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舟
- 作品数:30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安阳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植物油中16种真菌毒素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建立植物油中16种真菌毒素的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样品中加入乙腈-水-甲酸(79∶20∶1,V/V/V)溶液提取,10000 r/min离心5 min后直接稀释,再经高速低温离心后加入同位素内标,C18柱(2.1 mm×100 mm,1.8μm)分离,通过四级杆串联质谱仪电喷雾离子化和MRM多重反应离子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16种真菌毒素在其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0.996,方法检出限为0.10μg/kg~10μg/kg,定量限为0.30μg/kg~30μg/kg,高、中、低3个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在88.3%~104.6%,RSD在1.1%~7.4%。对市售植物油40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AFB1、ZEN和FB1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0%、20%和17.5%。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前处理方法简单、省时,可以满足植物油中16种真菌毒素快速检测的日常工作需求。
- 张宇李俊玲王书舟张伟
- 关键词:植物油真菌毒素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不同卫生检验方法测定尿中汞含量的比较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比较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湿法消解—原子荧光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3种方法测定尿中汞含量的适用范围。方法分别采用3种方法测定尿中汞含量,比较精密度、准确度和回收率。结果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回收率87.9%~101.4%、精密度1.4%~5.1%、最低检出限0.069 1μg/L;湿法消解—原子荧光法回收率95.8%~103.6%、精密度2.1%~4.2%、最低检出限0.012 2μg/L;ICP-MS回收率92.5%~102.1%、精密度2.7%~4.6%、最低检出限0.045 5μg/L。结论 3种方法均可满足尿中汞含量测定的要求;普通人群检测首选湿法消解—原子荧光法,汞中毒和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测首选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多种微量金属元素同时检测首选ICP-MS。
- 姚秀娟王书舟侯晓燕
- 关键词:尿汞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溶出锑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建立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溶出锑含量的方法。方法将试样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搪瓷试样加入4%沸乙酸浸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树脂为原料的试样按器皿表面积加入4%沸乙酸浸泡。取浸泡液加入硫脲-抗坏血酸、盐酸后按仪器设定条件上机测定。结果实验表明,在灯电流为30mA,负高压为300V,载流为5%盐酸时,锑的浓度在0~100.00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是2.55×10-5 mg/L,相关系数是0.999 6,相对标准偏差是1.00%,加标回收率是93.00%~102.00%。结论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环保,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等特点,适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溶出锑的检测。
- 王书舟
- 关键词:原子荧光光谱法食品包装材料锑
- PM2.5中16种多环芳烃的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建立PM2.5中16种多环芳烃同时测定的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分析方法。方法PM2.5中多环芳烃收集于玻纤滤膜,经乙腈超声提取,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多环芳烃专用色谱柱分离,PDA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 PM2.5中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在0.1~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 2~0.999 8,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3.3%~108.6%,RSD为3.7%~5.3%。结论方法能满足PM2.5中16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度和重复性较好,线性范围宽。
- 王书舟李俊玲姚秀娟吴俊威
- 关键词:PM2.5多环芳烃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 测定保健食品中钙含量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保健食品中钙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湿法和微波2种方法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含量,以10%硝酸镧溶液排除化学干扰,标准系列溶液也加入和样品相同量的硝酸镧溶液。结果依本法测定钙的检出限为0.11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5.8%~101.9%。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合保健食品的快速消解及其钙含量的定量分析。
- 李俊玲王书舟
- 关键词:钙保健食品火焰原子吸收微波
