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元
-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膀胱癌患者常规行IVU检查的临床意义评估
- 2010年
- 目的对膀胱癌(bladder cell carcinoma,BCC)患者是否应常规行IVU检查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至2008年诊治的1053例BC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膀胱肿瘤的位置、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上尿路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1053例BCC患者中有28例伴发上尿路肿瘤,发生率为2.66%。其中20例为肾盂癌,IVU检查发现肾盂内充盈缺损,CT检查发现病变。另输尿管癌8例,IVU检查发现患侧上尿路不显影7例,输尿管下段充盈缺损1例;前者有6例经输尿管镜检查发现,1例经CTU检查示左输尿管下段占位病变。合并上尿路肿瘤患者的膀胱肿瘤位置均局限在患者上尿路肿瘤同侧输尿管口附近及三角区。结论本组BCC患者伴发上尿路肿瘤的几率低。采用无创超声检查有阳性上尿路发现及肿瘤位于输尿管口周围及三角区时应进一步行上尿路影像学检查,无需所有BCC患者均行IVU检查。
- 范治璐蒋思雄于洋田军尚耀华李达林王元元管晓东
- 关键词:膀胱肿瘤上尿路肿瘤静脉尿路造影术
- 女性尿道损伤1例治疗体会并文献复习
- 2010年
- 田军王元元范治璐
- 关键词:女性尿道损伤
- 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TUR-P术后膀胱痉挛2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早期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对早期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实验设计,将入选4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于手术当日起口服索利那新,5 mg/次,至拔管后3 d停药。对照组(20例)膀胱痉挛出现后予以吲哚美辛栓直肠栓剂25mg镇痛对症处理。[结果]实验组术后每日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平均持续时间、膀胱冲洗转淡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每日排尿次数及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平均每次排尿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对于预防和治疗TUR-P术后早期膀胱痉挛有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 赵利涛郭茂源邱浩唐司亚孙忠杰王元元刘志宇
- 关键词:吲哚美辛栓膀胱痉挛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0
- 2010年
- 目的 评价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对216例OAB患者予每日口服5 mg索利那新,连续用药5周,记录用药前后排尿日记及用药不良反应,比较用药前后平均24 h尿急次数、平均24 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平均尿量、尿失禁次数及QOL评分的改善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结果 216例患者应用索利那新治疗5周,治愈187例(86.7%),其中43例(19.9%)用药3周后基本恢复正常排尿,29例(13.4%)明显好转,24 h平均尿急次数中位数由用药前的4.1(0.9~18.6)次减至用药后的0.6(0~17.9)次,其中27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24 h尿失禁次数中位数由用药前的1.9(0.6~16.4)次减至用药后的0.5(0~3.4)次,QOL评分由用药前的4.3±0.3降至用药后的1.1±0.2,用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5.0%)用药后发生轻微口干、眼干症状,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索利那新能有效改善OAB患者尿急、尿频、夜尿及尿失禁症状,不良反应小,治疗OAB安全有效.
- 郭万松杨波孔祥波孔垂泽高泽寿李振华王元元赵利涛张智勇王巍吴波李旭东周洪革
- 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