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耐药与非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碳青霉烯耐药与非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有效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按照CLSI推荐的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分离菌株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将细菌分为碳青霉烯耐药和非耐药2组。结果 171株鲍曼不动杆菌共有115株(67.3%)为多重耐药,56株(32.7%)为泛耐药。其中碳青霉烯耐药组中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为96.1%(99/103),泛耐药菌的分离率为57.3%(59/103);而碳青霉烯非耐药组中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仅为23.5%(16/68)。多重耐药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均极高,仅对多黏菌素B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为100%),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流行极其严重,特别是在碳青霉烯耐药菌组中更为普遍。MDRAB不但耐药性强,并且极易通过医院环境、医疗器械及医护人员在患者之间传播,提醒应高度重视院内环境监测及控制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 张昭勇 李晓强 杨宏伟 王元元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耐药 多重耐药 泛耐药 液基细胞学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th inprep cytology test,TCT)薄片制片对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方法:采用TCT制片及传统宫颈细胞涂片法分别对2 246例、2 635例受检者进行宫颈癌筛查。细胞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所有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ASCUS)以上病变的受检者全部在阴道镜下活检。结果:TCT薄片法和传统巴氏涂片法对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4.1%、1.56%,两者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Th inPrep液基细胞学检出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与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1.82%、90.91%、100%。传统宫颈巴氏涂片法检出LSIL、HSIL、SCC与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5.17%、55.56%、10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h 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明显高于传统宫颈细胞涂片法,能大大提高检出率,尤其是对LSIL和HSIL的患者。 李晓强 郭建华 朱名安 王凤婕 王元元关键词:宫颈癌 液基细胞学 TBS诊断 6916例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9 2005年 李晓强 郭建华 王元元 解晓琴关键词:阴道炎 阴道毛滴虫 线索细胞 霉菌 两种全酶法测定1,5-脱水葡萄糖醇方法比较 被引量:3 2005年 郭建华 李莉 李晓强 冯景 王元元 谭滢关键词:酶制剂 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产ESBLs株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产ESBLs株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分离的257株肺炎克雷伯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比较产ESBLs和不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以不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做为对照组,分析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5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菌136株,检出率为52.92%。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测试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ESBLs组。20个与产ESBLs感染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中,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个为产ESBLs株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即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OR=4.117,95%CI=1.763~9.613)、喹诺酮类抗生素(OR=4.132,95%CI=1.942~8.789)和ICU入住〉7 d(OR=4.297,95%CI=1.899~9.726),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是其保护性因素(OR=0.074,95%CI=0.023~0.235)。结论:下呼吸道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的检出率高、耐药性强,感染患者病死率高,住院时间长。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具有多个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对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有助干预防产ESBLs株感染的扩散。 王元元 张昭勇 吕军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相关研究meta分析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γrelease assays,IGRA)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1994年1月—2013年6月)获得IGRA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性试验研究的中文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相同的检索策略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后,应用Meta Disc 1.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17项,共1799例结核患者和885例对照者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IGRA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敏感度为86%[95%可信区间(CI):0.85-0.88],特异度为86%(95%CI:0.83-0.88);阳性似然比为6.06(95%CI:4.76-7.70),阴性似然比为0.12(95%CI:0.09-0.18),诊断比数比为58.67(95%CI:35.37-97.31)。拟合S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457,Q*=0.8848。结论 IGRA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快速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方法。 张昭勇 张吉才 吕军 谢飞 王元元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META分析 探讨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内皮素1、DLX3和Syncytin在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内皮素1(ET1)、DLX3和Syncytin在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11月于本院妇产科就诊的子痫前期孕妇96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46例(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5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健康产妇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AOP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ET1水平和DLX3、Syncytin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AOPP、ET1、DLX3和Syncytin水平的临床意义。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AOPP[重度:(42.13±6.71)nmol/mg,轻度:(28.43±5.12)nmol/mg)]和ETI[重度:(43.15±7.28) nmol/mg,轻度:(27.45±4.84)nmol/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OPP:(18.97±4.2)nmol/mg,ETI:(17.34±5.22)nmol/mg],DLX3[重度:(2.43±0.52) nmol/mg,轻度:(3.78±0.62)nmol/mg]和Syncytin[重度:(0.91±0.35) nmol/mg,轻度:(1.13±0.23)nmol/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DLX3:(6.52±0.88)nmol/mg,Syncytin:(2.03±0.46)nmol/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度子痫前期组AOPP和ETI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DLX3和Syncytin水平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AOPP、ET1水平与24 h尿蛋白具有正相关性(r=0.826,0.912,P<0.05);DLX3和Syncytin水平与24 h尿蛋白具有负相关性(r=-0.331,-0.422,P<0.05)。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AOPP、ET1水平与胎盘质量、新生儿体重具有负相关性(AOPP:r=-0.387,-0.342,P<0.05;ET1:r=-0.411,-0.395,P<0.05),DLX3和Syncytin水平与胎盘重量、新生儿体质量具有正相关性(DLX3:r=-0.387,-0.342,P<0.05;Syncytin:r=-0.411,-0.395,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存在AOPP、ET1高表达,存在DLX3和Syncytin低表达,AOPP、ET1、DLX3和Syncytin水平在临床上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有关。 王元元 蔡克涛 李晓强 邱艳丽关键词:子痫前期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内皮素1 SYNCYTIN 十堰地区铜绿假单胞菌流行趋势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调查十堰地区某教学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流行趋势和耐药变化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WHONTE 5.5软件分析2001-2011年2839株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Cox-Staurt趋势检验分析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和耐药趋势。结果 2001-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呈上升的趋势,常见分离标本为痰和外伤分泌物。铜绿假单胞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小于3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Cox-Staurt趋势检验分析显示,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氨曲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而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未见升高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越来越严重,其临床分离率高,且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抗菌谱分析,以控制耐药菌株。 张昭勇 张吉才 吕军 娄国平 王元元关键词:医院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变迁 2003-2009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2003-2009年临床分离的1 04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变化趋势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运用WHONTE 5.4软件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分离率及药敏结果。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标本中分离最多(78.8%),并且其耐药性明显高于分离于其他标本中的菌株。近7年中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对CIP、AN、CAZ、PIP的耐药率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在常用的抗生素中,仅有IPM和CSL保持相对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3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应选择敏感性较高的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药物作为经验用药,以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流行。 张昭勇 王元元 蔡克涛 郭建华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抗生素 ICU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光谱β-内酰胺酶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和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按照CLSI推荐的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表型确证试验检测细菌ESBLs表型。结果:626株E.coli中检出产ESBLs菌457株,检出率为73.0%。484株K.pneumoniae中检出产ESBLs菌320株,检出率为66.0%。分离的细菌全部对亚胺培南(IPM)敏感,产ES-BLs菌株对加入酶抑制剂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头孢哌酮-舒巴坦(SCF)以及阿米卡星(AMK)、头孢西丁(FOX)的耐药率较低。E.coli和K.pneumoniae对头孢他啶(CAZ)的耐药率分别为21.7%和42.6%,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其它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ICU分离的E.coli和K.pneumoniae耐药情况非常严重,应加强对ICU分离的E.coli和K.pneumoniae的耐药性监测。特别应注意严格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减少ESBLs的产生和扩散。 王元元 张昭勇 蔡克涛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ESBLS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