- 微波消解-混合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含明胶食品中总铬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混合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含明胶食品中总铬的方法。方法微波消解处理样品,通过试验确定不同基体改进剂时石墨炉的最佳仪器条件,并对比不同基体改进剂时样品的灵敏度和精密度,确立最优方案进行铬的测定。结果以2%磷酸二氢铵+2%抗坏血酸作为混合基体改进剂,能够使用较高的灰化温度和较低的原子化温度,标准曲线方程为A=1.51×10^(-2)C+4.37×10^(-3),r=0.997 2,方法线性范围为0μg/L^15.0μg/L,特征浓度为0.29μg/L,检出限为0.004mg/kg,加标回收率为90.0%~97.9%,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结论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度精密度高,可以有效去除基体干扰,改善吸收峰型,降低原子化温度延长石墨管工作寿命,能满足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大批量含明胶食品中铬监测要求。
- 王书舟李俊玲姚秀娟
- 关键词:微波消解明胶铬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面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的优化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优化改进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面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衍生物方法。方法样品经研磨粉碎,振荡提取后,过多功能柱净化,氮吹后复溶,对比不同阶段加入内标的测定结果,优化梯度洗脱条件和质谱条件。结果提取后加入内标操作更为简单节省,标准物质和加标样品测定结果满足分析要求,3种真菌毒素在2.0~1 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0,检出限范围为2.0~3.1μg/kg,回收率为91.9%~96.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4.8%。结论建立的方法快捷经济,准确可靠,适用于大批量面制品中DON及其衍生物的快速测定。
- 王书舟李俊玲包小兵姚秀娟
-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面制品
- 河南省面粉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面粉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方法2016—2019年,采集市售生干面制品、生湿面制品、馒头、烘焙面制品、面粉等5类面粉及其制品518份,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DON、3-ADON、15-ADON)、玉米赤霉烯酮(ZE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等5种真菌毒素含量,按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进行评价。结果5类样品全部检出DON,检出率为89.2%,超标率为6.4%,其中3-ADON检出率为15.8%,15-ADON为9.5%;ZEN为5.4%,均未超标;仅在1份面条样品检出NIV,检出率为0.2%。DON检出率以生干面制品(100.0%)、购物广场(100.0%)最高,不同类别、采样地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32.02,P值均<0.05);DON超标率以烘焙面制品(12.5%)、农贸市场(13.5%)最高,不同类别、采样地点样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61、16.59,P值均<0.05)。结论河南省面粉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DON污染较普遍,应及时开展溯源调查,确定污染源,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 李俊玲吴俊威申磊王书舟
- 关键词:真菌毒素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紫菜粉中总砷的几种前处理方法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测定经不同前处理方法处理的紫菜粉样品中的砷含量,比较各种前处理方法的消化效果,选择最优消化条件。方法紫菜粉分别用湿法消化(不同混酸)、干灰化法、微波消化后,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含量,通过对结果的比较,选择最佳消化方法。结果在灯电流为30mA,负高压为280V,载流为5%盐酸时,砷的浓度在0~80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不同的消化方法测定结果不同,湿法消解法相对于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更适用于紫菜粉中砷的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值。湿法消化的回收率为91.90%~101.30%,相对标准偏差为3.38%~4.01%。常见干扰元素锑、铅、镉、铜、锌对测定没有影响。结论湿法消化更适合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紫菜粉中的砷,采用8.00ml HNO3+2.00ml HClO4+0.60ml H2SO4的混酸比例,测定结果最理想。微波消解和干灰化法由于消解不完全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 姚秀娟王书舟徐燕
- 关键词:原子荧光砷前处理
- 一起阿邦尼沙门菌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及分子溯源调查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查明引起某庙会期间发生的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原因,确认致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为此类事件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描述分析方法分析病例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害因素。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确定可疑食物,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对致病因子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根据病例定义共收集可疑病例3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87.50%)、腹泻(78.13%)、发热(75.00%)、头晕恶心(71.88%)。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水煮带壳花生是危险因素(OR=4.000,95%CI:1.409~11.354)。采集28份样品中有7份分离培养出沙门菌,血清型鉴定均为阿邦尼沙门菌,经PFGE图谱分析高度相似。结论本次事件是由阿邦尼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可疑食物为水煮带壳花生,应加强非城区流动摊位散装食品的监管,同时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工作。
- 何其栋石超凡赵宏胜王书舟
-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