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小麦
  • 5篇白粉
  • 5篇白粉病
  • 4篇种质
  • 3篇锈病
  • 3篇小麦白粉
  • 3篇小麦白粉病
  • 3篇小麦白粉病菌
  • 3篇抗病
  • 3篇寄主
  • 3篇寄主范围
  • 3篇白粉病菌
  • 3篇病菌
  • 2篇条锈病
  • 2篇种质资源
  • 2篇小麦种
  • 2篇小麦种质
  • 2篇小麦种质资源
  • 2篇麦种
  • 2篇抗病性

机构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王剑雄
  • 4篇周益林
  • 4篇盛宝钦
  • 4篇段霞瑜
  • 3篇向齐君
  • 2篇庄家骏
  • 2篇胡适全
  • 2篇钱幼亭
  • 2篇贾旭
  • 2篇周广和
  • 2篇聂道泰
  • 2篇俞春江
  • 1篇张清海
  • 1篇李海健
  • 1篇陈万权
  • 1篇张克诚
  • 1篇郭秀婵

传媒

  • 2篇作物品种资源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Journa...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利用花药培养快速创制小麦条锈病和黄矮病抗性新种质被引量:13
1993年
利用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与普通小麦杂交育成的部分双二倍体——中5为外源抗性基因供体,通过花药培养途径,在它与几个冬小麦品种的5个杂交组合中,诱导出试管花粉绿苗144株,移栽加倍后,形成了49个加倍单倍体株系。通过小麦条锈病和黄矮病抗性鉴定获得了几个高抗黄矮病或者对条锈病近免疫的新材料。其中DH728对条锈病菌近免疫,2n=44,减数分裂构型为0.070Ⅳ+0.035Ⅲ+21.579Ⅱ+0.456Ⅰ,为双体异附加系;DH549和DH554不但对条锈病菌近免疫,而且高抗黄矮病,2n均为46,减数分裂构型分别为0.068Ⅳ+0.053Ⅲ+22.659Ⅱ+0.386Ⅰ和0.074Ⅳ+0.011Ⅲ+22.579Ⅱ+0.516Ⅰ,两者均为异多附加系;DH718高抗黄矮病,2n=44+tt,减数分裂构型为0.019Ⅳ+21.871Ⅱ+0.889tt+0.222t。初步推定这些材料的条锈抗性和黄矮病抗性来源于它们中所附加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田间观察、细胞学观察和抗性鉴定表明,这些材料都基本稳定,在抗病育种中可作为亲本材料加以利用。
聂道泰庄家骏贾旭胡适全俞春江周广和王剑雄钱幼亭
关键词:花药培养小麦条锈病黄矮病种质
河北省和北京地区小麦白粉病菌寄主范围研究被引量:14
1994年
用小麦白粉病菌11个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对采自河北省和北京地区12个市、县的小麦近缘植物的4个属,12个种的62份材料进行接种,除8份免疫外,其余均接种成功。用其中4个属,12个种的49份材料产生的白粉病菌对小麦进行回接,亦全部回接成功。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对小麦近缘植物的寄生,像在小麦上一样,有明显的寄生专化性。82.2%的感病小麦近缘植物其感病性随生育期增长而急剧下降。文中还讨论了小麦近缘植物在该地区病菌越夏中的作用。
盛宝钦周益林王剑雄段霞瑜向齐君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寄生范围生育期
我国小麦种质资源抗病性研究概况及展望
1991年
一、小麦种质资源抗病性研究概况我国小麦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研究起步较晚。1964年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为此,国务院发布“灭锈歼灭战”的指令,不少植保单位进行了抗条锈性鉴定。由于国家的重视,“六五”、“七五”均列为攻关项目之一。
王剑雄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抗病性
新疆地区小麦白粉病菌寄主范围的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用小麦白粉病菌11个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对新疆地区的小麦近缘植物的7个属22个种的47份材料进行接种,除6份免疫外,其余均接种成功.用其中6个属19个种的29份小麦近缘植物产生的白粉病菌,对小麦回接,参试的29份材料全部回接成功.小麦白粉病菌对小麦近缘植物的寄生像在小麦上一样,有明显的寄生专化性.感病的小麦近缘植物的78.0%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感病性,随生育期增长而急剧下降.文中并对小麦白粉病中间寄主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盛宝钦王剑雄段霞瑜周益林向齐君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菌寄主范围
