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利华

作品数:167 被引量:595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2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4篇斜视
  • 40篇儿童
  • 33篇外斜
  • 33篇外斜视
  • 27篇手术
  • 22篇间歇性外斜
  • 22篇间歇性外斜视
  • 18篇屈光
  • 16篇疗效
  • 13篇角膜
  • 12篇远视
  • 12篇视力
  • 11篇内斜
  • 11篇内斜视
  • 10篇弱视
  • 9篇直肌
  • 9篇细胞
  • 9篇近视
  • 8篇内障
  • 7篇眼外肌

机构

  • 82篇山东省立医院
  • 69篇山东大学
  • 9篇山东医科大学
  • 4篇威海市立医院
  • 3篇山东省千佛山...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滕州市中心人...
  • 2篇天津市眼科医...
  • 2篇北京市眼科研...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昆明市儿童医...

作者

  • 150篇王利华
  • 33篇马鲁新
  • 23篇王琪
  • 10篇刘丽萍
  • 9篇隗开旭
  • 8篇焦万珍
  • 7篇徐文文
  • 6篇樊兆珊
  • 6篇王婷
  • 5篇赵淑静
  • 5篇李琳
  • 5篇刘丽萍
  • 5篇于秀敏
  • 4篇李凤娇
  • 4篇李运
  • 4篇王冰
  • 4篇肖迎
  • 4篇梁克勤
  • 4篇周成超
  • 4篇王冰

