道虎沟产出的一块古蝉科后翅化石,建立1新属1新种——宁城美丽古蝉(Kallicossus ningchengensis gen.et sp.nov.)。新属有别于古蝉科其它已描述的属,其特征为M1+2长,分支点远离翅基部,RP与M1愈合一小段,横脉m-cua存在且长。文中对道虎沟地层已报道古蝉类进行了总结,并基于此对该地区化石层的地质时代进行了探讨。新属种的发现进一步证实古蝉科在侏罗纪中期生物多样性程度非常高。
陈军张海春王博郑晓廷王孝理
关键词:新属半翅目中侏罗世
缅甸琥珀中半翅目蜡蝉亚目Mimarachnidae科及其多样性研究
半翅目是昆虫纲中最常见且数量最多的目之一。蜡蝉亚目作为半翅目中最重要的一个类群,目前已知有30 个灭绝和现生科。该类群不仅种类繁多分异度高,而且有很长的演化历史,其最早的化石记录可追溯至三叠纪时期。
江湉王博Jacek Szwedo万晓樵
漳浦琥珀带你穿越时空
2021年
琥珀,一种特殊的化石保存方式,通常由植物分泌的树脂掩埋在地下数千万年,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过大分子聚合作用而成。它们在古生物学、古生态学等学科中具有重要意义,而琥珀化石复原,为人们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演化、生态面貌等打开了崭新的一扇窗。
杨定华王博许春鹏
关键词:琥珀古生态学生物演化地质历史时期古生物学高温高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