英国小麦品种的抗条锈和抗白粉性及其利用刍议被引量:4
1992年
供试的24个Maris 和TJB 英国小麦系列品种分别含有抗我国小麦条锈病菌已知生理小种的Yr1,Yr2,Yr3a,Yr3b,Yr4a,Yr4b,Yr6,Yr13,Yr14和Yr16中的若干个基因。有的品种含Yr基因数仅有2个,有的多达5个。此外,还含有抗白粉病Pm_2或Pm_2Pm_6基因。这是当前我国黄淮海麦区条锈病和白粉病较为理想的抗源。
王剑雄张清海郭秀婵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冬小麦
76个小麦种质资源抗叶锈及秆锈基因初步分析被引量:41
1997年
分别选用15个具不同毒性基因组合的叶锈菌系和10个具不同毒性基因组合的秆锈菌系推导分析了来自世界17个国家的76个小麦种质资源材料所携带的抗叶锈病和(或)抗秆锈病基因状况。在供试的39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或基因组合)和49个已知抗秆锈病基因(或基因组合)中,推导出了Lr1、Lr2c、Lr3、Lr3Ka、Lr9、Lr10、Lr13、Lr16、Lr17、Lr19、Lr25、Lr26、Lr27、Lr29、Lr30、Lr31、Lr33、Lr34等18个抗叶锈病基因和Sr5、Sr6、Sr8a、Sr9e、Sr13、Sr19、Sr23、Sr24、Sr26、Sr30、Sr31、Sr32、Sr33、Sr35、Sr36、Sr38等16个抗秆锈病基因,以单基因或基因组合的形式分别分布在42和33个小麦品种(系)中,其中,Lr1、Lr16、Lr26、Lr13+3Ka和Sr31、Sr38是供试材料的主要已知抗叶、秆锈病基因。初步发现一些品种(系)携带有Lr13、Lr34、Sr24、Sr26、Sr31和Sr36等已知持久抗锈基因(或基因组合)及不同于本研究所用的已知基因的未知基因。文中对持久抗锈基因及抗锈基因的遗传连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陈万权王剑雄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秆锈病基因推导
小麦白粉病菌在黑龙江省野生植物上寄主范围的研究
1995年
用小麦白粉病菌11个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对黑龙江省的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6属10种的45份材料进行接种,除1份免疫外,其余均接种成功。用其中6属10种的34份小麦近缘野生植物产生的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对小麦进行回接,亦全部回接成功。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对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寄生,像在小麦上一样,有明显的寄生专化性。感病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77.3%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感病性,随生育期的推移而急剧下降。文中也讨论了小麦白粉病菌中间寄主的作用。
盛宝钦王剑雄段霞瑜张克诚周益林向齐君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菌寄主范围野生植物
部分抗白粉病小麦农家品种的归类初探被引量:13
1992年
对来自我国8个省区的3441个小麦农家品种进行抗白粉病鉴定的结果,免疫至高抗的有6个品种,占0.2%。中抗品种71个,占2.0%。根据品种形态性状的异同及其在8个异地鉴定点表现的抗谱,对其中17个抗性较好的品种进行了初步的归类探索,共划分五种类型,分析了类型形成原因,对归类在抗病育种和遗传研究等方面的意义做了初步讨论。
盛宝钦段霞瑜周益林王剑雄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抗病性育种
创制小麦抗病种质新途径的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小麦品种改良离不开优良的抗病种质,远缘杂交一直是创制小麦抗病种质广为应用的常规途径.通过远缘杂交可以把小麦近缘种属的特有抗病性转移到普通小麦中,但由于远缘杂种性状疯狂分离的世代比较长,而且也没有找到有效的人工控制方法,因此要想获得稳定的且具有理想性状的株系比较困难.
贾旭庄家骏胡适全李海健聂道泰俞春江王剑雄钱幼亭周广和
关键词:远缘杂交花药培养小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