传媒

  • 16篇山东医药
  • 15篇中华眼科杂志
  • 15篇中国实用眼科...
  • 8篇山东省第十八...
  • 5篇中国校医
  • 5篇眼科新进展
  • 5篇山东大学耳鼻...
  • 4篇山东医大基础...
  • 4篇中华眼视光学...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眼科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世界中医药学...
  • 2篇中国眼底病论...
  • 2篇第四届全球华...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2014年斜...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15篇2015
  • 13篇2014
  • 12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10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CTR及Toric IOL植入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王琪王利华李琳
中小学生屈光不正发生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隗开旭李军李兰香王利华陈北榕鹿悦芝赵桂玲
关键词:屈光不正
间歇性外斜视不同斜视度数测量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注视室内6m视标(室内6m)、注视户外视标(注视户外)、1h诊断性遮盖试验(1h-DOT)、三棱镜适应试验(PAT)4种方法测量斜视度数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对象为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间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中心被确诊为间歇性外斜视的住院患者共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10.1±6.9)岁。应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对受试者进行初始室内6m与33cm、注视户外与33cm、1h-DOT6m与33cm、PAT6m与33cm4种方法的第一眼位斜视度数的测量。对4种视远及3种视近斜视度数测量方法的斜视度数均值进行配伍设计的方差分析,采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与初始室内6m和33cm测量结果比较,受试者在注视户外、1h-DOT、PAT量3种测量方法中,视远或视近斜视度数增加≥10PD定义为斜视度数增加阳性。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对4种方法测量的间歇性外斜视类型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初始室内6m、1h-DOT、注视户外、PAT4种方法测量的视远斜视度数分别为(28.2±8.4)、(30.8±9.7)、(32.3±8.8)、(36.5±9.5)PD(F=7.235,P=0.000)。与初始室内6m比较,注视户外(P=0.027)、PAT(P=0.000)两种方法测量的视远斜视度数均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h遮盖无统计学意义(P=0.164)。与初始室内6m比较,1h-DOT、注视户外、PAT3种方法测量的视远斜视度数增加的差值分别为(2.5±3.7)、(4.1±3.7)、(8.3±4.3)PD;视远斜视度数增加的阳性率分别为8%、16%、44%。初始33cm、1h-DOT、PAT3种方法测量的视近斜视度数分别为(29.7±8.0)、(35.3±9.5)、(41.6±10.5)PD。与初始33cm比较,1h-DOT(P=0.003)、PAT(P=0.000)两种方法测量的视近斜视度数均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初始33cm比较,1h-DOT和PAT测量的视近斜视度数增加的差
林珊李凤娇王利华
关键词:外斜视
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量探讨
2000年
研究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量。方法 :对 52例儿童共同性内斜视采用统一检查方法和手术定量标准行双侧内直肌对称性后徙术。结果 :在术后≥ 6周随访的 45例中 ,手术成功率 (正位±≤ 1 0△ )为82 .2 2 % (37/ 4 5)。结论 :应用此手术定量标准会提高儿童共同性内斜视的一次手术成功率。
王利华丛培芹马鲁新刘丽萍
关键词:内斜视外科手术儿童
LASIK与透明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远视的长期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LASIK与透明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远视的长期疗效。方法将远视屈光性手术后12月以上病人,分为2组:A组:行LASIK矫正远视者110例211只眼,年龄(51.1±8.8)岁,术前等效球镜为(+2.70±1.4)D,预计矫正(+3.20±1.4)D。采用尼德克EC-5000常规切削。B组:透明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者53例100只眼,平均(54.4±6.5)岁,术前平均等效球镜为(+3.86±1.9)D,预计矫正(+4.27±2.0)D。采用最陡峭方向2~3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均无并发症。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状态、并发症等。结果A组平均年龄较B组小(P〈0.05);B组术前屈光度、预计矫正屈光度均比A组高(P〈0.05)。A、B两组分别随访(25.49±9.6)月和(24.10±12)月,无差异(P〉0.05)。A、B两组术后裸眼视力达到20/40的分别为93.8%(198只眼)和94%(94只眼);达20/20分别为69.7%(147只眼)和65%(65只眼),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屈光度与目标屈光度误差分别为0.74D和0.17D,A组高于B组(P〈0.05);术后A组48只眼发生干眼症等并发症,B组有28只眼后囊轻度混浊等。结论两种手术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好,相比较,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预测性及稳定性优于LASIK。
马鲁新徐文文王利华
关键词:远视手术LASIK晶状体摘除
山东省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患病率调查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调查山东省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08年4-7月在山东省3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县(市)中各选择1个县(市)作为调查地[乳山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滕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中等)、鄄城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另外选择1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中等城市市区的郊区农村作为调查地(济南市槐荫区)。各调查地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编号排序的基本抽样单位中抽取调查点(村)。受检者在当地设置的检查站进行视力检查和眼科检查,对一只眼日常生活视力(PVA)≤0.5者检查其最佳矫正视力(BCVA)。不同组之间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患病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地区差异对视力的影响采用多分类logstie回归分析,各地调查结果的比较采用调整的疾病优势比。结果4个调查地共检录350岁样本人数19583人,实际受检人数17816人,总受检率为90.98%。以PVA为标准,较好眼中、重度视力损伤(0.05≤视力〈0.3)患病率为7.01%(6.63%-7.39%,年龄标化率为6.56%);盲(视力〈0.05)患病率为1.58%(1.39%-1.76%,年龄标化率为1.48%)。以BCVA为标准,较好眼中、重度视力损伤患病率为3.66%(3.38%~3.94%,年龄标化率为3.38%);盲患病率为1.33%(1.16%~1.50%,年龄标化率为1.24%)。应用PVA标准的中、重度视力损伤患病率高于应用BCVA标准的中、重度视力损伤患病率(x^2=201.262,P=0.000);应用两种标准的盲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7,P=0.732)。以PVA为标准,中、重度视力损伤和盲患病率与高龄、女性、受教育程度低和调查地区经济水平低均有相关性(P≤0.05)。以BCVA为标准,中、重
王利华毕宏生李运杨少远王婷刘丽萍周成超
关键词:视觉障碍患病率中年人老年人
重视儿童常见眼病的过度医疗问题
过度医疗是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检查、诊断和治疗的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是与医疗道德相违背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深化和医疗市场的开放,眼科医疗的发展引人注目,为我国防盲治盲和人民群众的眼健康提供了保障。...
王利华
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单眼外直肌后徙术对中、小度数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期间行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斜视度为15^△-35^△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69例。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患儿注视6m和33cm的斜视度,根据看远斜视度定量行7-10mm单眼外直肌后徙术。随访时间≥6个月。手术前后采用Worth四点灯检查中心和周边融合,采用Titmus立体视图测定立体视锐度。疗效评价标准以眼位-8^△-0^△为正位;第一眼位与侧向注视的斜视度相差≥10^△为非共同性阳性。采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3d和≥6个月随访正位率分别为81%和62%,欠矫率分别为12%和36%。斜视度为30^△、35^△(外直肌后徙9.5-10mm)者欠矫率较高。术前与术后远期随访比较,具有正常中心融合和周边融合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P〈0.01;X^2=14.0,P〈0.01),术后明显高于术前;具有正常立体视功能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P〈0.01),术后明显高于术前。术后远期随访未见眼位非共同性阳性者。结论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斜视度为15^△-25^△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安全、有效。
吴其正王晓明王利华马鲁新孔冬
关键词:外斜视眼外科手术单眼
4-8岁远视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成分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远视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屈光成分的变化。方法:收集远视儿童20例40只眼,男9例,女11例;年龄 5.65±1.27岁;等效球镜屈光度值3.61±2.63D。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Zeiss IOL Master...
王利华马鲁新徐文文
文献传递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22例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22例连续性病例的病历资料。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患儿,经1 h诊断性遮盖前后注视6 m及33 cm调节性视标第一眼位的斜视度。检查患儿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锐度。依据诊断性遮盖后测量的最大看远斜视度,行双眼外直肌对称性定量后徙术。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患儿的斜视度和双眼视功能。疗效评价标准为斜视度≤±8 PD为正位。结果 22例诊断性遮盖前看远与看近斜视度的差值为(17.3±7.9)PD,诊断性遮盖后看远与看近斜视度的差值为(0.5±3.3)PD。双眼外直肌后徙量(7.2±1.2)mm。术后平均随访(8.6±5.4)月。末次随访的正位率为81.8%(18/22)、过矫率为4.5%(1/22)、欠矫率为13.6%(3/22)。手术前后融合和立体视锐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诊断性遮盖后测量的最大看远斜视度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可有效的矫正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
马翔郭敬丽王利华
关键词:儿童眼外科手术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